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华与华营销策划成功方案(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案例)详情

华与华营销策划成功方案(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案例)详情

工业职业学校 2年前 (2023-01-14) 行业 86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华与华”教你快速读懂营销

本周看的一本书,这本书看书名可能误以为就是讲创意相关的事情,但不仅仅局限于创意。我们熟知的厨邦酱油晒足180天,葵花药业小葵花形象,西贝莜面村的“I♥莜”都出自华与华。本文略长,可以选择一个比较长的不被打扰的时间段阅读,你会发现这是值得的。

首先介绍一下这家奇葩的公司——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他们是做广告公司起家的。两个原因让他们改变了方向:一方面不满于广告行业都是乙方跪舔甲方,一方面觉得广告要先于产品,先把如何卖产品想好了再来做产品。用作者的话来总结他们公司做的事情:华与华=战略咨询公司+产品开发公司+广告公司。他们从广告这个门进去,同时又做到了产品的开发、产品结构的设计和企业战略的制定这一系列的顶层设计。

书中作者思考的框架是基于古代的军事智慧,以此来看待现在企业在市场上的问题,比如:克劳萨维茨、孙武、富勒等;另外也引用了一些语言学和传播学上的,如: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哈罗德·伊尼斯、沃尔特·翁、王夫之、王国维等。他也说华与华方法,但都是基于前辈们留下来的理论。

下面就正式为大家分享这本书的内容:

看到书名中的超级符号,我首先能够想到的是建立一个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识别系统,能够让受众在市场上一眼就认出你来。作者给出的定义是:

就是说,我们并不需要创造出新的东西,我们只需要将这种“原力”嫁接到品牌上,就能瞬间唤醒消费者的的内心记忆,建立品牌偏好,激发购买决策。我们一直讲品牌,那么品牌是什么?最开始“品牌”这个词源于人们在牛上的烙印,用来区分不同人家的牛。这个烙印是什么,不就是一个符号嘛。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企业要建立自己品牌,本质上来讲就是建立自己的“符号系统”。品牌要么始于符号,要么成为符号,通常两者都是。

再来看看宣传,书中引用了《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

在此定义中,我们可看到,宣传是使用一个符号系统。就国家的宣传而言,这一符号系统包括文字、手势、旗帜、纪念碑、音乐、服饰、徽章、发型、钞票图案、邮票,等等。品牌,也是一套符号系统,它和国家符号系统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国家符号的功能是治国,品牌的功能是销售。

人是符号动物,符号携带或明或暗的意义,深刻影响着人的行为,或者说符号控制了人的行为,是驱使我们消费的动力。我们必须学会深入地理解消费与符号的关系,看看身边的消费品,你会发现符号无处不在。而且,它们深刻地影响你的购买行动。有些符号它生来就是符号,有些符号是在消费的过程当中演变、沉淀、进化为符号的。

强调一下,符号的定义很广。这里讲的符号不仅仅是指商标,或者企业logo、UI系统。这里所说的符号是指一切具有携带意义的视觉形象、听觉符号、触觉符号、味觉符号和嗅觉符号。

两个例子:可口可乐的玻璃瓶,那个经典的形状,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它是一个女人身体的符号所演变来的,它借用了那个符号,使人们喜爱这个瓶的形状,但是当它成为全世界到处都有的第一品牌的时候,这个瓶子就进化成为符号。王老吉的红罐已经进化成凉茶符号,后来加多宝被迫改用金罐也是无奈之举。

既然超级符号那么厉害,如何找到它,与品牌进行绑定?人有五大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大感觉,就是五条品牌符号化路径。

①视觉第一

我们通常说的符号,大多是指视觉符号。 一般来说,品牌符号还是视觉第一,我们记得的品牌,多半都先有视觉印象。并且这个是可以被转述的,比如说三道杠你就知道是阿迪达斯,说一个勾你会知道是耐克,但让你描述下国内其他运动品牌的logo呢?

②听觉不一定是第二

为什么要提出“听觉不一定是第二”呢?因为目前企业对听觉标志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潜力还很大。  听觉可同时启动受众的耳朵和嘴巴,口耳相传。 消费者之间的传播,也就是传播的传。不是眼睛递眼色,是嘴巴传给耳朵。不是视觉在传,是听觉来传。听觉思维才是广告创作的关键。

③嗅觉符号和味觉符号

关于这部分我能想到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前店后厂的面包店,他们会专门把后面做面包的香气抽到店里来散发,吸引更多的顾客。某些酒店、商场也是有特别的香味,在于唤起受众的嗅觉记忆。还记得我在之前的《 品牌洗脑 》中提到过营销者对于腹中胎儿展开的嗅觉听觉和味觉的营销吗?( 点击查看 )

④触觉符号

有的语言学家认为,触觉才是人类的第一语言,婴儿一出生,就需要抚摸,而且能读懂抚摸。我想,篮球运动在罚球中间,队友们的相互击掌,肢体碰触也是起到肢体沟通和积极的心理暗示的作用。

综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大感觉都可以构建品牌的符号系统,根据你的产品的特点,来选你最突出的地方。至少,视觉和听觉都不要落下。 视觉符号的选择,标准是过目不忘。 听觉符号的选择,标准是耳熟能详。 我们总说传播,但华与华说应该是叫“播传”,有播才有传。“传播”的关键在于传,视觉只能播,听觉播又传。视觉设计成功的关键,也在于要做有听觉的视觉,也就是可描述的视觉,能说出来的视觉。视觉传达是要让你设计的视觉元素能发动听觉传达。

符号的意义在于降低品牌的成本 ——被发现的成本和被记住的成本。被发现的成本就是跟大家走在一起你比较容易被发现。被记住的成本,一般来说,具象的东西记忆成本低。要记忆成本低,秘诀是视觉、听觉二合一,能描述的符号容易记,比如上面提到的Adidas和Nike。

一句话说动消费者购买的话,就是品牌的超级话语。用两个问题来检验一下: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清自己的业务?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动消费者,让消费者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说清是主观的,说动是客观的。说清是相对的,说动是绝对的。说清,是你认为你说清了,其实你可能没说清。你认为你说清了,但你的同事们认为没说清,所以大家在会议室里吵啊吵啊,怎么把我们公司说清。所以说清、听清,都是主观的,不确定的。而说动是客观的,是绝对的,他动了就是动了,没动就是没动。动,是心动,最终需要落实到行动。顾客来了就是来了,没来就是没来,买了就是买了,没买就是没买。

再展开一下讲讲说清和说动。 传播学讲说清、说服、说动三个层次,但这并不是说的三个阶段。要说动,既不需要经过说清,也不需要经过说服。 说服是一个更纠结的追求,你不要老想说服消费者,你越想让人“服”,人家越不“服”,凭什么服你呢? 既然我们的目的是说动,我们就研究让他“动”的方法,而不是让他“服”的方法。 所以这里所说的超级话语的方法,是说动的方法,聚焦于“说动消费者”这个目的,探求一句话解决的方法。

以说清、说服为目标,我们就很难聚焦于说动这个目的。 目标和目的,是两个层次,达到目标,是为了实现目的。目的才是关键,目标只是手段,达到目的,不一定需要经过你设定的那个目标。

华与华方法用是十二字方针来描述品牌超级话语的创作要求:“ 一目了然,一见如故,不胫而走。 ”从传播来说,“一目了然,一见如故”是播的效果,到达的效果。“不胫而走”是传的效果,传达的效果——不花钱还传得快、传得广、传得远。所以和超级符号一样,超级话语也是通过直接使用人类的文化话语,激活消费者的记忆宝库,得到本能反射,获得“在一夜之间,让一个新品牌,成为消费者的老朋友,并即刻建立品牌偏好”的效果。还要接着说“说动”的“动”:一动,是让消费者听到后冲动、行动;二动,是这句话本身能动,消费者随时能想起,能运用,愿意去说给别人听,替我们做传播者。除了两动,还有第三个动,自己的员工要能动,员工会不会随时把它挂在嘴边?

所以,超级话语应该是怎么样的呢?首先它必须是口语,因为传播是一种口语现象。在传播上,我们可以说,书面语没用,因为人们不会传。 只有播,没有传,那就没用。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文案都是犯了这个错误,晦涩难懂,故作高深。这样的文案很难引起共鸣,更别说传播了。我在台湾旅行的时候就发现,他们不光是能把平面海报设计得很好看,他们的文案也是很可爱,很口语化,而且真的会被打动。

在口语文化里,已经获得的知识必须要经常重复,否则就会被人遗忘,因为没有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这种固话式的、套话式的思维才是以人为本的创作。传播学家沃尔特·翁给了口语套话准确的评价和热情的赞扬:套话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节奏感,有助于记忆。套话是固定词组,容易口耳相传。套话在口语文化里不是偶尔发生的现象,套话纷至沓来,不断涌现,构成思想的实质。

华与华说,营销传播,是“说话的语言学”。传播的本质不是“传播”,是“播传”,要发动消费者替我们传播。 品牌超级话语不是我说一句话给消费者听,而是设计一句话让消费者去传给他的亲朋好友。广告语不是一句我说的话,而是替消费者设计一句他要说的话。所以,多使用“顺口溜”的形式,正是因为这才是人类数万年的原始本能!

前面说到超级话语要口语、要套话、要俗话、要顺口溜,不要书面语。我们接着谈超级话语要陈述句和行动句,要直接陈述事实和要求行动,不要空洞无物,或推敲矫情。品牌超级话语,要么用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要么用行动句,要求人行动。 要有具体内容,事实是什么你就说什么,说一件事也行,不要什么事都没说。想要人买啥你就说买啥,不要什么要求也没提。

超级词语在华与华看来比超级话语还要高一个层次,从一句话打动人,变成一个词打动人;从一句话征服世界,到一个词就征服世界。书中用奥巴马竞选的例子,当时他采取的CHANGE词语战术,打败对手希拉里。

产品命名、企业命名还有小孩取名字,都是一个超级话语的体现。

命名的第一原则是什么?是成本,我们要成本低的名字。 怎么才能成本低?传达成本低,传播成本低,使用成本低,营销成本低。

命名的本质,一在低成本,二在召唤性、指令性。召唤,是词语的能动性。它能将品牌的价值召唤出来,如陆地巡洋舰(丰田的一款SUV)能将其价值召唤出来,兰德酷路泽不能;它能把顾客召唤来,如陆地巡洋舰能把顾客召唤来,兰德酷路泽不能。成本,是它的记忆成本、传达成本、理解成本都很低。如陆地巡洋舰这个名字成本很低,兰德酷路泽成本很高。

命名必须是听觉词语。我们再次谈到听觉,还是因为那个道理,传播是口语现象,是听觉行为。无论是召唤性,还是低成本,都要求企业必须使用“听觉词语”,不仅要一看就明白,关键还要一听就明白。

我们思考市场策略,要为自己的企业、品牌、产品,做一个定位。但是,在定位之前,有一个更基本的东西——定义,对你的企业、品牌、产品,先做一个名词解释。定义思维是一种思考的模式和表达的格式,就是假定你的公司名字、品牌名字、产品名字,被编进《现代汉语词典》,按字典的格式,那条目你怎么写。现在做一个测试,列出公司的名词清单,默想一下你们公司自己的名词解释,再请你的同事做出他心目中的企业名词解释。你们给出的定义一样吗?如果大家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那么就相当于我们在开会讨论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对我们使用的词语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那就造成我们虽然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但我们仍然是鸡同鸭讲,语言相通,词语不通!我们的沟通成本就非常高昂,也不能指望会议能有成果。即便有了“成果”,也不能保证大家对那“成果”的理解一致,这就是90%无效会议的原因。这让我想起公司来了一个新的市场总监,到分公司给我们讲的都是公司很基本的东西,一直给我们强调公司主业务定义,我们的核心是什么。而且时不时就会强调一下,发出去的东西都是要统一。只有大家都统一了相关的定义,才能在同一个频道上面对话。

以上所说的——品牌超级符号、品牌超级话语、品牌超级词语的方法,都围绕一个理念:降低营销传播成本。可以说,华与华方法就是用创意降低成本的方法。华与华所有的思考,都围绕两个思维角度:成本和投资。这正是企业经营的思维角度。

这句话很棒,道出了我们为什么要做创意。品牌的本质是降低企业、消费者、社会的营销、选择、监督成本。我们要学会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一切企业经营的问题, 一切问题都可归结到成本的降低。 生产成本的降低,营销成本的降低,管理成本的降低,沟通成本的降低,研发成本的降低,人力成本的降低,战略拓展成本的降低……

品牌也是一种成本机制。首先,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第二,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第三,降低社会的监督成本。品牌成本论的认识论,目的是掌握“创意成本法”的方法论,懂得在每一个创意环节,围绕降低成本这个理念去创作。 一切品牌设计和创意工作,都以降低成本为出发点,无论是品牌战略、品牌命名、品牌标志、产 品包装、广告,都围绕降低成本这个核心。

所以卖任何东西,你首先要考虑如何进入消费者的选择序列。谁能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谁就能降低自己的营销成本。

标志的本质——降低成本——降低品牌识别、记忆和传播的成本。标志和命名一样,是为了降低成本而生的。标志是为了降低名字的成本。消费者有一个任务,一个记忆任务:要记住我们的标志对应的是这个名字。标志的设计应该帮助他完成这个任务,而不是把他的一个记忆任务变成三个记忆任务:记住这个名字,记住这个标志,记住这个标志就是这个名字。那就把消费者的记忆成本提高了。如果你提出一句口号,需要另一句话去解释它的“内涵”,把那口号扔掉,直接用后面那句。如果你设计一个标志,需要写一个标志释义来解释,把那标志扔掉,因为它连自己都解释不了,还能解释什么?

包装设计能降低什么成本呢?首先是陈列成本:在货架上被发现的成本。到卖场去,到货架上去,是包装设计流程的第一步。因为包装设计的性质,不是设计这个包装,是设计整个货架。这货架上其他地方人家已经设计好了,就剩咱们的包装占的这一小块设计权归我们。我们要通过这一小块的设计,让我们的商品脱颖而出。你可以不看任何参考资料,但你必须去看货架。因为你不知道100%里的99%是什么,怎么能开始设计这1%呢?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去一个创业基地,与一个做包装设计的创业者聊天。我好奇他设计的包装怎么看起来那么普通,不像平时杂志看到的那么新奇特,他只用一句话告诉我,我的包装是实战型的,是可以直接提高销量的,如果不能带来实际效果,设计得再好看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国外设计书上的伟大设计不是标准,超市货架上的设计才是标准。因为那些“伟大的设计”,往往没能在货架上生存下来,只能在书里睡觉。而货架上的东西,才是大浪淘沙的赢家。

第一个层次是刚刚提到的在货架上突出产品,第二个层次就是在包装上如何组织符号和信息,提高包装的销售沟通效率。这也是通过包装设计降低营销成本的重要方法,华与华称之为:让产品自己会说话!

在包装设计上,我们要有一个信念,一个坚定的信念:我没有广告,也没有任何人听说过我,但只要我的包装摆上货架,它就能自己说话和消费者快速沟通,把自己卖出去。如果我的包装图片放到网页上,不用点击大图就能让人心动! 这就把包装的权能发挥出来了。这就能用包装设计降低营销成本。 所以包装设计是最大的营销策划。

现在的视频广告,大家拍广告的时候,都是以30秒长度来做创意,然后剪辑15秒、5秒的版本,于是30秒是完整故事。华与华说这是不对的,他们认为现在是是15秒电视广告时代。为什么是15秒,因为15秒的播放成本是30秒的一半,1个亿的投放费用,就能变成5000万。如果你坚持要用30秒,就等于说你要多花5000万——太贵了!必须一切以15秒为标准来思考,在15秒内解决全部问题。电视广告不是“讲故事”,是“耍把戏”,是“产品演出”。把戏是什么?把戏是能让你目不转睛地看,一字不落地听,全盘接收你传达的意见,并倾向于接受你提供的结论!

一、让人记住品牌叫什么名字; 二、让人记住商品长什么样子; 三、给人购买理由和冲动; 四、建立品牌符号和企业战略优势。电视广告中,产品是一号主角。 一切广告,一定以产品为主角,因为所有人来都是为它服务的,没有它,其他都不存在。主角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戏份最多。所以,创意不能抢产品的戏。我们投资广告是为了卖产品,不是为了娱乐大众。明星代言人也不能抢产品的戏。我们请明星是请他来衬托我们的产品,不是为了膜拜他。

华与华的企业战略思想,深受孙子、克劳塞维茨、若米尼等军事战略巨匠的影响。

企业得以生存,不管是什么商业模式,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对社会的价值,成为社会运行机制中有效率的组成部分,所以社会允许它生存。否则,社会就会淘汰它。

企业社会价值的三个层次:拳头产品、权威专家、梦想化身。企业社会价值论,就是以企业社会价值为出发点去制定战略,将企业社会价值分解成三个层面。

华与华提出一切行业都是咨询业,一切公司都是咨询公司,都是顾客的咨询顾问。如果你是生产牙膏的企业,你是口腔健康咨询公司;如果你是生产化肥的企业,你是农作物高产咨询公司。B2B的企业更是咨询业,甚至要为顾客承担产品研发的责任,比如新口味的牙膏,大多是香精公司研发来提议给牙膏公司的,而不是牙膏公司研发的。香精公司做市场研究,开发出新的牙膏,把这个牙膏方案推销给牙膏企业,达到牙膏企业向香精公司采购香精的目的。所以做客户咨询的公司,为客户提供市场咨询,为客户做新产品研发,是B2B业务的秘诀。在这里,咨询是免费的,但却是产品成交的关键。

要用咨询公司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你会重新认识自己的“产品”。你提供产品给顾客,也提供资讯给顾客。那么,你提供的产品和资讯是什么关系?人们常说顾客的黏性, 产品体验是一个黏性,知识依赖是更广泛更深刻的黏性。 在知识依赖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思维角度,就是“成为可信赖的发言者”。即有没有把“让企业成为可信赖的专业发言者”,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来规划实施。

大学也学过调研课,学完就什么都忘了,只记得学期作业就是做一张调研问卷。而华与华提出的调研是我之前没有想到过的。

首先明确调研的目的是什么,一是决策参考,二是创意启发。找参考和找启发,是我们调研的目的,而找“依据”不是我们调研的目的。 调研的成果中,最没价值的就是调研报告。 看报告是得不到什么东西的,得到的只是写报告的人总结的东西。如果你自己不到现场,不养成有事没事总爱泡在现场的习惯,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调研的关键就是你要了解消费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情绪,所有的都能历历在目。因为对产品的策划、营销的策划,就是编写消费故事的剧本,如果你脑子里没有故事,只有数据,你就什么都不会。

调研要自己去,不能派一张问卷去。要下到基层去,到店里去和店员谈话。没有什么调研方式会比谈话带来的东西多,所以你一定要深入地和店员谈。跟店员谈话不要问“科学”问题,要问家常问题。事实上你跟任何人提问都不要问“科学”问题,要问家常问题。

除了我们日常所说的市场调研,华与华还提到一个行业竞争史调研。

一切学科都是历史学,今日之认识,只是代表该学科的历史。数学有数学的历史,物理学有物理学的历史。一个行业,也是从它的过去走到今天。这个行业里一代一代人的智慧、经验、教训,全部都在历史里。所以我们面对任何一个行业,首先要看它的历史。熟悉它的中国史是必需的,能更多地了解它的世界史就更棒了。你占有的历史资料越多,你的创意越多。 接下来把历史的范围缩小,缩小到本国市场,过去十年的竞争史。 行业竞争史就是这些年各个品牌都做了什么,有什么此消彼长的变化。把各品牌的举措和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对应起来研究。 在2012年市场有些什么,发生了什么,在2009年的市场发生了什么,2006年的市场发生了什么,整合这几年这些品牌的消长,要很仔细地去研究这个问题。

对于消费者,无论了解到什么程度都不为过。华与华将消费者有分成四个角色,就是消费的四个阶段,四个情景语境,四个不同的时间、地点、信息、反应、目的、方式、内容等等。 这四个情景语境是:1.购买前;2.购买中;3.使用中;4.使用后。对应的是受众,购买者,体验者,传播者。

还没掏钱的不能叫消费者,只能称为受众。把受众从迷茫中唤醒过来,这是沟通的第一要义。如何唤醒他呢?首先是刺激。刺激,让他作出反射。作出何种反射最有效的呢?作出本能的反射。所以,最高效率的沟通,是激发受众的本能反射。就是要在第一秒钟让他发现,你要说的话和他有关,这是最重要的,是最高效的。你要找到他最能反射的那个点、那个词,选择你要他反射的那个点、那个词。要让受众做出反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他立刻觉得这事和他相关,高度相关。

购买中,就需要决胜终端,到底在哪儿决胜? 产品包装是最大的媒体。 用符号刺激购物者的本能反射。 把货架当成广告位用。把包装文案,做成导购指南。 让产品自己会说话,让包装成为导购员。包装设计创造陈列优势。用产品结构占领更大柜台,创造更多销售机会。购物者对产品包装的阅读,是严肃、理性的。包装上的所有文案,要指向你的产品价值,你要确信,包装上的文案,值得消费者为之掏钱。用色如用兵,符号刺激本能反射,这仅仅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马上跟他展开快速而严肃的沟通。

使用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服务业的体验经济方法论把消费分成三段: 来之前,制造期待。顾客是为期待而来。 来之中,制造惊喜。满意的定义,就是超过了期待,所以对期待和惊喜都要进行精确的设计。这来之中的惊喜,还要设计整个时间过程节点的情绪高潮,像看电影一样,三分钟要有一个兴奋点,当你在游乐场一个游乐环节结束,情绪达到最高潮的时候,下一个环节一定就是纪念品商店,因为这时候你最容易掏钱。

最后使用后也就是游客走之后,想要一个回忆,乐于谈论。同时一定要设计一个你会购买带回去的“纪念品”。当我们在写一个产品的文案的时候,不仅仅思考如何向购买者介绍产品,同时还要思考,如何让使用后的消费者去传播我的产品,如何让消费者向别人描述你的产品时候,使用的语言和你使用的是一样的。你要做什么呢,你要做到你描述的语言是不可置疑的,是不存在误解的,而且,这些语言、文案是最容易被记住的。

消费者的传播者角色是华与华方法的一个重点,可以说,华与华的所有设计和广告创作,都是立足于消费者自己如何去传播它。消费者越能去传播给他人的东西,我们就越能传播给消费者。

总结华与华方法,关于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学术体系,我想用两句话概括,一句是“人类文化原型,品牌超级符号”,一句是“品牌话语体系,市场的最高权力”。我们的学问就是“品牌符号学”和“企业话语学”。

华与华说,品牌顶层设计: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产品的本质是购买理由,购买理由就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产品开发,就是你提出一个购买理由,然后用一个产品去实现它。或者说你提出一个词语,然后用一个产品实现它。华与华方法是战略营销创意的方法,也是降低营销成本的方法。华与华所有的思考,都紧紧地扣住“降低成本”这个基点,无论是超级符号、超级话语还是超级词语,都最大化地降低了企业的营销传播成本。华与华方法就是用创意在企业战略、品牌战略、产品开发、包装设计、广告创意等所有环节全面降低成本的方法。

这本书的笔记很难去写好,因为里面提出来的理论很系统很全面,每一个章节都紧紧相扣,缺了哪里好像都不完整。即便是有书中原文我也是整理了很久,生怕自己理解不够写得不够好,不够全面。这篇读书笔记整理断断续续一共花了八九个小时,同时自己又温习了一遍,总之这是值得再拿起来读它几遍的书。

handsome

讲透华与华方法,海里捞、360等知名品牌的9大底层原理-上

企业3大原理

企业第 1 原理:科斯的交易成本原理——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降低了 社会 的交易成本。

企业第 2 原理:德鲁克的 社会 职能原理——企业是为 社会 的目的而存在。企业是手段,不是目的,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 社会 解决问题。

企业第 3 原理:熊彼特的创新利润原理——企业家只有创新,才能获得利润。而创新获得的利润是短暂的,因为对手会学习赶超,以至于消灭创新利润。所以要想获得利润,就需要持续创新。

品牌3大原理

品牌第 1 原理: 社会 监督原理——品牌的本质是 社会 监督企业、保护消费者的一种风险机制。

品牌第 2 原理:品牌成本原理——品牌存在的意义在于降低三个成本:第一,降低 社会 监督成本;第二,降低顾客选择成本;第三,降低企业的营销传播成本。

品牌第 3 原理:品牌资产原理——品牌资产就是能给我们带来效益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传播3大原理

传播第 1 原理:刺激反射原理——成功的广告语很多都是刺激反射的逻辑,广告讲说清、说服、说动三个层次,但是,只有说动,就是说了之后能让消费者行动,才是最终目的。

传播第 2 原理:播传原理——播传就是把传播两个字颠倒过来,不是我传一个东西让它播出去,而是我播一个东西出去让它自己传开来。

传播第 3 原理:信号能量原理——和第一原理相关,刺激信号越强烈,则心动反射越强大。

华与华方法认为所有企业经营,都不外乎 “服务 社会 ”的方法论 和 “创新”的方法论 ,提出 华与华的企业哲学 :

1.企业是为 社会 的目的而存在,为 社会 承担某一方面的责任,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

2.品牌是企业对解决该问题的完整承诺。

3.承诺越完整,则 社会 通过该企业交易的成本越低。

4.解决的 社会 问题越重大,则企业的市值越高,越能基业长青。

5.企业通过持续创新以获得利润。

企业经营是一个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就是钱的事儿。钱的事儿就是两个事儿——成本和投资。成本,是研究如何少花钱;投资,是研究那花掉的钱能不能不是费用,而是投资,成为资产,50年后企业还能每天收到它的利息。

以鸭脖品类市场两大巨头周黑鸭和绝味鸭脖举例,2018年,绝味销售43.68亿元,同比增长13.45%;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27.69%。周黑鸭销售32.12亿元,同比下降1.15%;利润5.4亿元,同比下降29.09%。

两家企业经营的品类可能一样,但是,两家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的活动都不一样。绝味是全国布局23家中央工厂( 投资 ),实现冷链生鲜24小时配送到点,它的产品98.3%是新鲜散装,保质期3天。周黑鸭呢,全国只有武汉、河北两家工厂,所以它的产品是气调装,保质期7天。产品有区别,客单价也不同。绝味卖散装,客单价30元。周黑鸭卖气调装,客单价就要达到63.66元。

销售组织上,绝味是95%加盟,全国9915家门店;周黑鸭是100%直营,全国1288家门店。绝味能够发展加盟,因为它最早投入SAP信息系统( 投资 ),在一年只有3000万元利润的时候,就投入6000万元建立SAP系统,建设了信息化管理能力。在加盟商管理上,独创由加盟商民主选举产生的加盟商委员会,实现加盟商自治管理。这都是绝味独特的经营活动。

我们从经营活动上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战略定位,也即经营活动的组合完全不同。周黑鸭难以模仿绝味的经营活动,而绝味比较容易进入周黑鸭的优势市场。

周黑鸭难以模仿绝味,根本还是在加盟模式和直营模式的区别,这也印证了企业第一原理——交易成本原理。直营模式内部交易成本太高,超过1000家店之后,内部交易成本的上升就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能力。更何况周黑鸭客单价比绝味高,也就是说它的外部交易成本也比绝味高。(2019年11月周黑鸭开启加盟)

企业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它能够向 社会 提供某种特殊的服务,企业的本质是为 社会 解决问题。正确的思考路径只能有一个,就是为 社会 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用最优方案解决。

社会 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企业战略,企业战略体现为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而产品结构,就是产品战略,是企业到底提供什么产品,不提供什么产品。

在“解决某方面 社会 问题的完整承诺”指导下的产品战略,就不是以市场表现和财务指标来取舍产品和服务的开展,而是以承担 社会 责任、解决 社会 问题为标准。这样企业不仅会保留不赚钱的业务,还会提供完全不收钱的服务,由企业进行补贴的服务。

以360为例,2012年,当时360的主要业务战略,是做手机,正在和华为合作360特供机。华与华为360做了一个新的战略定位——互联网安全。定位互联网安全,有两个理由:

一是 社会 的重大问题和需求,不仅是顾客的痛点,还是 社会 的痛点。

二是360的品牌基因和资源禀赋。

就 社会 的重大问题和需求而言,当时正在进入物联网时代,所有东西都上网了,如周鸿祎所说: 汽车 就是一台大手机,飞机也是一台大手机,都有被互联网犯罪分子操纵的风险。互联网安全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急迫。家里的电器、窗帘、门锁都上网了,可以被你的手机操控,当然也就可以被网络犯罪分子操控。所以,网络安全将成为重大的 社会 问题。

就360的品牌基因和资源禀赋而言,360安全卫士,从免费杀毒起家,手机卫士还能拦截垃圾短信、骚扰电话。360有互联网安全的品牌基因,最接近这个位置。按华与华企业战略“三位一体”的方法论,企业战略=企业 社会 责任=经营使命。华与华提出360的企业 社会 责任——保护中国互联网安全。360的经营使命——保护中国互联网安全。

在确立了这个战略之后,华与华的第一个动作,是策划了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也是360为解决中国互联网安全问题,为中国开发的一个战略性服务产品。这不是360的事业,而是国家的事业 ,所以主办单位的团队越来越大,如今已经是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中国友谊促进会、中国密码学会、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联合主办。

熊彼特说只有创新才能获得利润,那么问题来了,大多数企业没有创新,但是也有利润啊,只是利润比较微薄,年年难过年年过而已。熊彼特说:没有创新获得的微薄利润不是利润,是 社会 付给企业的“管理者工资”。比如你是做凳子的,没有创新,不给你利润吧,明年没人生产凳子了。给你利润吧,用不着给那么多,反正谁都能做。所以, 社会 就付给你一点管理者工资,让你还能维持再生产。

华与华方法认为经营的关键在于定价权,你只要有了定价权,才有对下游的议价能力,有了议价能力才有巨额的利润。而定价权的关键在于竞争强弱,竞争又只有在产品同质化的前提下才存在。你只要产品跟别人不一样,做出创新,就没有竞争,就获得了定价权,就有了巨额利润。

法国 社会 学家塔尔德写过一本名著,叫《模仿率》,说一切 社会 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善与人同,见贤思齐,才是 社会 进步的原动力。模仿成为了 社会 进步的原动力,维持利润,反模仿就成了唯一方法,就是我创新之后,要提高对手的模仿难度,延长我的创新红利期。维护利润唯一的方法就是持久的创新。哪一天创新停止了,利润也就停止了。

以西贝莜面村的创新为案例。西贝莜面村在之前经历了两次定位策划:

第一次是定位为西北菜;

第二次是定位为烹羊专家,就是烹调羊肉的专家。

第一次没给经营带来什么好处,因为只是一个说法,没有实质性的创新。第二次则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就迅速地止损了。为什么呢?因为第二次烹羊专家不仅是改了说法,还实质性地改了产品,菜品向羊肉集中,客单价提高了,客人少了,毛利率下降了,赚钱更少了,所以就造成了损失。

2013年,华与华从营销4P的角度对西贝进行盘点。首先看看它当时的4P是怎么样的,要改善它的营销,最终得到了创新的成果。第一个P是产品,西贝的产品是什么?是西北菜还是烹羊专家?都不是,不是说什么菜,而是那整个店。这个店是西贝的产品,有若干的包房,有大桌子,有100多道菜。第二个P是价格,大概60元钱的客单价。第三个P是渠道,西贝的渠道是什么?渠道就是它的店在哪里,大街就是它的渠道,因为它的店是开在大街上的。前面提到过,在大街上开一个店就是获得这个街道的流量,同时还获得了一个东西:这个街道上的广告位。一个大楼,你的大楼就是你的广告位,就是你的媒体。第四个P是推广,就是它以前做过的草原的牛羊肉、乡野的五谷杂粮,跟《舌尖上的中国》嫁接的这样一个推广。

华与华开始要调整这个4P的时候,第一个要调整的是渠道,为什么?因为渠道环境发生了变化,就是shopping mall的兴起。所以西贝从2013年到现在的成功,首先是在渠道上的成功,是shopping mall这个渠道带动了西贝从2014年到2018年,这四年的高速发展。这个渠道的创新,可以对应熊彼特五个创新里面的“一个新市场”,在当时来讲,shopping mall就是即将迅猛增长的一个新市场。渠道变了,根据新的渠道,就要开发新的产品。原来开4层楼3000平方米的店,有很多的包房,是做饭局的。但是做饭局,就适应不了在shopping mall里面开店和两三个人吃饭的新的快节奏的生活形态。所以华与华就把饭局,变成了随时随地可以吃一顿好饭。

西贝就从在大街上开3000平方米的店,变成要在shopping mall里面开发500~600平方米的没有包房的三四个人一桌的小店。3000平方米的店有包房,600平方米的店是不是就没包房了呢?再有包房的话它的效率就降低了,包房的坪效是很低的。而且人们的生活形态也改变了,商业中心更多了,人们的活动半径实际上更小了。以前一个城市就一个商业中心,现在一个城市有很多的商业中心;以前七八个人点一大桌子菜叫下馆子,现在是中午公司附近两三个、三四个人找地方吃饭。所以shopping mall里面新店新产品的开发,是西贝在2013年的重点课题。所以华与华研究西贝的4P中的产品(Product)的时候,并不是研究它是做牛羊肉,还是做莜面,它的产品是它的店。

在2014年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西贝北京公司的总经理王龙龙,他在财富广场租了一间288平方米的店面。当时同事们都笑话他,说咱光厨房就得300平方米,你整个店面才288平方米,这店还怎么开呀?能怎么开?那只能不要厨房了,就变成了简单的明厨。简单的厨房就不能进行复杂的加工了,那就只能做一些在中央厨房做好,然后拿到这里简单加工就能上桌的菜。这就把菜单从100多道菜砍到了33道菜,这是产品最大的改变。用那些能够在中央厨房完成,然后在店里简单加工就可以上桌的菜。

刚开始的时候好多老顾客都投诉,怎么平常点的菜点不到了,这还是西贝吗?大家都很担心,只有贾国龙董事长最坚决,他说如果不愿意来没关系,不愿意来的就不是我的客户。 先放弃后选择,这是兵法的基本原则,要想得到,必先放弃。

所以这个产品的变化就是从3000平方米的大店到300平方米的小店,从有包房到没有包房,从大圆桌到全是四个人一组的小方桌,从100多道菜到33道菜,后来又到44道菜。也正是因为有了44道的产品,才有了西贝这几年这么快速的扩张。正因为100多道菜变成了44道菜,才能够承诺“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 100多道菜怎么去做这个承诺呢?这个产品的改变还没结束,每盘菜的分量也要从大分量到小分量。这不是西北菜的风格了,因为以前八个人一桌吃,那每个菜分量都要很大,现在两个人、三个人一桌吃,每个菜分量要很小,而且牛大骨要论根儿来卖。当分量变小,又论根儿来卖的时候,你想想,客单价是不是提高了?这就是贾国龙当时提出的“小吃小喝小贵”的原则。

所以,产品创新,是西贝成功的根本!

产品创新一:3000平方米到300平方米。

产品创新二:有包房到没有包房。

产品创新三:大桌到小桌。

产品创新四:130道菜到33道菜。

产品创新五:大分量变成小分量。产品创新了,渠道创新了,生产方法也创新了,中央厨房生产,店里简单加工,实现了独特价值——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实现了总成本领先,还提高了客单价。

西贝成功了。

前面讲熊彼特创新理论,讲创新的红利是短暂的,因为竞争对手会迅速模仿学习。创新的优势就没有了,需要再次创新了。那么,西贝从2013年开始,到2014年基本成型的创新,红利期有多久呢?观察的结果是到2018年,大概持续五年时间。五年之后,从2018年开始显现出来,到2019年比较明显,这个创新红利开始消失了,从产品创新来说,除了菜品特色还在之外,“小店、小桌、小吃、小喝、小贵”的模式被广泛模仿,不是特色了;从渠道创新来说,五年前的新市场——shopping mall——不再是一个红利市场,恰恰相反,现在shopping mall太多了,单个shopping mall内的人流下降,我们又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创新永无止境,因为创新的红利期很短。

我所理解的华与华方法——《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这是一本关于营销的书,出自营销大师华衫之手,主要讲述了华与华这家营销策划公司的营销方法论。看完这本书,深受启发。我就按自己的理解,做了一些读书笔记。

案例:

固安工业园区,河北廊坊的一个工业园区。大家对它太陌生了,于是绑定到大家熟悉的天安门,用一首曲子调调“我爱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进行绑定。

厨邦酱油,采用了绿格子桌布的配色,这是一个家庭常见的桌布配色,大家非常熟悉,今后一看到绿格子,就会想到厨邦酱油。

为什么要绑定到熟悉的事物?因为熟悉的事物就是超级符号,大家都看得懂、记得住,并且人人会按照超级符号去行动。比如洗手间的标志,就是超级符号,全世界几乎都一样,一看就懂;红绿灯,也是超级符号,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扎根在人们脑中的集体记忆。

视觉。 品牌符号还是视觉第一位,优先从视觉上绑定超级符号。厨邦酱油,绑定了厨房绿格子桌布这个超级符号。三精的蓝瓶子,葵花牌的小葵花,Burberry的苏格拉情调的格子,它们都不是品牌logo,但都是强有力的视觉符号。为了打造视觉符号,整个公司需要做到顶层设计,在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极力打造自己的视觉符号,特别是产品本身,自带自媒体属性。在产品上印刷醒目抢眼的视觉符号,每一次的运输、陈列、购买,都是一次视觉符号的展示。

听觉。 为了让消费者记忆深刻,还需要策划一个文案,也就是一条广告语,或者一条顺口溜,反复播出,消费者就会记忆深刻。“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也许是全中国最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语。田七牙膏,照相时大喊“田——七——”。还有刚刚的固安工业园区,用了“我爱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的口号,其实是绑定了“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的旋律。

嗅觉和味觉。 一些酒店的卫生间会使用固定的香水,让每一个到店的客人都记住这个香味。康师傅牛肉面,就是这个味儿!主打的是味觉记忆。

触觉。 一张桌子,哪怕不是原木做的,也要贴上一张木皮,为的就是打造触觉记忆。触觉营销大师原研哉,设计了梅田医院的导视系统,全部使用白色棉布,营造出柔和温馨的触觉体验。

好的命名能降低广告投资成本。

比如北京孔雀城规划了四个项目,后来确定都叫“孔雀城”,并打出口号“一个北京城,四个孔雀城”,相当于一个广告语,被四个项目共用,1块钱当4块钱话。同时将四个孔雀城起名为永定河孔雀城、大运河孔雀城、潮白河孔雀城、八达岭孔雀城。前面的称谓都是人们熟悉的地点,记忆成本低。特别是八达岭孔雀城,其实位于八达岭下面的官厅湖,最终还是取名八达岭,因为八达岭人人知道,而官厅湖只有北京人知道。

好的命名,也是一笔长期投资。广告语不要随便改,就像“恒源祥,羊羊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那样,一放就放几十年,消费者就记住了。“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啦”,这句广告语在每一个葵花药业的产品广告中出现,每一次的播放,都是对这个“小葵花妈妈课堂”的投资,随着时间累积,这个概念也会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一席之地。

品牌标志的设计要降低记忆成本

现在的时代,信息爆炸,需要辨识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设计品牌标志,就是为了降低消费者记忆的成本。错误的设计,反而增加记忆负担。如果图形带着一大堆抽象复杂的,只有设计师才知道的所谓的“内涵”,那顾客就会懵了,然后还要拼命打广告去推广这个让人记不住的设计,徒劳地浪费钱。而且,品牌标志还肩负突出企业名称的重任,不能因为设计了一个大大的图形,反而把公司名称给挤没了,这是本末倒置。一个词,图形设计,要“一目了然”。

产品包装是企业最大的自媒体

企业不能浪费了自己最大的自媒体,那就是产品的包装。有效的包装设计,能够极大地降低品牌营销传播的成本。在超市,好的包装有陈列优势,远远看去,一眼就能认出来,比如脑白金大面积蓝色的包装。脑白金包装设计的成功就在于“醒目”。包装就是产品,包装设计就是产品设计,就是产品再开发。珍视明滴眼液的包装就是一张视力检测表,消费者一看就知道,这眼药水能治疗近视,这就是包装的力量。

广告口号要传达品牌价值,要让人行动。

我们要将品牌植入口号,要在口号中尽量包含品牌名,否则即便传播开来,人家也不知道你的品牌。比如反面案例,“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绝大数人认为这是一则钻石广告,绝少人知道,它是一则手表广告。而相对的,“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就非常好,可以说在整个华文广告史上,无出其右者。再次强调,广告口号要让足够多的人记住你的名字。

每一个产品开发,每一个包装设计,每一个广告创意,每一张宣传单页,每一次企业并购,都包含了品牌的顶层设计。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件事。

所有事包括哪些呢?企业战略、营销战略、品牌战略、产品开发、品牌设计、包装设计、广告创意等等,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件事。把这些事分割成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团队,在不同的阶段完成,就是脱离本质,就不可能做好。

先有产品,还是先有广告创意?

一般都认为,企业都有产品开发部门,研发部门搞研发,研发出来再给营销部门去卖。

错! 要先搞广告创意,再搞包装设计,最后落实产品开发。案例就是晨光孔庙祈福考试笔,先有孔庙祈福这个创意,然后再命名,再创作广告文案,再设计包装,再把这些整合起来写成《新产品开发任务书》,交给技术部门去落实。所以产品开发、包装设计和广告创意是一件事。

调研数据不一定可信

调研是找参考、找启发,不是找依据。如果调研数据那么有用,那经营就真的成了科学,不是艺术了,如果是科学,只要用科学方法和公式,那岂不是人人都能得到一样的结果?

大多数的调研问卷设计是有问题的。

比如,《201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公平感调查报告》中显示,居然有24.3%的公众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这个调研问卷是怎么做的呢?估计是:

你会选什么?改变命运这么大的事情,如何能够轻言相信?那很多人就会选择,不一定。

企业也会犯类似毛病,比如模仿上面的问卷:

你指望有多少人“相信”?人家凭什么信你啊,这种傻问题问了也白问。但人家消费者看了电视广告还是会去购买。为什么?因为人家心里没谱的时候,还是会想去买来试一试。

以上就是一些读书心得,与大家交流提高。

[img]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地址:http://go-okai.com/a/20817.html

最后编辑于:2023/01/14作者:工业职业学校

德译洋洋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