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齐桓公问管仲曰”译文和管仲把百姓看做天的原因
译文:齐桓公问管仲道:“当君王的人,应尊重什么?”(管仲回答)说:“应尊重天。”(于是)桓公仰而望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当君王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就要灭亡。做君主的如果不善良,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 因为百姓埋怨他们的君主,而最后不灭亡的政权,是从来就没有过的。”原因:后半天其实就是把百姓看做天的原因
齐恒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翻译
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齐桓公问管仲曰,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王者,为之有也.
参考译文:
齐桓公问管仲:“君王要重视(贵:重视,崇尚)什么齐桓公问管仲曰?”(管仲回答)说:“要看重天。”桓公仰望着(天)。管仲说:“所说的天,不是指苍苍茫茫的天空。当君王的,要把老百姓当作天。百姓赞同(政事)社会就会安定,百姓辅佐(君王)国家就能富强齐桓公问管仲曰;百姓非议(政事)天下就会危险,百姓反对(君王),国家就会灭亡。” 《诗经》说:有的人们不良善,徒然相怨在一方。如果百姓埋怨他的官员,最后国家却不灭亡的情况,从来就没有过。
齐桓公谓管仲曰:“吾国甚小,而财用甚少,而群臣衣服舆驾甚汰,吾欲禁之,可乎?”管仲曰:“臣闻之,君
齐桓公谓管仲曰:“吾国甚小,而财用甚少,而群臣衣服舆驾甚汰,吾欲禁之,可乎?”管仲曰:“臣闻之,君尝之,臣食之;君好之,臣服之。今君之食也必桂之浆,衣练紫之衣,狐白之裘。此群臣之所奢汰也。诗云:‘不躬不亲,庶民不信。’君欲禁之,胡不自亲乎?”桓公曰:“善。”于是更制练帛之衣,大白之冠,朝一年而齐国俭也。
出之刘向《说苑》第二十卷反质
翻译如下:
齐桓公对管仲说:“我国地方不大,物产不丰,但群臣的衣服车马都很奢侈,我想下令禁止,可以吗?”管仲说:“我听说,君王吃过的食物,臣下就会常吃,君王喜欢的服饰,臣下就会经常穿戴。而如今,君王您吃的是桂浆,穿的是纯紫的大衣,狐狸皮的白裘,这是群臣过分奢侈的原因啊。《诗经》上说:'不亲自去做,就不能取信于百姓',君王您要禁止他们奢侈,为什么不从自身做起呢?”齐桓公说:“对!”于是重新制作了纯白了衣服,大白的帽子,这样上朝一年,齐国整个风气都变得简朴了!
哥们!打字打的累啊。不加分不厚道哦
[img]
“齐恒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如何翻译?
翻译:齐桓公问管仲:“君王应该最看中什么?”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原文《王者何贵》翻译如下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
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翻译:
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
(管仲回答)说:"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
(于是)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
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广阔无边的天。给人民当君主(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它)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它)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它)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它)就要灭亡。
《诗经》中说“统治者如果不贤良,一个地方的人民都会怨恨他。”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而最后不灭亡的政权,(这)是从来就没有过的。"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