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先生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袁隆平先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杂交水稻方面:
一、科研成就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
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
二、教学成果
袁隆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袁隆平30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境内外举办了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
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三、主要贡献
1、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2、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同时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并且突破了制种关。
3、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杂种优势水平上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优势越来越强,促使杂交水稻一步一步向新的台阶迈进。
扩展资料
袁隆平先生的影响力
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
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 。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12月1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市。
2009年,北大星光集团、潇湘电影集团、湖南省文联、中视天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电影《袁隆平》,讲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讴歌了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高尚品德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取得了哪些成就?
袁隆平在中国家喻户晓袁隆平粮食优质高产做到了,以开发出第一个大幅提高产量袁隆平粮食优质高产做到了的杂交水稻品种而闻名。他在中国中部湖南省省会长沙的一家医院去世。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花费了 50 多年时间袁隆平粮食优质高产做到了,帮助中国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用不到世界总耕地的 9% 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袁老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年轻的时候,他亲眼看到人们吃不饱。“1949 年以前,袁隆平粮食优质高产做到了我看到人们在路上饿死的令人心碎的场景,”袁回忆说。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从事农业教育和研究工作。
大米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主食之一。袁征对杂交水稻的开创性研究始于1964年,经过9年的潜心研究和密集试验,于1973年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高产品系。杂交水稻随后在全国各地种植,农民在改用袁的杂交品种后收获了惊人的产量。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的工作创造了多项杂交水稻产量的世界纪录。杂交水稻的产量比传统水稻品种高约 20%。目前,其在中国的年累计种植面积已超过1600万公顷,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7%,每年新增供养8000万人。去年,袁氏团队研制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在湖南进行了试验,亩产911.7公斤(约13.7吨/公顷)。加上早稻亩产619.06公斤,同一小区一年亩产总产1530.76公斤。产量相当于每公顷 22.96 吨。
“在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产量。所以提高生产力是我研究的永恒主题,”袁老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我国境外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已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本地品种高2吨左右。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2018 年全球有超过 8.2 亿人挨饿。袁曾说,如果在世界1.47亿公顷稻田的一半种植杂交水稻,仅增加的产量就可以养活另外5亿人。
近年来,他的研究重点转向探索维持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方法。2017年9月,袁征团队与湖南省农科院合作开发的一株低镉籼稻,在重金属污染地区,水稻平均镉含量降低90%以上。同年,他的团队成功培育出耐盐碱水稻品种,2020年中国东部江苏省最高平均亩产800公斤以上,或每公顷12吨。耐受性水稻品种也在迪拜等地得到推广,并被高度评价为对抗全球粮食不安全的新方法。
[img]
袁隆平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
1997年袁隆平粮食优质高产做到了,袁隆平提出了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的技术路线。2000年袁隆平粮食优质高产做到了,在百亩示范田实现平均亩产700公斤。2004年800公斤袁隆平粮食优质高产做到了;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2017年,1100公斤。除了袁隆平院士的团队外,还有朱莹莹院士的团队、谢华安院士的团队……他们一起扫清了第二条沟渠,把中国人民的饭碗留在了他们手中。到2020年,农业农村部确定的超级稻品种有133个。2004年,袁隆平被授予世界粮食奖,这可能是农业领域的最高荣誉,袁教授被认为是第一个发现水稻杂种优势的人。
2004年以前,在中国的三种主要粮食中,大米是第一位的,玉米和小麦是十几个辅助品。但2004年之后,玉米产量飙升,正式超过大米,成为中国第一大玉米。2012年1粒。据农业部统计,8年来,袁隆平粮食优质高产做到了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增加1.63亿亩,增长45.2%,占粮食种植面积增量的91.6%,玉米产量增量占粮食种植面积增量的58.1%。目前,袁隆平粮食优质高产做到了我国约10%的玉米用作产品加工的原料,如工业乙醇、淀粉、啤酒等,20%用作食品,其余70%用作饲料。
我们有了粮食安全的新目标,既要保住饭碗,又要保证饭碗营养丰富。在粮食安全方面,我们一直强调“粮食基本自给、粮食绝对安全”战略。口粮包括大米、小麦和谷物,即大米、小麦和玉米。在粮食饱足方面,2019年全国粮食总自给率超过100%,粮食自给率达到98.75%,成功实现了战略目标。但是吃八米饭和吃四米饭、四荤二菜可有太大的区别。2019年,中国14亿人口消费了29亿亩耕地,其中需要进口9亿亩耕地。粮食隐性自给率下降到71.1%。如果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在粮食上依赖外国,那么这个国家将会被其他国家控制。
在袁隆平等一批农业工人的努力下,我国水稻、小麦和杂粮的种子经过自主选育,已达到国际优秀水平。然而,在玉米、大豆等品种上,我国虽然有了自主的种子育种,但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国外,而在西兰花、胡萝卜、白羽肉鸡等品种上,则完全依赖进口。袁隆平去世后,农业部农村部部长誓言要继承袁隆平精神,继续推进种子产业创新,坚决打赢种子产业转战,牢牢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