问世界十大雇佣兵组织是哪些求大神帮助
第一名 西班牙外籍军团 西班牙外籍军团的历史充满了矛盾,本国老百姓赞美他们的英勇,连军团之歌《死亡恋人》也家喻户晓,但这支野蛮军团也让老百姓痛恨过,正是它帮助佛朗哥毁灭了西班牙共和政体,使国家蒙受了30多年的独裁统治。 西班牙外籍军团成立于1920年,起初只招收来自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的摩尔人,主要对付北非殖民地的里夫部落武装,二者作风异常相似,凶猛好斗且不留俘虏。西班牙陆军总监里维拉将军到前线视察,每个列队迎接的外籍军团士兵的枪尖上都挑着一颗敌人的头颅,里维拉差点晕倒在地。 在同敌人的战斗中,西班牙外籍军团往往承受了近乎全军覆没的伤亡,一度只剩下部队番号。1922年,首任外籍军团司令沃龙佐拉中校在率部突围时被里夫人用乱刀砍死,而继任者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佛朗哥。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佛朗哥靠自己的号召力,将这支战斗力最强的西班牙部队拉了过来,充当镇压人民的刽子手。佛朗哥死后,西班牙加入北约,外籍军团的名称改为“西班牙兵团”,但人们仍习惯称它为“外籍军团”。 目前,外国人要加入这支部队,只需向西班牙当地警察局或西班牙驻外使馆申请,外籍军团会安排申请者观看相关电影,假如申请者看完电影后还愿意继续,那么他就可签约加入。加入外籍军团后,申请者会接受非常残酷的训练,甚至有报道外籍军团在演习的时候,用的都是真枪实弹,因此伤亡在所难免。 如今,外籍军团多次参与国际维和任务,一些军事专家称这是一支纪律严明、专业素质非常高的部队。西班牙年轻人现已不在乎外籍军团过去犯了什么错,反而视加入军团为莫大的光荣。西班牙自2002年开始将全面实施募兵制,许多军种都在烦恼可能会招收不到足够的兵员,惟独外籍军团没有这样的隐忧,因为外籍军团里所有的战士,从来都是不请自来的。 第二名 法国外籍军团 法国历来有使用外籍部队的传统。1831年,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命令成立常备编制的外籍军团,专门征集外国人入伍,从此出现了世界上最成功的雇佣兵组织。目前该军团有100多个国籍的士兵,官兵约8000人,他们穿着标准法国陆军制服,但在某些特别配件上显示自己的特殊地位,最著名的配件就是白色高顶军帽。出于成员宗教的考虑,外籍军团允许成员保留胡须。 法国外籍军团常年在巴黎、马赛和尼姆等城市设立募兵处,每年招收新兵约1000名,报考人员十分踊跃。法国政府为报名者制订三条最基本的要求:年龄从17岁到40岁,持有有效身份证件,如实申报个人情况。符合以上条件你就可以提出申请要求,但之后还要接受一系列调查和筛选,比如犯罪情况调查,传染病调查等等。外籍军团喜欢录用东方人,而不太喜欢黑肤色的人,认为黄种人听话,黑人难管理。据称,只有20%的人有幸通过前几关,赴卡斯特诺德利兵营参加为期4个月的新兵训练。新兵不必对法国宣誓,但是必须对外籍军团宣誓:“军团就是我的祖国。” 外籍军团能够吸引众多国籍的年轻人报考,首先是因为军团作战勇敢,素有“法军敢死队”之称,富有刺激性,不少年轻人都以加入外籍军团而自豪。其次是随着西方社会失业增加,寻找工作越来越难,而在外籍军团服役相对稳定,只要本人愿意,干上20年都没有问题,满20年后,每月可领到2000法郎的养老金。而对那些想移居法国的外籍青年来说,最大诱惑是加入军团的人在服役5年后会优先加人法国国籍。 外籍军团现有9个作战团,其中第2外籍伞兵团能够在24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上任何指定地点,以“随到随战”的能力而知名。外籍军团还有个非正式格言“自己搞定”,意思是军团每个成员都是精英分子,他们应该有很强的处理问题能力,外籍军团曾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举行多次野外生存训练比赛,外籍军团士兵的通过率达到95%以上,而大部分美国陆战队员却无法通过。 法国外籍军团的战史也颇为丰富。1863年4月30日,在墨西哥卡梅隆高地,法国外籍军团的65名官兵抵挡了2000名墨西哥士兵的进攻,战斗到最后一人。外籍军团特意将这一天定为卡梅隆纪念日,每年都被军团分队庆祝。外籍军团长期充当法国对外征服的先锋,1954年曾在奠边府惨遭越南人重创。如今,外籍军团开始改变功能,成为法国快速反应部队,只负责海外领地和领事馆的安全保卫,近年来一般从事非洲及中东地区的维护任务。 第三名 哥萨克雇佣军 在北高加索的城镇乡村里,到处都有这样的小广告:“漂亮女人和1500美元的赏金并不遥远,只要你能把一颗哥萨克的人头送到某某地方。”这些由车臣分裂武装散发的广告充分说明一点,为俄军方和地方强力部门服务的哥萨克雇佣兵已成为他们的克星。 苏联解体后,生活在顿河、中亚和远东的哥萨克人再度成为独联体乃至全世界炙手可热的雇佣兵来源。近年来,俄境内的哥萨克准军事组织拥有100多万兵员,随时愿为国家政府、商业寡头乃至军火大亨效劳。哥萨克人最突出的优点是他们对武器有天生的热爱以及对使命的忠诚,2000年3月,在车臣剿匪的90名哥萨克伞兵与2500名匪徒激战3天,平均一个空降兵对付20多个非法武装分子、他们与顽匪战斗到最后一刻,只有6人生还,感动了整个俄罗斯。 目前在动荡的高加索地区,哥萨克人自发成立了“军事协会”,参加者只需交纳650卢布会费即可加入,他们有统一发放的服装和武器。“军事协会”负责人透露,不久前他们与半独立的阿布哈兹地区领导人签署了一份合同,规定为避免阿布哈兹公民遭受格鲁吉亚政府军的伤害,哥萨克人将提供一个骑兵军的维和部队,这份合同居然还得到苏呼米师第2公证处的“公证”。谁都不会忘记,在1992~1993年,格鲁吉亚与境内的阿布哈兹分裂武装爆发第一次冲突时,由哥萨克人组成的多支特种兵分队自愿前往战区,打得格政府军落荒而逃。 另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普京总统正推动联邦委员会通过一份议案,雇佣哥萨克人组成反恐特种部队,维持动荡的高加索地区的法律与秩序,打击恐怖主义。如果这项议案获得通过,将有约60万哥萨克人能够加入这些部队。这一举措意味着在被苏联政府冷落90多年后,哥萨克人又重新回到了他们传统的角色——担当俄罗斯的保卫者。 第四名 尼泊尔廓尔喀部队 他们个子不高,但非常凶狠,据说战斗中,他们的牛腿弯刀一旦出鞘就必须见血,这就是尼泊尔特有的廓尔喀雇佣兵。19世纪初,英国入侵尼泊尔,发现廓尔喀人忠诚耐战,于是就招募这 些山民建立一支殖民武装,1857年印度次大陆起义时,要不是廓尔喀联队为英军浴血奋战,英国对南亚的殖民统治就不可能延续到20世纪。在英国人的调教下,来自山区的廓尔喀人心里产生比印度人更高贵的想法,在镇压印度独立运动时也下得了狠手,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中,廓尔喀雇佣兵用机枪向和平示威人群扫射长达一个小时,数以千计的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死于非命。 1947年印度独立时,根据英印尼三方《加德满都协定》,印度瓜分了80%的廓尔喀部队,规模达到18个联队(相当于步兵营),成为印军最著名的部队,印军习惯把他们称为“托马”。据称,廓尔喀人是反应迟钝、感情冷漠的民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他们成为杰出的士兵,他们在激烈的战斗中仍能泰然处之,极为冷静。虽然廓尔喀人不具有锡克人的那种热忱,但其脾性中蕴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韧性,每当感受到生活中的真正乐趣,廓尔喀人便感到由衷的高兴。与众不同的是,当对生活感到厌倦时,他们没有那种牢骚满腹、吹毛求疵的恶习。当受到挫折或面对艰苦时,他们又若无其事,谈笑如常。 由于廓尔喀士兵大多为生活所迫。世代当兵为业,不少廓尔喀人毫不掩饰地说:“我到印度当兵就是为了钱,没有其它目的。”为保住饭碗,他们一般能逆来顺受,盲目服从,认为“食君之禄,分君之忧”,理所当然。据说,廓尔喀士兵没有命令绝不乱动,即使一天不吃饭,命令他坐着,他也不会离开。他们具有山民的性格,平时沉默寡言,但是惹起性子来,就无法控制。一旦发起脾气,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不顾死活地和你拼命。 1999年5月下旬,穆斯林游击队占领了泰格尔山,直接威胁印度在克什米尔的统治。为了夺回阵地.印军一支具有150多年历史的廓尔喀步枪联队从山的侧背向顶峰发起进攻。他们的处境实在艰难,士兵沿着陡峭且毫无掩护的山坡一米一米地向上攀爬,每人还得背着重达25公斤的行军包。居高临下的游击队甚至懒得向这些士兵开枪,他们等到廓尔喀士兵费力地爬到半山腰之时,就向山下扔石头,用这种“滚石战术”把廓尔喀人打得尸横遍野。 但廓尔喀人有着死战不退的传统,在他们的战争辞典中只有“战斗”和“战死”两个词。最后在炮兵掩护下,11名擅长攀登的廓尔喀人组成敢死队,继续向主峰突击。敢死队匍匐在地面,利用炮击留下的弹坑作为掩蔽所,他们一边躲避,一边灵巧地使用手雷还击敌军的机枪。尽管蝣击队火力猛烈,敢死队员还是在一米一米地向前挪动,终于接近了敌军阵地,白刃战随即展开。经过5个小时的搏斗,泰格尔山回到印军手中。11名敢死队员用尼泊尔土语报告:“长官,11个廓尔喀人上战场,11个廓尔喀人凯旋归来。” 第五名 以色列IZO雇佣兵公司 当今世界,以色列雇佣兵数量最多,遍布全球。该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造就了一批最具杀伤力的战斗人员,这些军人的冷酷无情与内心忠诚使他们在全球雇佣兵市场上异常火爆。如今。IZO公司是以色列国内最著名的雇佣兵出口机构,他们提供的私人保镖在菲律宾、美国和西非国家相当受欢迎,一些富豪甚至拥有由IZO公司训练的私有军队。拉美军事集团也以聘用IZO公司顾问为一种时尚。此外在刚刚过去的黎以冲突中,IZO公司受命于以色列总参谋部,提供大量雇员从事派遣间谍、识别真主党火箭基地和敌后暗杀等活动,真可谓“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IZO的雇佣兵”。
[img]
英国为何考虑向阿富汗增派400名军人?
5月18日,英国国防部长加文·威廉姆森近日向首相特雷莎·梅提交英国将派8000士兵参加北约军演了建议,希望往阿富汗增派士兵以增强在该地英国将派8000士兵参加北约军演的军事影响。目前政府正在考虑这一建议。
据英国报道,乔纳森·比尔了解到,威廉姆森想在现有600多人基础上,再派遣400多名军人进入阿富汗。这些士兵会在军官学院帮助训练军官,不会参与作战。
然而英国目前军力并不充沛。17日英国国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英国目前的军队规模是200多年来最小的时候。正规军部队刚刚超过7.7万人,低于8.2万人的目标水平。
英国工党表示,这些数字意味着政府没能留住人才。但国防部认为,它仍然致力于确保英国武装部队拥有面对全球威胁的能力。
目前,阿富汗有13000名北约部队士兵,其中8400名来自美国。英国自2001年在该地区部署军队,在2014年随美国一起撤离了驻阿富汗的最后一批作战部队。2017年,美国宣布了向阿富汗派遣千人部队的计划,宣称要打击塔利班并应对“伊斯兰国”带来的威胁。
报道称,如果政府作出最终决定并发出公告,则可能与7月份的北约峰会保持一致。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北约都曾对盟国发出呼吁,希望一起向阿富汗派遣更多的军队。
什么是木槿花行动?
2004年12月02日23:12
欧盟展开“木槿花”行动接替北约在波黑维和
新华网贝尔格莱德12月2日电(记者杨成明 何毅) 欧盟与北约2日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附近的一个军营举行波黑维和任务交接仪式,这标志着欧盟驻波黑多国稳定部队(EUFOR)正式取代了北约驻波黑多国稳定部队(SFOR)在波黑的军事使命。SFOR在波黑历时9年的维和使命宣告结束。
波黑主席团轮值主席帕拉瓦茨在仪式上发表讲话,高度赞扬北约驻波黑多国稳定部队9年来在稳定波黑局势、帮助波黑走上同欧洲一体化道路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并对欧盟驻波黑多国稳定部队表示欢迎。
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和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也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夏侯雅伯说,欧盟与北约交接波黑维和使命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他强调,北约在稳定波黑局势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索拉纳指出,欧盟与北约交接波黑维和军事使命是波黑走向同欧洲一体化的必经之路,欧盟将继续为此而努力。
1995年12月旨在结束波黑战争的代顿和平协议签署后,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在波黑部署由北约领导的多国稳定部队。在1996年初,多国稳定部队由来自40多个国家的6万余名军人组成。随着波黑局势的逐渐稳定,该部队的人数也相应减少,目前已减至7000人。
今年6月北约在伊斯坦布尔首脑会议上决定将波黑维和任务移交给欧盟。联合国安理会7月9日通过了第1551号决议,对欧盟今年12月接替北约开始在波黑维和表示欢迎。今年9月欧盟外长会议批准了接替北约在波黑执行维和任务的“木槿花”行动。它是欧盟迄今所承担的规模最大的维和行动,也是欧盟继在马其顿和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后领导的第3次维和行动。
欧盟驻波黑维和部队由来自22个成员国和11个非成员国的7000名士兵参加,与目前北约多国稳定部队的人数相同。其首任司令由英国将军戴维·利克担任。
根据欧盟与北约签署的合作协议,欧盟在波黑的维和人员将使用北约留在那里的军事装备。北约撤军后将在萨拉热窝设立150人的联络办公室,由美国的斯库克准将领导。斯库克表示,如有需要,北约将重新向波黑派遣部队。
二战过后的德国士兵是如何跌落的
亚洲人体会不到二战给欧洲人带来的心理创伤,美国和欧洲人防德国就跟防贼一样……
欧洲人(包括美国)是不会给德国军事增强实力一丁点机会的,没错英国将派8000士兵参加北约军演!一丁点都不会给。除非苏联复活。
其实本来美国人看日本人也跟看德国人差不多,当年的日本警察基本上只有个小棍子。手枪英国将派8000士兵参加北约军演?想你都别想,所以美国大兵在日本的时候强暴妇女警察根本就不敢管,拿棍子对手枪英国将派8000士兵参加北约军演?我还是回家洗洗睡吧我。(关键还TM是短棍)
说到这,咱们还得聊聊抗美援朝的时候,那个时候为了对付共产主义的中国和苏联,才重新武装的日本,并且因为抗美援朝,成功的将日本重新工业化。
更加重要的是,这个事件成功给农业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当年的苏联为了战争,那真的是中国要啥给啥。中国能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50年代能生产飞机坦克拖拉机并且还有相关的钢铁,发电和其英国将派8000士兵参加北约军演他的工业体系。
这要是和平时期,你拿啥人家都不会给你这些技术啊,是抗美援朝时期死伤的十几万军人换来的中国工业化体系!咳咳扯远了.......
整个欧洲当时打得过德国的也就是战斗民族了。德国在1871年才建国,在1914年就挑起了一战,一战可以说是最惨烈的战争了,二战虽然规模更加庞大,但是比起惨烈度,还是一战比较惨。1918年战败之后割地赔款,恐怖的是在短短二十年后,1939年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几乎遍布全世界,除了英国有英吉利海峡的保护得以苟延残喘。
一战欧洲参战6500万,死了将近1000万人,伤了2000万人。
二战全世界死亡约7000万,受伤了将近1.3亿了。
欧洲人的梦魇有两个,红色苏联的钢铁洪流和纳粹德国的闪电洪流。这两个都是毒瘤。
所以为什么苏联解体了。其中欧洲人掺乎了一脚,欧洲一直在打压俄罗斯,迫使俄罗斯分裂成一个个的小国,不然欧洲永远不会放弃打压英国将派8000士兵参加北约军演他们。
北约东扩,把防线建立在俄罗斯的边境上,锁死这头巨熊,欧洲人才敢放心的睡觉,但是在梦境中一定会睁半只眼睛盯紧德国。
德国的人口庞大,有8000万人口,是欧洲的第一大国,战斗力强悍,组织能力强悍。
欧洲或者说西方人,绝对不会给德国军事强大起来的机会。这才是德国军力不强的第一大原因,否则以德国人的工业力量和组织能力,出个希特勒那样的领袖,不出10年,打遍欧洲跟玩似的。
还有第二大因素导致现在德国士兵不强悍的一点就是管理过于“人性化”比如41小时的周工作制度,直接造成了16年德军因为参加表演超过的加班上限,不得不中止参加为期四周的北约军演。
之后就造成了2017年德国士兵用不参加演习作为威胁索要加班费的闹剧。还有优良的后勤保障和舒适的管理,直接造成了13年驻阿德军14名士兵因为酗酒被遣返。最可笑的是驻阿德军有30%的人体重超重,军官用天气炎热作为借口拒绝执行任务……
还有一个好玩的就是德国特种部队KSK士兵,为一个士官做告别仪式的派对上,行了个纳粹礼。
解局丨欧盟欲组建欧洲军事干预部队,与北约是什么关系
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盟成员国本月25号发布消息英国将派8000士兵参加北约军演,确认将创建一支欧洲军事干预部队英国将派8000士兵参加北约军演,声称“在面对可能威胁欧洲安全英国将派8000士兵参加北约军演的情况时”将采取联合行动。
就相关问题,CNR国防时空军事观察员梁永春为您解读
据欧联网援引欧联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25日,欧盟多国防长在卢森堡签署“欧洲干预倡议”意向书,承诺组建一个欧洲联合军事干预部队。
这已经不是欧盟第一次将组建联合部队提上议程,自2007年以来,欧盟组建英国将派8000士兵参加北约军演了4个多国军事人员参与的“战斗群”,但是,政治分歧导致这些部队从未被部署。那么,这支新部队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吗英国将派8000士兵参加北约军演?
梁永春:欧洲国家早就想组建独立于北约体系之外的一支联合部队。1999年科索沃战争之后,欧盟15国就一致同意要在四年内组建一支6万人规模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一直没有搞成。
组建军队不是搞一个股份公司,军队需要有绝对权威领导,需要有高度集中统一的指挥,同时也需要巨额的经费投入。欧盟本来就是一个相对比较松散的政治组织,遇到大事就叽叽喳喳议而不决,美国人因为这个事已经嘲笑他们很多次了。在组建军队的问题上,谁也不肯多出钱,怎么能够组建起一支像样的军队来呢?
特朗普上台后,欧洲国家就越来越觉得美国指望不上,所以才旧事重提,要搞欧洲自己的军事力量。但是这支联合部队听谁指挥,谁来出钱,为谁而战,这些关键问题仍然是一个都没有解决。所以这样的部队对欧洲国家来说,到头来很可能还是画饼充饥。
欧洲军事干预部队的前景还有待观察,这次筹划中,有个参与国很有意思,那就是英国。随着《退出欧盟法案》的签署,英国退出欧盟板上钉钉,那么,为什么英国现在要积极参与欧盟主导的联合部队呢?
法国拉英国进“群”
实际上拉进来一个美国的卧底?
梁永春:对于英国来说,一方面,英国有自身利益的考虑,英国在政治和军事上仍然要保持与欧洲国家的联系,不能因为自己退出欧盟,就不与欧洲国家打交道了,越来越疏远。另外一方面,英国还要在舞台上继续做美国的利益代言人,如果美国不同意,英国是不敢参加这支部队的。
据说这次英国能够加入,是法国主动邀请英国加入的。法国想利用英国来制衡德国的影响力,因为现在德国毕竟在欧盟当中,从综合国力来讲是老大。但是法国很可能以后会为这个决定而后悔,因为将来它会发现,自己把英国拉进欧洲联合部队这个群里边,实际上是拉进来一个美国的卧底,到了关键时刻英国在外交上只会按美国的调子去吹喇叭。
北约军演(资料图)
内部叽叽喳喳加上又有潜在内应,感觉这支部队的未来有些命途多舛。那我们还关注到,对于新部队,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欢迎,不过有北约官员表示担忧,那么,欧洲国家与美国在军事联盟上会不会渐行渐远?新的组织会不会给北约造成冲击呢?
冰冷的政治现实:
只要美国不同意,欧洲国家的联合军事行动就搞不下去
梁永春:现在北约对这支部队嘴上表态表示欢迎,实际上态度怎样,我们还要继续观察。总体来说,这样的一支部队不会从根本上冲击北约。
北约组织武装力量是直接担负作战任务的,而欧洲国家组织的联合武装力量,这些年来只担负一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比如执行地中海的打击偷渡的任务,亚丁湾护航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欧洲国家和北约也是能够共存的,因为它们可以互补。
另外一方面,欧洲国家的军事实力,特别是执行能力和美国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不论它们推进欧洲一体化的愿望有多强烈。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军事体系,早已经深刻地渗透到北约的这些欧洲成员国的骨髓里了。所以只要美国不同意,欧洲国家的联合军事行动肯定就搞不下去,这是一个冰冷的政治现实。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