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 的九盏灯笼高高挂是什么意思
上海某重点中学高中学生韩寒,各门功课很差,语文考试也常常不及格,以致高一留级两次。但他擅长写作,思维活跃,言词优美,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他的长篇小说《三重门》一面世便成为畅销书。因此有人建议大学破格录取他,使他有机会深造。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他基础太差,不符合大学录取的条件。
这个话题可谓世纪之交我国教育界内外的热门话题中的热点,各种报刊对韩寒的报道、分析评论连篇累牍。所谓“韩寒现象”,即指人们所关注的,已经超越了韩寒其人其事本身,而包括公众对韩寒其人其事的广泛议论。 现象人物韩寒一个17岁的少年能在中国文坛掀起轩然大波确实不易。
毋须置疑,先有他著作的《三重门》,再到他的《零下一度》都是他被誉为“80后少年作家”的资历。最近又有新消息,说《福布斯》华人明星排行榜里就有韩寒的一席之地。对这个一度被教育界和部分家长们视为“问题少年”的韩寒来说,这无非又是一个惊人的创举。就是这个“成绩狂差的小孩,绝大多数功课都‘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不合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变成了除中文以外的多国语言版本在国际上露了一把脸,几百万册的销量创造了一个让许多老作家都为之震惊的历史奇迹。中国又多了一位纳税大户。说韩寒另类是追崇者的说法,说韩寒差劲是妒才者的说法,说韩寒有问题是小资派的说法;说韩寒真行,这是我殷谦的说法;我欣赏韩寒不仅仅是他的字里行间,更多的是他那种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殷谦《再说韩寒》2004年文化艺术报)
中国当代文学的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道德上的淳朴和善良这些美好的东西漠然视之,半个多世纪的恶劣的道德环境破坏了人们对于善的感受力,破坏了人们对怜悯、同情的感受力。我们的作家乐于叙写丑的和恶的东西,乐于展示人的阴暗的心理、卑下的欲望、粗俗的举止、低级的趣味和残忍的想像。我们的作家不是培养人们对生活的眷恋的热情,而鼓励人们以一种游戏的、放纵的态度敌视生活。我们时代的消极写作者通过亵渎文学亵渎生活,通过摧毁道德摧毁生活。近几年中国的文学处于“性”时代,男欢女爱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领头羊,没有多少作家真正的关注社会,关注真实的生活,哪怕为百姓的生计民生提笔请命过,主流是一味的捻风弄月,然后来往于金钱交易之中。斐然成章,率尔而言,韩寒都做到了。虽然他的作品反映出的思想也不能被我全部认同,但他的动机我是完全赞同的,韩寒是一位很有潜力的作家。
——(殷谦《中国文坛的那些事儿》
韩寒的成长韩寒有今天的辉煌不是偶然,我考证过,是先有了韩寒才有了媒体(炒作),并不是先有了媒体才有的韩寒,我的意思是,韩寒能风靡一时绝对不能完全归功于媒体作用。
我不说韩寒是个天才,什么是天才?我到现在还弄不明白,也许这世界压根就没有什么天才,我的理解是天才应该在天上,总之我所知晓的被命名为天才的人都是活着的时候没什么声誉或头衔,死了以后才被授予诸多荣誉或被称为天才的。死了,升到了天上,加上此人生前很有才华,所以就成天才了。而活着的人都在地上,能被人视之为“地才”已经可以光宗耀祖了。地球上哪里有什么天才?
韩寒当然不是天才,但他绝对是个“地才”。
不过在以后人际问题上不要一棍子把问题打死~
一杯清水,一个纸团,半个时辰,纸沉杯底,文章却浮出水面,他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新概念大赛,并独占鳌头,名重一时。趁热打铁,紧接着他操纸为文,下笔如神,一泻千里,徜徉恣肆,如不可穷——《三重门》的出炉又掀起轩然大波,有发聋震瞶之势。
一个17岁的少年,能高姿态地站在读者面前,这是我所想象不到的。就《三重门》而言,能向中国的现行教育制度叫板的作品并不多见,且不论这部书的文学功底如何如何,写作手法如何如何,单凭它能向在改革浪潮中的中国教育制度发出挑战就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韩寒是一个关心政治的人,是一个心系百姓疾苦的人,这要比国内一些精神逐步或正在严重下滑的作家要令人鼓舞。韩寒试图通过自己的小说来影响政府的教育制度,影响同龄学生的道德和生活。崔道怡主编的《“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中有这么一句话:“在教育中,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改革,人的、青年人的道德完善始终是主要的目的。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去掌握新的知识。人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人,应该与他一样的人们生活得和谐一致,应该与大自然和谐一致,应该成为崇高理想的体现者。”这使我想到,韩寒的目的是能通过《三重门》给政府的教育制度提供一些最新的信息,最好是能按照现在大多数学子所渴望的那样能对教育制度加深改革,使其更加完善。
韩寒的“叛逆” 我想,“韩寒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他的作品代表了现今绝大多数学子的心中所愿,浓缩了这一代少年对学习和教育的普遍看法,他的叛逆触痛了教育者和监护孩子们成长的家长的神经。
韩寒的傲气和霸气也入木三分地为学子道出了“敢想而不敢言”的心里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少年学生眼里,韩寒是为“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而战斗的勇士,是他们内心世界的守护神,是为他们摇旗呐喊的旗手!他的作品能使这一代少年内心世界产生共鸣,他几乎成为这一代少年公认的代言人。
姑妄言之,韩寒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为了将来,为了前程,现在的学生们在家长和学校之间艰难跋涉着,他们早已厌倦了学校里的课本,厌倦了那些言传身教的教育模式;厌倦了那些死搬硬套的理论知识,厌倦了那些我们恐怕一辈子都用不上一次的方程式。大旱之望云霓,韩寒恰恰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给那些抱有“总是不被大人们理解”的孩子们说足了颇具安慰身心的话。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从此也有了足够的理由和大人们顶嘴,动不动就借韩寒的口来抑制或反攻大人们的说教。大人们总是说不上话来,说人家韩寒不行吧,韩寒确实不是不行,而是行的出格;支持韩寒的说法吧又担心孩子会误入歧途,误了大好前程,在矛盾斗争中,只好关起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韩寒是韩寒,你是你,你根本不是那块料!听了这话,真的让人觉得犹如芒刺在喉。
终于有人耐不住性子,要来批判韩寒,于是左一句右一句,韩寒成为大人和孩子们之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沟壑。再加之媒体连番轰炸,“韩寒现象”就这么给炮制出来了,说白了,根本就可以没有什么“韩寒现象”,“韩寒现象”是媒体炒作之下的产物。
还是依靠自己的长跑本领被松江二中录取的他在学校里并不优秀,七门功课都挂红灯,接着就是留级,随之而来的是诸多媒体的嘴,铺天盖地的讨论这个“高材”留级生的问题,真正让中国的历史上又增添了一个“韩寒现象”。
韩寒自称是上海的一块大金子,有点谦虚,中国的大金子多了,他应该也是中国的一块大金子。
事件简介据《华商报》报道,最近,韩寒突遭“炮轰”,知名作家许知远撰文《庸众的胜利》,网友麦田撰文《警惕韩寒》,分别对韩寒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进行批判,虽然网络的评论依然倒向韩寒,但对韩寒评价不再一边倒也让我们开始反思,对这个年轻人我们究竟了解有多少?
批判一:要警惕韩寒?麦田:韩寒迎合大众情是真,独立思考是假
最近几年来,韩寒的形象俨然已经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在众多热点事件中,总是有他的身影。虽然他基本不接受记者采访,但曝光率却居高不下,而且大多以正面形象出现。然而,5月7日一篇名为《警惕韩寒》的博文引起了对“韩寒现象”反思的开始,与过去不同,这次反思更多是对韩寒的批判。
作者麦田称自己通读了韩寒的博文,并提出了韩寒博客的“2008”这个分水岭:在2008年之前,博客还是“私人习作”范畴;2008年之后,韩寒的博客重心明显转移到“公共话题”,尤其时政话题,“我个人一直比较欣赏韩寒。当我梳理韩寒全部博客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这个‘一直’,其实恰好也是从2008年开始。至少对我而言,韩寒是因为从2008年开始关注公共话题,才成为现在之韩寒;否则对我来说,韩寒和郭敬明并无高下之分。”麦田写道。
在文章第二部分,他的主题为“露馅”,在列举韩寒几次博文的观点后,作者认为韩寒的话“不是理性的,但都是老百姓‘爱听’的”。因此作者得出结论,“韩寒的价值=永远的热点+一流的文字+正确的立场”,但是,“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
批判二:韩寒的成功是民族的失败?许知远:韩寒的胜利,是庸众的胜利
相比于麦田对韩寒抨击的浅显,知名专栏作家许知远所撰《庸众的胜利》更具力量与高度,他在更深层次分析韩寒的成功。“此刻的中国,人人都在谈论韩寒。他像是越来越压抑、越来越迷惘的时代的最后救命稻草。上了年纪的知识分子说他头脑清醒,媒体欢呼他是‘青年领袖’、‘年度人物’,青年人觉得他不仅很酷,还有思想。”
许知远将韩寒描述为一个聪明的年轻人——“他的文章总是如此浅显直白,没有任何阅读障碍,也不会提到任何你不知道的知识;还有他嘲讽式的挑衅姿态,显得如此机智,他还熟知挑战的分寸,绝不真正越政治雷池一步;他也从来不暴露自己内心的焦灼与困惑,很酷。他能把赛车冠军、畅销书作家、叛逆小子和即兴讽刺者等多种角色结合,并能在种种诱惑面前保持警惕,况且他才二十七岁。人们尤其着迷于最后一点,他在自己全球浏览量第一的博客上,嘲讽这社会中的种种愚蠢和不公。”
许知远的结论则是:“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与其说这是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
专家分析:越批判越清醒
常年居住澳大利亚的历史研究者雪珥认为这很正常:“韩寒现象所承载的种种表现,以及这种表现后头的种种原因,归根到底只有一条:我们的时代的确是不同的,表扬与自我表扬者、批评与自我批评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镜子。这是一股能令人清醒的‘寒流’,它的力量绝对不来自韩寒,而来自你我,在此次批判中,人们会更清醒地看清韩寒。”
雪珥认为,韩寒作为一个年轻人,靠说比较有技巧的真话赢得了民心,而不是靠装出精英状,这是时代的幸运;他并不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也不象征着思想的力量,他只是象征着真实的力量,象征着那个指出皇帝的新装的孩子的力量,尽管涉及了很多敏感词,依然得到了主流的容忍和默许,这是时代的进步。韩寒对批判依然表现得不在乎,未作任何回应。雪珥说,这也值得其他批评者、尤其以批评为饭碗者思考。
旁观者说就算是嫉妒,说得对也要听
这两篇文章一出来,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各种评论也就纷至沓来。
张鸣就认为许知远这篇《庸众的胜利》有太强烈的精英意识,完全无视韩寒身上体现的批判精神,认为只要拥韩,就是庸众。
闾丘露薇则对麦田的批评不以为然,她在微博上写道,“人家就是做好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简单不行吗?”而麦田针锋相对,称她这个观点相当糊涂,“当一个人成为公众人物时,怎么还能用他的个人行为作为规避批评的理由呢?”
网友“再见列宁”评论许知远的文章称:“为韩寒辩护的最糟糕的理由是嘲讽批评他的人是出于‘嫉妒’,就算批评者是嫉妒,说得对,也要听;这正如就算韩寒的动机是‘商业’,他说的真话也是真话。”
而在新浪微博上,关于这两篇文章的讨论也甚为热闹,《东方企业家》杂志执行主编魏寒枫说:“我认真看过知远的文章。虽然他评价韩寒成名本质,某种程度也适合他自己;虽然他对韩寒和公众要求似乎过高;虽然他用‘庸众’一词略显刻薄;甚至虽然他评韩寒可能也有左宗棠不服曾国藩的情绪嫌疑——但你能否认,你不是一位‘庸众’吗?”
[img]
《白鹿原》好词好句
自我激励、修炼类:
1成功法则全书拿破仑。希尔
2硅谷禁书又名最神奇的24堂课
3卡耐基全集卡耐基
4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
5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
6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7羊皮卷
8激发无限的潜力
9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
10麦肯锡方法
11曾国藩家书
趋势类:
12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奈斯比特 1982
13财富的革命托夫勒 2006
哲学类:
14易经:
15老子道德经:
16论语:
17大学:
18中庸:
19逻辑学[德]黑格尔
历史类:
20史记
21三国志
22资治通鉴
23国史大纲钱穆
24全球通史
竞争、权谋、兵法类:
25孙子兵法
26六韬
27三略
28鬼谷子
29反经
30毛泽东选集
31邓小平文选
32智慧书
33君王论
34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35竞争战略波特
36竞争优势波特
37国家竞争优势波特
38蓝海战略
39长尾理论
文学小说艺术类:
40诗经
41唐宋八大家文集
42唐诗鉴赏辞典》
43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44三国演义
45红楼梦
46围城钱钟书
47平凡的世界路遥
48双城记
49悲惨世界
5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健康类:
51黄帝内经
52身体使用手册
53营养学:概念与争论
人物传记
54汉武帝传
55曹操传
56唐太宗传 57康熙传 人民出版社
58乾隆传 人民出版社
59曾国藩全传
60胡雪岩全传
61毛泽东传
62拿破仑传
63李嘉诚全传
64王永庆全传
65洛克菲勒回忆录
66卡内基财富自传
67零售大王沃尔顿自传
68麦当劳教父雷·克洛克自传(三十年一亿倍)
69亨利·福特自传
70沃伦·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71比尔盖茨传
72杰克。韦尔奇自传
73道路与梦想王石
74飞得更高--孙正义传
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是什么意思篇一《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 1、皇帝的新衣应该由谁来戳破——质疑需要资格吗, 答:质疑需要资格,但这个资格必须尽可能的低。质疑的目的在于防止绝对的权威,如果质疑的资格太高,那质疑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维护的是最广大人的利益的话。同样,质疑绝对不能要求一定对,不然质疑也没有意义。但质疑应是一件理智的而非带着成见和其他目的的行为。将质疑的定义无限模糊无限扩大,这更没有意义,因为这本身就在破坏质疑的生存。 2、你愿意嫁给岳不群还是左冷禅,你愿意住在矩阵还是锡安,想要长大,漂亮玩具迟早要扔掉。 答:如果这个社会有很多伪君子,那这个社会会很有秩序,我们不是一直渴望这样吗,锡安是“正义的人民聚集之地”,至于矩阵我不懂是指什么,但我不觉得锡安真是一个美好的天堂。漂亮玩具一定会妨碍长大吗,如果心智成熟,就算几十岁人,也可以玩玩幼稚的玩具;如果心智不健全,天天抱着圣贤书,也无法强健自己的大脑。在我看来,坏坏本就是一个没有完全丢掉童趣和漂亮玩具的心智成熟的老男人。不要把人的不足嫁祸于物,那才是胡闹。 3、真相与观点——如何知道你所知道的是事实,在周老虎、郭美美和动车奇迹中我们靠的是铁证还是逻辑, 答:这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事实上眼见也不一定为实。逻辑可以帮我们一些忙,经历也可以帮我们一些忙,但也不能尽信。一切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最关键的,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智商,变得聪明才是最能够帮上忙的。周老虎等事件,在某一个阶段,其实也算是“庸众的胜利”,众者,庸矣,知识分子所谓的最高理想总是为了最广大人的利益,而最广大人其实也就是“庸众”,知识分子对于“庸众”的这种矛盾情感由来已久。但是我觉得还有一种非常不好的心态在一些知识分子的心中存在:韩寒可以质疑人,我不可以“质疑”韩寒,政府骂得,韩寒骂不得,,,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人们反感的更多不是韩寒这个人,是在媒体舆论各种炒之下炒红的“韩寒”,叛逆谁不会,装酷谁不会,写书谁不会,骂骂政府谁不
1/24页
会,说说大话谁不会,表演闹剧谁不会,小脸蛋就你一人可以见人了,凭什么~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悲的。 4、要常理还是要奇迹——天才论与代笔论那个更接近阴谋, 答:面对2016,我要奇迹。 5、疑点和盲点——有没有办法区分骡和马, 答:拉出来溜溜。 不过有时候,呃,只能说,大家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6、你愿不愿意做“鲦鱼”,也谈谈民主的素质。 答:不要认为占少数的人就不是“鲦鱼”,也不要认为跟“鲦鱼”作战的就不是“鲦鱼”。民主的素质必须谈,重要的是谈得好不好,不是谁有没有资格谈,不是谁更有资格引发大家谈。 7、你喜欢公知还是公鸡,发几句牢骚、骂几句政府、说几个敏感词算不算启蒙, 答:最不能回答的就是这种“你喜欢这类,还是那类”的问题,我通常这样回答: ——你喜欢性感的女人还是感性的女人, ——我喜欢我喜欢的女人。 当大家已经固定思维某个人只会“发几句牢骚、骂几句政府、说几个敏感词”,大家已经不再在意他是骡子是马了。至于启蒙,不是一个人做得出来的,当世人的评价也往往经不起后世人的分析,当我们很在意一个人是什么“封号”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丢掉了一些本应有的品质。而且,在中国还是别谈什么公知了,总之谁沾上了谁倒霉,哈维尔之所以是哈维尔,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不生长在中国。在这里我们很浮躁地给一些人冠上“封号”,又很浮躁地争吵起他该不该有这个“封号”,这很有意思么, 8、小领袖、不淡定——论一个偶像的倒掉 答:“韩寒倒下”,我一直在想,这是不是一个伪命题。韩寒是不是一个偶像,是的,因为有很多粉丝,狂热的;不是的,因为他根本就只是一个争议的人物,讨厌他的人从来不会比喜欢他的人少。这次的闹剧,结果真的带来了“有识之士”们所言的那么多积极意义了吗,未必见得,经过这场“战斗”,仇恨会使愚者更愚,那些狂热的“鲦鱼”,只会更加铁了心的“哈韩”,“偶像”在他们心中怎么会倒下,反而激励他们以后做出更加低智的行径。而对于讨厌他,和从来没有当他是偶像的人来说,韩寒本来就不是一个“偶像”,有何来“偶像倒 掉”之说呢,方舟子说,韩寒害了很多孩子,让孩子有幻想,相信奇迹相信神话,就会去学。我觉得这就跟政府限制言论的理由如出一辙,都把孩子想成一个个看到裸女就会去强奸,看到黑帮电影就会去杀人的既勇敢又极度弱智的人,所
2/24页
以限制言论吧,所以打倒韩寒吧。就算中国的孩子们都是喝假牛奶智商都有问题,但我实在怀疑中国孩子是不是这么有勇气。再说了,我喜欢一个人,喜欢他做得事,我就一定要学他吗,我喜欢一个女人,我喜欢她会给我做饭洗衣伺候人,我可能会娶她,但我绝对不会学她。所以韩寒倒不倒确实无所谓,倒是有些人的心态很耐人寻味,中国最可悲的不是有没有“祸国殃民”或者是“救国救民”的韩寒,而是这么多人面对这样一场可笑的闹剧,却还要按照惯例让自己尽一切可能思索出所谓的“积极意义”。我看到一个同学的一则微博这样写道:“七个小矮人里面我最不喜欢那个自以为长的最高最有机会可以泡到白雪公主的那个小矮人。”在众小的世界里,总会有人看不开,做一些五十步笑百步的事情,并且引以为豪。韩寒说:“世无英雄,才让竖子成名。”我觉得这句话道出了本质。当然,也可以说成是团队设计的,或者是名人的炒作,因为这是伏尔泰教导我们的最应该尊重的人的权利。 答非所问是什么意思篇二《答非所问事例》 答非所问事例 外交语言技巧 反诘案例 李瑞环同志一次访问香港时,一记者问:您刚才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这是不是指香港人不够团结, 李瑞环答:如果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身体不健康呢, 听到这一回答,许多记者禁不住鼓起掌来。 幽默与诙谐 案例 1990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西方记者问发言人李肇星:“请问邓小平先生目前健康状况如何,” 李肇星答:“他健康状况良好。”另一位记者穷追不舍:邓小平先生是在医院里还是在家里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李肇星答:“我不知是你有这样的嗜好,还是贵国有这种习惯,在身体好的时候住在医院里,身体不好时反而待在家里。” 李肇星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回答这一问题,令对方相形见绌。 有一记者问沈国放:你能否证实中国最近将在福建沿海举行军事演习, 沈国放答:我不知道你所讲的情况。我不愿意冒刺探军事情报的风险。 沈国放用开玩笑巧妙地回避了敏感的问题,记者也不感到难堪。 案例一 2002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美时,一名学生问江主席:“中国对熊猫保护采取了哪些步骤,”江主席回答说:“我是搞电机的,我跟你们一样非常喜欢熊猫,但对熊猫很少研究。” 台下一阵大笑
彭晓芸当年是不是捧过韩寒??
《彭晓芸:作为现象的韩寒:市场与体制共谋的产物》,细读之下,算是捧吧
谁也不能保证,说真话能够永远获得超额利润,随着微博的发展,说真话的稀缺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变得不那么罕见了,这就要求说有技术含量的真话了,恐怕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韩寒遭遇到了他的人生里,除考试以外的,再一次有力挑战。
韩寒终于不“插科打诨”了,但人们混乱了。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韩寒近日在博客连续抛出三篇文章,文风大变,板起面孔“论革命谈民主要自由”,有人将其要旨归纳为三句话:“革命不可为,民主不能急,自由需跪求。”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以最快的速度在前二论出来的次日即发表社论,高度赞赏韩寒文章展现出来的理性姿态。而微博上,褒贬不一,有的正儿八经讨论观点,有的讨论的则是韩寒这个人,白热化的争论并未严格遵循公共理性的边界,从概念到逻辑,也多有紊乱,一时间,微博像极了大集市,人声鼎沸,虽不乏深刻的洞见,却很快淹没在众声喧哗之中。
此类议题平素在互联网空间多有讨论,但如此密集地、大规模地同时“命题作文”,可能确实是多年未见的繁荣景象,连网站的高层管理者也按捺不住激动地亲自见证“历史性时刻”。
当然,也有别样的声音,诸如认为这是一次商业炒作,由经纪人和书商操纵。这样的旁支确实不在议题中心,对于关切这场公共讨论的内容的人来说,“三论”抛出的幕后故事已经无关紧要,激起舆论热烈争鸣,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已然是“伟大的胜利”。至少可以说,这的确是一次成功的议程设置。但如果有人说郭敬明以自己的抄袭成功地引发了文化界对抄袭这件重要的事情的热烈讨论,所以郭敬明是如何抄袭的已经无关紧要了,相信同样的一批人会站出来反对。在公共论辩当中,这样的逻辑不自洽几乎被毫无障碍地原谅。
其实,关于“革命”的话题并不新鲜,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各大报纸杂志多有精彩专题。至于“民主”,俞可平的专著《民主是个好东西》早脍炙人口,而关于“自由”,更是一个日常词汇,约翰·密尔的《论自由》早由严复于百余年前翻译(严复译本当时名为《群己权界论》)。这三样东西经由韩寒这一演绎,竟引发全民对“革命民主自由”这些宏大概念说三道四,除了韩寒的明星效应,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任何一个国民都关切中国往何处去、中国怎么办的问题,这一次,只是被点燃了积蓄已久的讨论激情,韩寒,这回可真成了“燃灯者”。
恰如人们还没有就革命、民主、自由等概念指什么达成共识就开始大谈特谈要不要的问题,人们也没有就韩寒的角色、定位究竟是什么,就展开功过是非论,仿佛非要辨出个输赢,进而表态支持韩寒抑或抛弃韩寒。这是典型的中国式论辩,比缜密地表述更为重要的,恐怕是表达饥渴,因此,谁都怕说迟了,“这事儿都过气了”。
学者们多指出韩寒在谈论这些宏大命题时的知识缺陷,也有同为文化名人的易中天力挺韩寒,赞同韩寒对文人的不屑和不信任。在美国任教的华人学者薛涌则撰文说:“读到这些文字,先抛开其中的诸多谬误不说,最让我吃惊的是,韩寒作为青年偶像,思想却很老,似乎更接近‘40后’、‘50后’。”
迥异的评价,折射出论说者各自对韩寒的不同定位。
易中天在博客中说:“指责韩寒‘读书少,学术差,不专业’,是很无聊的。你读书多,你学术好,你非常专业,咋说不出韩寒这样有分量的话?”可见他器重的是韩寒的巨大影响力,潜台词是巨大的影响力比是否专业、学术来得重要,循此逻辑,如果姚晨、章子怡小姐愿意谈论此话题,不管谈得好不好,易中天也是非常欢迎的。这样推理没错,但得出的定位是,在这种语境之下,韩寒是一位明星,不对其作公共知识分子的要求。
而薛涌等指出韩寒文章之谬误的,虽然也是基于其影响力大的既定事实,但逻辑却是,既然舆论已经把韩寒塑造为“意见领袖”,那么,韩寒不应滥用影响力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头衔传播含混甚至错误的知识,另一位海外学者张鹤慈在微博上也说:“就是因为影响力大,才需要对其中的错认真对待,而避免误人子弟,我批评的重点不是他本人而是韩寒现象,商业化的今天,多元化是重要的突破,商业化中最能够流传的当然不是严肃的话题,而多是媚俗的东西,批评的是严肃的问题媚俗化的表达。”
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侧重的要旨显然很不一样,评价谁的“着眼点”更正确恐怕流于简单。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还原韩寒的角色以及抽离就人论人的语境,回溯一下韩寒究竟是怎么炼成的,这说的其实已经不是韩寒本身,而是社会是如何塑造韩寒的,这种塑造透露了某种集体无意识和微妙的社会心理,几可视为解剖时代的密码。
解剖这个时代,显然比解剖韩寒本人来得重要得多。
从群己权界的角度来说,韩寒愿意成为怎样的人,是否热爱读书,本来无涉旁人,在这个意义上,批评者可以指出韩寒的文章暴露了他可能不爱读书的事实——至少相关议题的书看得不多,但是却不能作出价值上的判断,究竟是读书的韩寒好还是不读书的韩寒好,究竟是爱做意见领袖的韩寒好还是赛车手韩寒好,不应分出高下,否则,便溢出政治自由主义的框架,进入一种没有答案的循环讨论。基于公共生活与个人生活的边界,公共生活意见应当对公民的个人生活保持不偏不倚性,在这个意义上,公共舆论不应当干涉或者对公民的个体生活选择作出价值上高下的评判,更何况,谁也不知道韩寒内心深处真正向往的是怎样的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就公众认知而言,韩寒究竟是谁?公共知识分子还是公民、赛车手、畅销书作家?今天人们看见的,还是过去那个韩寒吗?
如果仔细回顾韩寒的媒体形象,大约可以这么说,早年,他是一个少年写作天才,七门功课亮红灯而在高中退学,因小说《三重门》的出版而进入公众视野,此后,如纽约客的记者鸥逸文所说的,“写博客的韩寒比写书的韩寒更为成功”,因门户网站的推荐,因嬉笑怒骂的博客文章引起草根极大的共鸣,他成为博客火热的时代里,与徐静蕾并列的博客明星,就像今天微博时代的姚晨那样。
当然,微博时代的明星更难当一些,这种交互式传播的方式,导致网站虽然可能操纵粉丝的数量,却无法操纵传播的规模。博客时代,后台将文章推荐到网站首页获得点击量证明了博客依然是个编辑时代,而微博,每一个人自主的转发和评论使得受众浮出水面,读者犹如拥有了投票权,因此,微博和博客时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机制,如果那是一个真实世界的话,差异犹如威权到民主的区隔,尽管微博仍有粉丝买卖等水分,但这就像有买卖票的行为并不能改变民主社会的本质。
但韩寒并没有跳进微博,还发表博客文章对微博表示不屑。当然,微博的碎片化信息似乎妨害安静的深度思考,但实时的互动的模式,在制度层面,已经将博客这种单线传播的陈旧模式彻底抛弃了。
鸥逸文还说过:“他是唯一一位批评政府但还能拉到商业赞助的人”,“唯一”恐怕未必,但此言道出了韩寒和这个时代的关系,他是一个有能力消费政治并将其转化为商业利润的高手,韩寒曾经说过:“我是说真话的既得利益者”,这说明他清醒地意识到这种走钢丝般的繁荣其中的要义。
与唐骏的谎言相比,在透明的商业规则之下,说真话而获得商业效益乃至超额利润,是无可厚非的,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不能让说真话的人成为时代的Loser”的文章为此辩护:当说真话能够获得超额利润,那只能说明,说真话是一种稀缺品质,这符合市场原则,说明这个时代还是“沉默的大多数”。
但谁也不能保证,说真话能够永远获得超额利润,随着微博的发展,说真话的稀缺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变得不那么罕见了,这就要求说有技术含量的真话了,恐怕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韩寒遭遇到了他的人生里,除考试以外的,再一次有力挑战。
教授薛涌建议韩寒要读书,许知远对鸥逸文说:“韩寒叛逆了,成功了,还赚了不少钱,他有那么多机会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去学习更多的东西,但是他却拒绝了。”许知远认为网络虽然有潜力,但是它过于重名而不重实。他把韩寒比作youtube上的歌手。他说:“尽管那些歌可能是垃圾,但他的唱片还不是照样可以大卖。”
2010年4月,基于媒体人对舆论一边倒的韩寒现象的焦虑,我们曾经在时代周报做了一组专题,专题名字叫做《我们时代的话语方式》,对于韩氏话语的大肆流行泛滥的隐忧,做了全方位的剖析。专题提出,韩寒长期以插科打诨的姿态调侃政治,这相当于拆房子,但是,终究还是要建房子的,我们担心,届时韩寒以及深受韩氏话语影响的读者,忘记了房子是如何建的了。
在这组专题推出之后,我写过一篇编辑手记——《青年人,读韩寒还是许知远?》,并非要将韩寒与许知远对立,非得二选一,而是基于这样的深切忧虑,同样是青年偶像、青年文化人,许知远代表了一种更为深广的思考,韩寒代表了网络的草根精神,但后者的火爆程度远远超过了前者,这是大众媒体以及读者的一种自然选择吗?这种选择背后的逻辑和社会心理是什么?搞清楚这一点,也许对我们很重要。
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许知远会如何看待韩寒现象,但很快,许知远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庸众的胜利》,虽也流传甚广,但无论如何,不能和今天由韩寒亲自引擎的这场大争论的火热程度相提并论。这篇文章,比之我的短文《插科打诨的时代终将成为过去》、李铁的《韩寒什么时候会OUT》,更为犀利直接地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民粹倾向的时代:“韩寒说出一些聪明话,时代神经就震颤不已,这是庸众的胜利或民族的失败。”
我赞同许知远敏锐的判断。人们给予韩寒廉价的赞美,给予韩寒不可承受之重的期待,某种程度上,暴露了我们自己的“小”,还有你不敢赞美的,还有你对自己不敢的期待,于是,韩寒,成为了这个时代包裹在政治的犬儒与市场的狂欢之下的符号。
人们并不关心真实的韩寒是怎样的,也不关心韩寒是否可能承受这样的期待,总之,他就是这样毫无商量地成为了一个带有反抗意味但又无比安全,还能寄托一点点文艺青年小资情调的时代标签。人们没有注意到,插科打诨的游戏姿态下表述的政治表情,那是戴着面具、戴着脚镣的舞蹈,谁也看不见背后真实的面孔。
韩寒终于摘下了面具,人们却惊呼:他怎么变了,他勇敢了,他堕落了……
其实,如果不出意外,韩寒并没有变,只不过是他戴着面具的时候,你没有好好识别。
至于“庸众”为何是庸众,为何识别能力不高,恐怕和媒体被资本俘虏又非要摆出一副“理想主义”的姿势相关,韩寒符合消费主义与反抗者标签等市场需求要素,于是成为了媒体及互联网争相供起的“神器”。而疯狂的崇拜者,不少是教育的受害者,在一个公民教育严重匮乏的时代,即便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思维也未必比韩寒健全,于是,粉丝们甘愿接受韩寒戏谑式的安抚。
某种程度上,应当承认,当韩寒用不娴熟的甚至在学者眼里蹩脚的话语谈论时代的重大命题的时候,是这个时代进步了,那个风中的少年,却没有以同样的速度奔跑而已,甚或,他本来也以同样的速度在奔跑,但由于此前那些狂热的崇拜已然把韩寒从风中拽走,一厢情愿地以加速度对这个少年施以“大多数暴力”,硬生生地把一个贪玩的青年推上了神坛。
这篇文章,我几乎不怎么谈论韩寒的“三论”的具体观点,甚至也不想争论那些宏大议题,诸如韩寒不懂社会运动与革命的区别,韩寒轻视了民间此起彼伏的公民行动的力量,韩寒割裂了利益诉求和价值诉求,恰如他追求的出版自由,难道出版权益、利润和他的价值理念之间,没有内在的统一吗?为何到了民间社会这里,要钱的诉求就一定是不好的呢?韩寒恐怕没有准备好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我甚至觉着,不一定要强迫韩寒去思考和回应这些问题,那样,我们依然在犯错,在一如既往地把时代的责任推到了一个人身上,你感兴趣,为何不自己去思考呢?为什么一定要韩寒替你想,替你喊,那么,你,那些千千万万的“你”究竟躲到哪里去了?!
正因为这种焦灼的拷问,本文不是这轮争论里面的任何一篇论辩文章,也不是任何一方的辩手,仅只做了一个还原和回放,循着这一路看来,舆论风暴并不能改变韩寒什么,甚至也不需要改变韩寒。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韩寒难道没有做一个快乐的赛车手的自由吗?韩寒一定要读书,变成另一个伟大的知识分子或社会活动家哈维尔吗?你问过韩寒的意愿没有?你看见韩寒的自问自答当中,表现出来的对这种社会期待的叛逆没有?
对了,叛逆,韩寒一直在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抗争(不管这个多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这是韩寒的本色。
或许韩寒一点也没有变,他一直就站立在那里,只是我们不停地变换各种眼镜在看他,可惜,他不是3D,他是真实的中国文坛“坏小子”,我们要做的,是摘下各色眼镜,重新看一眼“被现象”了的韩寒,然后,起身,和韩寒一起,既不是交叉,也不是齐步,仅仅只是平行地,学习各自走路。
原载《时代周报》2011年12月29日,见报略有删节。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