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 企业董事长连续创业(创业公司董事会)相关介绍

企业董事长连续创业(创业公司董事会)相关介绍

搜学执教 2年前 (2023-01-03) 企业 96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海普瑞药业董事长李锂的创业故事

海普瑞药业董事长李锂的创业故事

2010年5月6日,深圳市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发行价每股148元的A股最高发行价登陆中小板。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李锂夫妇当天身价瞬间超过500亿元,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新首富。

而尽管经历了股价的波动,在10月份刚刚公布的2010胡润百富榜中,李锂家族以黑马姿态夺得第二名。

登顶财富高地的李锂,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四川商人,海普瑞也只是一家做肝素钠原料药的产业链中游企业。他的发家逻辑和如今的财富神话,究竟有什么神秘之处?在对海普瑞的采访过程中,有9个段子,似乎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李锂家族。

夫妻同姓

众所周知,日本有“妇随夫姓”的传统;中国企业家 伉 俪当中,有没有随夫姓的女性呢?有,譬如人和地产的戴秀丽,后来随英国丈夫姓,改名秀丽·好肯。但那毕竟是入乡随俗的缘故。

李坦,是李锂最理想的生活“贤内助”和事业“夫妻档”。即便已经成为首富,而且身兼海普瑞公司的董事、副总经理,李坦依然保持着极低的曝光度。她不但和李锂同姓,而且两人是成都科技大学(后来被合并入四川大学)的同学。她毕业后,1987年8月回安徽省石油化学工业厅教育处工作。在这个单位留存的人事档案中,她的名字就是李坦。此时的李锂还在成都肉联厂工作。李坦此后与李锂一起进入重庆通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这还是1992年的事情。

李锂成为首富级人物时,有人若有其事地说,他的妻子李坦原姓单,是随夫而改姓李的。事实上并非如此。记者在采访李坦的哥哥、海普瑞总经理单宇时他哭笑不得:他和李坦一个随父亲姓单,一个随母亲姓李,结果没想到李坦后来嫁了个姓李的,今天却被说成“随夫姓”!“随夫姓”的传说,其实是中国社会对财富新贵荒诞好奇心的一个例证。

强势贤内助

尽管家族企业是中国民营企业在初创阶段企业主难舍的情结,但是像海普瑞这样成为上市公司,而且培养出首富,依然保持家族企业业态的实为“另类”。况且,海普瑞是完全的家族企业。

海普瑞的实际控制人为李锂和李坦夫妇,其中李锂为董事长,李坦任董事、副总经理,而总经理则由李坦的哥哥单宇担任。虽然是“男主内、女主外”的搭配,但是海普瑞和供应商及客户的所有交易的合同都由李坦而非李锂签字生效——李坦是一个极为强势的贤内助。

26岁开始创业

李锂创业时只有26岁——中国富豪榜上相当一部分知名企业家,都是在26岁开始崭露头角的,如陈发树、唐万新、李宁、严介和、丁磊、彭小峰等人。

不过李锂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创业时,并还没从所在的国企单位成都肉联厂下属的生化制药厂辞职。肉联厂是典型的国营企业。计划经济时代,全成都的生猪都在这里屠宰。因为有丰富的原材料,肉联厂成立了四个关联的分支企业,其中也包括生化制药厂。

当时胆红素正走红,各路人马都在炒作。参加工作一年左右的李锂向药厂提交了一个报告,称他可将胆红素提纯到标准级,使其达到国家标准值。不久,李锂就被破格提升为生化研究所所长。研究所涉及到一些技术工艺等敏感问题,身为所长的李锂自然掌握了一些普通员工无法获得的技术秘密。

抗凝血和降血脂功能的肝素钠是制药厂核心产品之一,依靠职位获得这些技术的李锂,后来从事的行业正是肝素钠。功成名就之后,李锂的这一“巧合”颇受质疑。更受到质疑的是,不同于常规的“26岁现象”,李锂创业时身兼研究所所长的公职。换句话说,他是背着单位在外面“干私活”的。

如何评价这一行为呢?有人斥责李锂,记者倒觉得无可厚非。正是1990年代初一批李锂们的野蛮生长,中国民营企业界才有今天的繁荣。

怀胎重庆

李锂在重庆通达从事的工作并非“高科技”——即便是在当时看来,也只是极为成熟的技术——仅是从猪小肠中提取出肝素钠。当时,在全国开展这项业务的有大小厂家500余家。

上世纪80年代,肝素钠被广泛用于肝炎治疗,而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这让李锂看到了广阔的前景。为了扩大业务,李锂一度找到当时在重庆小有名气的陪都药业的董事长唐良平,由通达生物提供技术和原料,陪都药业提供厂房和设备,双方共同生产肝素钠原料药。当李锂将他的“宏图伟业”托盘而出时,唐良平却断然拒绝了——唐并不太看好该项目。

扩大生产的愿望迟迟没有实现,通达生物也没有给李锂的人生带来多大的改变。相反,股东间的纠葛和理不清的产权纠纷让其萌生去意。

福地深圳

1998年4月,李锂在深圳注册成立了海普瑞,注册资本为200万元。李锂、李坦夫妇分别任海普瑞董事长及董事、副总经理,而公司董事、总经理单宇是李坦的哥哥,其业务依旧是肝素钠。

深圳,的确是李锂的福地。

这座城市,其实并不乏像李锂这样南下的创业者,而当初类似海普瑞这样的注册仅为200万元的小企业更是多如牛毛。更何况早期的海普瑞也一直是缺钱的。

好在李锂一到这个城市就遇到了伯乐——杨向阳。1998年11月,杨向阳向海普瑞投入600万元,加上增资扩股,占了海普瑞30%的股权。

李锂还在这里遇到了另一位伯乐——刘应力。李锂刚来深圳时,时任深圳市高新办主任的刘应力拍板,在土地、税收和银行信贷等方面给李锂开出了许多优惠条件。海普瑞成为深圳市政府眼中的一匹千里马。如今,这种关怀仍不减当年。

选择深市上市

2000年,海普瑞开始盈利,并获得深圳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政策,这让李锂看来是海普瑞作为“高科技企业”最好的信任状。

李锂已经开始谋划上市了。

海普瑞上市地点选择的是深圳而不是上海或是海外,无非有几个原因:一是流通盘太小,上不了沪市主板;二是中小板市盈率高,能圈到更多的钱;三是更重要的一点,深圳市政府希望这一好苗子留在深圳,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四,一个很可爱的原因——李锂的民族主义情怀。

他是个历史迷,他对中国古文化的喜爱近乎疯狂,他给公司中层开会,甚至会使用“反帝、反封建”等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到海外上市自然有“卖国”之嫌。

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07年他最终选择了高盛参股。巧合的是,李锂非常推崇宗庆后,而恰恰两位都对外资爱恨交织。这种情结抑或是1970年代之前出生的中国本土企业家共有的。

高盛才是大赢家

就在2009年,海普瑞取得了爆发性的增长,也开始了实质性的上市步伐。此时,高盛下属全资子公司GSPharma已经通过对海普瑞两次增资,获得了海普瑞4500万股的股权,平均持股成本仅为1.57元/股。高盛两年间总共只投入7000多万元,而在海普瑞股票首发时其所持股票折合市值近70亿元,这让人很容易明白,真正的最大赢家是谁。

海普瑞的高首发价仅仅坚挺了两天。到了5月11日,开盘仅十余分钟,海普瑞股价即封于跌停,次日再度下挫险些触及跌停板,并跌破发行价。仅仅两日,中国首富李锂财富缩水百亿元,成了史上最为“短命”的.股王。

尽管此后海普瑞的股价有所上涨,但总体在首发价周围持续震荡。

不懂财务的工作狂海普瑞和其他一般的民企不一样的是,李锂夫妇都不懂财务,说自己“见了数字就头疼”。他们放心地把财务部门交给职业财务经理去打理。

李锂一直信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二十年如一日,夫妇俩一个专注于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一个专注于质量的监管,各司其职。即便是上市之后,李锂依然是每天准点出现在实验室里捣鼓,或者是在车间里转悠,如同二十年前一个样。“除了吃饭和睡觉,我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工作。”

首富爱猪

与刘永好、丁磊、郭广昌等“首富级”中国企业家纷纷当起猪倌或想当猪倌一脉相承的是,李锂这一新晋首富与猪的关系密切——拿2009年来说,海普瑞的产能为6.4万亿单位的肝素钠粗品,而根据海普瑞招股书所披露:“每生产1亿单位肝素粗品平均需消耗2500根生猪小肠”。

2007年上半年,我国尚有49家企业出口肝素及其盐。三年来,由于货源紧张,出口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多数企业出口量较小。因为牢牢掌握住了原材料市场,海普瑞一直以来处于该行业的国内第一。仅2009年,海普瑞就消耗掉了1.6亿根猪小肠,而这一年我国生猪出栏数量为6.4亿头。也就是说,全国四分之一生猪的小肠为海普瑞所用。

□相关链接

李锂没有安全感

海普瑞上市,使得肝素钠这个行业风生水起,听说一些农村养猪户和屠宰场,也时 髦 地谈起“上市”来。海普瑞最近几年前五大供应商中多为自然人,笔者费尽周折找到了其2008年的一家自然人供应商顾天友(交易金额逾2000万元),问他,为什么2009年不向海普瑞供货了呢?他回答道,“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干呢?”

上游纷纷来做中游,这让李锂很没安全感。

或许正是基于此,海普瑞于去年11月在成都彭州市的 濛 阳镇与四川一家农业标杆企业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呢?要知道,作为2009年海普瑞最大的供应商的成都嘉盈公司,坐落在彭州市军乐镇。李锂家族想牵制上游供货商的意图显而易见。

李锂没有安全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下游客户对他虎视 眈 眈 。譬如2009年海普瑞最大的客户是全球第四大医药集团的赛诺菲·安万特,它在2009年向海普瑞采购的肝素钠粗品价值15亿元,是上一年的20倍。李锂高兴吗?高兴,但他也有担忧,因为这家1982年就在中国建立办事处的医药巨头企业,最近几年加快了在中国的渗透步伐——与海普瑞在上游供应商所在地就近建立自己的公司的尝试类似,海普瑞所到之处,赛诺菲也在陆续安营扎寨,甚至范围更广。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抵如此。 ;

[img]

原瑞幸董事长陆正耀再创业,他准备做什么行业?

原瑞幸董事长陆正耀再创业企业董事长连续创业,他准备做什么行业?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企业董事长连续创业,原瑞幸的董事长陆正耀在经历过公司内部财务造假事件,不久之后,他在朋友圈公开发言道歉因瑞幸咖啡涉嫌22亿财务造假的事件进行道歉,并且表示他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作为商人的陆正耀并不选择退休,而是选择继续创业。

据悉,陆正耀正在筹备投资的新项目叫“小面日记”,是一个餐饮的品牌,这个品牌的创建于今年清明节前后就已经在筹备之中。上网络搜索了一下,在网络上可以搜到店铺的具体位置,数据显示第一家店铺位于东煌大厦底层,店铺还处于“未开业”状态。

原瑞幸董事长计划再创业的餐饮品牌“小面日记”,计划在全国范围内优先在发展较快的城市开500家门店并进行试验以及推广,每一家门店的店铺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可能达到500平方米左右。有关媒体记者在采访时透露,有不少的原瑞幸咖啡集团的高管、原班人马还有其他公司的高管等加入了“小面日记”这个餐饮品牌之中 。除此以外,原瑞幸咖啡的很多老员工在辞职之后也收到了原瑞幸老总陆正耀的新创业品牌的培训和录用邀请,可见陆正耀是一个非常好的企业家,带着自己曾经一起奋战的员工一起发家致富。

企业数据显示,陆正耀,男,1969年7月出生,祖籍是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是原瑞幸咖啡的CEO、神州优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201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经济人物。陆正耀选择的餐饮行业并不是他所擅长的领域,但是在线下开门店、给员工 培训等是他擅长的领域。

原瑞幸董事长陆正耀再创业,你觉得他会成功吗?

我觉得他会成功,可是想和从前一样成功很难。

提到瑞幸这家企业,大家应该都会比较熟悉。可之前因为各种原因,其创始人陆正耀却离开了这家企业。日前,网传陆正耀开始准备再次投身创业领域,引发网络关注。

原瑞幸董事长陆正耀再创业,引发网络关注。

日前,网传曾一手创办瑞幸咖啡的陆正耀,在沉寂很长时间以后,又开始孵化新的创业项目了。新项目的名字叫做小面日记,这家店在某个网络点赞平台上已经可以搜索到门店,只是目前门店处于暂未开业的状态。

有记者通过相关渠道了解到陆正耀团队确实在筹备面馆项目,网传消息称会先在国内开500家面馆,然后引入线上经营模式,吸引其他小企业加入,共同组成一个新的餐饮帝国。

该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网友关注,大家都对于其创业经历较为好奇,也想知道再次创业的陆正耀是否能够重回巅峰。

我觉得他会成功,但应该很难再重回巅峰。

对于一个有经验有资本的人来说,创业成功其实并非是什么难事。他们有足够的人际关系和阅历来把控创业进度,能够保障创业的成功率。陆正耀作为瑞幸的创始人,其能力和阅历都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相信他能够创业成功。

可是在现有条件下想要重回巅峰状态,我觉得不太可能。餐饮行业和其他行业略有区别,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餐饮业巨头,但你很难看到某家面馆能做到全国连锁。因为在餐饮行业中的标准化实在是有些困难,尤其是全国各地的口味差异化太大,想做标准化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这也就导致了在这个行业领域当中存在许多中型企业,可是真正想要做大做强,甚至上市,总让人感觉有些不太可能。因此,我觉得他想要通过这次创业重回巅峰难度很大。除非它能创造出更新的经营模式,而这个经营模式还需要被不同口味的顾客所认可。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眼里的成功和大佬眼里的成功是借代不同的。对我们来说,一年能够赚个百十万就已经足够成功了,但对于大佬来说,一个亿或许只是个小目标。对于这位大佬是否能再次创业成功,我们其实没必要过多关注,因为后续总能够看到相关报道,成功或失败的结局会败在我们面前。

立讯董事长王来春的创业历程

立讯董事长王来春的创业历程

立讯董事长王来春企业董事长连续创业,对于这样的女性,应该是果敢且豪迈的,她们的故事也应该是五彩缤纷的。下面企业董事长连续创业我们来看看关于她的创业故事。

王来春兄妹间接持股11592万

立讯精密招股书及上市公告书表明,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立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24日,2009年2月26日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香港立讯持有公司新股发行后66.7%的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王来胜和王来春兄妹各持有香港立讯50%的股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中,王来春间接持有立讯精密5796万股,王来胜

间接持有立讯精密5796万股。以昨日立讯精密收盘价每股39.99元计算,王来春个人身家已达23亿元,兄妹俩身家达46.4亿元。公司有协创精密和协讯电子两家控股子公司。2007年起,协创精密的业务逐步从MP3、U盘等数码电子产品市场转入连接器产品的生产。协讯电子主要是扩大产能,满足快速增加的订单需要。

王来春今年43岁,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EMBA,现任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99年,王来春与王来胜共同购买香港立讯股权;2004年通过香港立讯投资设立立讯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王来胜46岁,现任该公司副董事长,兼任协讯电子董事长、协创精密董事长。

曾为富士康第一批打工妹

1988年10月,富士康在深圳西乡崩山脚下建立海洋电子接插件厂,从广东澄海、潮州、丰顺等地招来首批150名员工。21岁的王来春从澄海来到富士康海洋厂做企业董事长连续创业了一名作业员。那时的海洋厂不但环境恶劣,生活工作条件差,管理还很严格,有不少人受不了就离开了。王来春坚持了下来,后来升到大陆员工当时最高职级的课长。1999年,王来春离开富士康自己创业。

富士康是公司最大客户

王来春创业得到了富士康的大力支持。立讯精密招股书“市场开拓情况和客户成长过程”项目中介绍企业董事长连续创业:“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来春王来胜,2001年起开始承接国际订单并通过香港立讯委托国内来料加工生产,所生产的连接器产品通过富士康的加工组装应用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3C电子产品,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客户资源”。

从中可以看出,从王来春创业起,富士康就是立讯精密的`客户。立讯精密招股书显示,2007年至2009年,公司向富士康销售产品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7.73%、56.46%、45.38%,富士康高居公司第一大客户。此外,2009年,立讯精密对泛鸿海系正崴精密的销售额为7008万元,占公司当年销售额度的11.99%。

在战略布局上,立讯精密更是针对富士康贴身服务。子公司昆山全胜和蓬莱立讯分别为富士康在江苏昆山和山东烟台的业务进行贴身服务。

2009年9月,富港电子出资4000万元,认缴立讯精密400万股,以3.08%的股权,成为立讯精密第三大股东。富港电子控股股东为正崴精密,其实际控制人正是郭台铭胞弟郭台强。此举也被看作郭氏兄弟对立讯精密上市的支持。富港认购立讯精密的价格为10元/股,价格并不便宜,基本上是PE行业的正常价格,也被看作郭氏兄弟大陆产业战略布局的需要。

成功借鉴富士康模式

立讯精密的主要产品为连接器,主要应用于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汽车和通讯等领域。王来春谈到富士康10年打工的经历说:“派驻干部亲历亲为的工作作风、言传身教的工作方式及先进的经营理念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自己的公司从刚建厂的10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近万人,虽然期间经历过许多挫折,但我坚持用在富士康学到的一套管理模式来经营,事实证明它是正确的。”

在立讯精密的办公室里也贴着“走进实验室,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再犯同样的错误”等富士康总裁郭台铭的语录。王来春说,“郭总裁的语言虽然朴实,却蕴含着深邃的内涵。我经常把郭总裁的名言讲解给员工听,让员工感受富士康文化。”

王来春坦陈,20多年来,她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今天努力工作,打好基础,就是为以后做好铺垫,一旦机会来临才能紧紧把握,并逐步走向成功。

;

1号店董事长于刚的创业故事

1号店简介

1号店,电子商务型网站,2008年7月 11日,“1号店”正式上线,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行业 “网上超市”的先河。公司独立研发出多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并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并在系统平台、采购、仓储、配送、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大力投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确保高质量的商品能以低成本、快速度、高效率的流通,让顾客充分享受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实惠方便的购物体验。

1号店是国内首家网上超市,由世界500强Dell前高管于刚(全球副总裁)和刘峻岭(全球副总裁,中国和香港区总裁)联合在上海张江高科园区创立,2008年7月网站正式上线,成立仅3年半的时间,以每月业绩28%的平均飙升速度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B2C网上购物平台。

1号店用独特的商务模式和创新的技术平台为顾客和商家创造价值!“全力满足顾客需求,追求最完美的顾客体验” 一直是1号店的核心经营理念。1号店始终坚持双赢的理念,为供应商和顾客创造价值,自身的价值也就得以体现;做业界第一的顾客体验,是1号店每一个员工的使命,要让中国数亿的家庭用户,都能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一站式购物的便捷和乐趣。

1号店董事长于刚简介

男,湖北宜昌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迈康管理学院讲席教授,运筹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3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三届杰出校友,于刚博士是一号店的创始人之一并任董事长。

曾任戴尔公司副总裁,主管戴尔全球在亚太地区的一百八十多亿美元的采购和物流业务。在此之前任亚马逊副总裁,管理其全球供应链包括配送、采购、库存和库容,曾在美国创立科莱科技公司任总裁和董事长,二零零二年科莱科技被埃森哲并购。于刚博士曾任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迈康管理学院 Jack G. Taylor 讲席教授,物流和运营中心主任。2002年获国际运筹管理科学应用最高奖—— 弗朗兹·艾德尔曼(Franz Edelman)管理科学成就奖。教育背景:于刚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决策科学博士学位,康奈尔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和武汉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

【1号店发展模式和方向】

1号店,电子商务型网站,2008年7月 11日,“1号店”正式上线,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行业 “网上超市”的先河。公司独立研发出多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并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并在系统平台、采购、仓储、配送、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大力投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确保高质量的商品能以低成本、快速度、高效率的流通,让顾客充分享受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实惠方便的购物体验。

【于刚创业时的梦想】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给大众提供很多的实惠、便利,让他们足不出户,可以让他们享受新时代、新的生活方式。

【于刚创业成功的秘诀】

1.创业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不要急于求成;

2.创业要迎难而上,容易做起来的事情也容易被复制而缺乏价值;

3.创业需要 *** , *** 能激发创造力,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创业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不要急于求成】

将创业当成百米冲刺最大的危害在于其忽视对创业成功的基石的灌注,包括企业文化的创建,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甚至包括组织架构的设置和系统架构的设计。没有坚实的基础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早期的快速导致瓶颈的快速来临,甚至让创业流产。

【创业要迎难而上,容易做起来的事情也容易被复制而缺乏价值】

迎难而上才能创造更大价值创业时选择做什么极为重要。过于简单的商业模式别人一定都想到了,若市场上没有,则一定是商业模式本身有问题或是实现起来特别困难。容易的概念即使是你第一个想出来,若有较大的价值也会马上被别人复制,比如说Groupon团购模式。

迎难而上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但要遵从中国的一句古话: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不是人人都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于刚认为迎难而上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要清晰地了解困难之所在; 2.要有克服困难的核心竞争力及方法和工具; 3.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搭档刘峻岭和于刚在创建1号店时选了一条艰辛的道路,以大品种、快消品为主的综合类网上超市起步。他们感觉,网上超市的概念很直观容易被顾客接受,而且是满足大众所需,获取顾客的成本会低,顾客的黏性会很强。但这类商品大,重,易漏,易损,保质期短,比图书、数码、服装类商品的服务半径短得多。他们仔细分析后发现快消品的电子商务最难的是供应链管理,而我们在这方面有多年的经验、知识和管理能力。于是我们大量地投入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打造,让供应链管理成为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创业需要 *** , *** 能激发创造力,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在英文里,Passion是指一种强烈的内驱力,一种极度的喜爱,一种偏执的信念。人在 *** 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完成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创业要看你的起因和目的是什么。是希望逃离职场的约束和玻璃天花板,来测试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是想试一把运气也许能功成名就?是追求时髦还是被其他创业者的成功所诱惑?是享受这个坎坷的历程为自己人生增添一次丰富阅历?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完成自己一个梦想?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于刚更希望我们的起因是后者,因为创业的风险是极大的,在前10年创业企业的存活率也就是2%,更别说成功率了。前几个理由都没有办法让你忍受住寂寞经的起磨难,更不会让你有坚定的信念去不屈不饶的去遇山开路,遇水搭桥。

峻岭和于刚创建 1 号店也是靠这种Passion。他们辞去戴尔外派高管的职位,从戴尔给我们租的豪宅搬出来,开始亲身体验创业所有的点滴。在一个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张办公桌我们面对面坐了四个多月讨论和撰写商业计划。给公司取名,设计LOGO,在招聘网站上发广告,挤公交地铁去拜访供应商,参与系统设计;在仓库里入库,上架,拣货,盘点;给顾客配送,做客服;与供应商,配送商,推广商谈判;促销选品,广告语编词;等等。

于刚每天早晨醒来都急于去办公室工作,用峻岭的话说,“每天都处于亢奋之中。”

*** 升华了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遇到困难时觉得“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之本色”。你要寻找的就是你的Passion。

创业需要 *** , *** 能激发创造力。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地址:http://go-okai.com/a/16899.html

最后编辑于:2023/01/03作者:搜学执教

体育篮球弟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