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 民谣金立(金立 校园民谣)的简单介绍

民谣金立(金立 校园民谣)的简单介绍

365氪 2年前 (2023-01-15) 企业 81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老狼说过,他心中有两个天才,一个是朴树,一个就是他

郁冬。

这个名字民谣金立,往往会和老狼、高晓松、金立、沈庆等人排列在一起。

因为民谣金立他们都是中国校园民谣运动的发起者民谣金立,而这些人也共同成就了1994年的“校园民谣风”。

相比其他人,只有郁冬算是辉煌而来,却消失得干干净净。

老狼曾经说过,他心中有两个天才,一个是朴树,一个是郁冬。

如今的朴树仍旧在音乐世界里寻找他的平凡之路,而郁冬却在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之后,不复归来。

年轻时的郁冬一头长发

01

“郁冬,人如其名”

他的性格就像他的名字一样, 沉郁而腼腆 ,很多圈内好友回忆他,说他会在人前脸红,人多时候经常是安静地待着,或者闷头抽烟,不言不语。

因而想要了解郁冬,音乐是唯一的途径。

但是郁冬的才华,只有北京读懂了,于是《北京的冬天》让我们无法拒绝。

“时间原来就是这么简单,轻易改变我们的笑脸。”

提到郁冬写歌的缘由,怕会有一个荒唐且逼真的解释: 天赋孤独。

十几岁的年纪,郁冬就开始用零花钱疯狂买各种音乐专辑,在不知所谓抱起吉他的时候,齐秦成了他惟一的偶像。

齐秦

郁冬曾羞涩地说:

“那时真的特喜欢齐秦,可能《狼》中的孤独感觉在我当时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也有。

后来他不唱了我没觉得什么,但当他再次出击歌坛的时候,我才明白了:

深邃内省的歌者,吟唱简单朴素的歌曲,其实是最有冲击力。 ”

18岁,高考失败的郁冬在北京农工大操场结识了沈庆和逯学军,从草坪吉他、啤酒老歌开始,郁冬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且一发不可收拾。

左起郁冬、逯学军、沈庆

虽然郁冬在那一代人里属于年龄最小的,但是他的音乐才华却是最咄咄逼人的。

因为孤独,他天生敏感,他的旋律和歌词充满了平静的郁郁寡欢,充满了对物欲世界的疏远和恐惧。

听他的歌,会让人感到无法摆脱的伤心,尤其在反复的循环中更能听出他隐藏在音符里深远的感情表达。

21岁,郁冬参与创作了《校园民谣1》,他的《离开》也被收录其中,每每听到这首歌,就联想到当年的郁冬,披着一头不与世俗的长发,嘶哑倔强地唱着“告诉民谣金立你我的心从未离开”。

年轻时的郁冬留着长发

22岁,郁冬进入正大唱片,为公司主推歌手潘劲东创作了专辑主打歌《相约》,而这也让他获得了当年几乎所有的音乐奖项。

同年,郁冬正式签约正大唱片,从幕后制作人转型成歌手,一年后郁冬的第一张专辑 《露天电影院》 横空出世;

专辑中的9首歌横扫内地乐坛,同名主打歌《露天电影院》获得“中国歌曲排行榜”年度金曲奖,而郁冬本人也获得全国最佳创作歌手奖。

而这时候,郁冬才觉得自己是一个歌手了。

《露天电影院》的制作人黄小茂曾说:

“郁冬这张专辑制作的筹备期很短,而实际上这个梦郁冬已经做了很长了。

梦是主观的,象是流淌在民谣金立你心底的一条潜流,犹如现实与理想的交融,妙不可言。

所以,郁冬选择了用音乐来表达他的梦。 ”

郁冬在音乐圈里是属于十分“闲散”的群体,他时常会约上朋友去看无聊的街景、去任何角落体验生活,或许你会说这也太不着调了,其实不然,这正是说明了郁冬内心的井然秩序和独特的创作思维,因为日后他不断将这些来自“底层”的内心触动填充到他的音乐里。

听他的歌,或许一开始我们是因为感动于歌中的故事,但是当你慢慢循环进入歌里, 你会发现,故事的内容已经不再重要,他的歌声才是最动情的表达。

于是有人说,郁冬的歌适合在沉郁的天气里听,他的歌词和旋律扭结在心上的时候,让人疲惫,也让人忧伤,但偏偏能治愈任何心灵上的阴翳。

02

“郁冬,就是一部老电影”

每一个认识郁冬的人,回忆起他都会说,郁冬就是一部陈年老电影,其中的片段有他的才华横溢,有他的忧郁羞涩,更有他对生活细腻的感知。

“他的音乐才华远远超过与他同时期的校园民谣诸将。”

当年钟立风不顾一切北上漂泊,就是因为听了很多令他感动到坐立不安的作品,而其中最接近他内心的歌手就属郁冬了。

于是,他踏着郁冬的创作足迹来到了北京。

钟立风

在北京这个梦想和现实相隔咫尺的地方,与郁冬的相识成了钟立风珍藏一生的事情,二人相识于一个民谣由盛转衰的时代。

纯粹的民谣已成了“讳莫如深”的东西,没有人懂,甚至也没有人愿意提及,而只有郁冬读懂了钟立风,并与他英雄相惜。

其实《露天电影院》大火之后,郁冬就曾隐忧自己能否在得到鲜花荣誉的同时不失掉内心最宝贵的音乐理想。

而事实也是,郁冬在第一张专辑之后,便没有再出新专辑,原因不是让人叹惋的“江郎才尽”, 而是他耻于当时的中国内地只有 娱乐 业,没有唱片业,出现的流行音乐作品也慢慢偏离了“感染大众”的初衷,变成了“ 娱乐 大众”的工具。

郁冬说过,自己做不到每年写100首歌,并不是写不出来,而是不写,因为他并不想将自己的音乐态度商业化。

他要表达的是生活感悟,并不想通过“包装炒作”的音乐商品来摧毁自己的理想。

于是,无法在音乐圈表达理想的他退居幕后,开始为老狼、黄磊、零点乐队、叶蓓、林依伦、筠子、黄绮珊、毛宁、孙笑一等人创作歌曲或担任专辑制作人。

03

“那痴心不改的少年,我再没遇见”

关于郁冬最近的报道恐怕得追溯到2002年,北京朝阳法院宣判著名音乐人郁冬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2001年11月1日凌晨5时50分左右,郁冬开车在工人 体育 馆附近掉头,不慎撞倒了一位过路老人,之后他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和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但是当救护车赶到时,却发现老人已经去世,因为违章,警方认定郁冬负事故全责。出于歉疚,郁冬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取证,更是主动拿出15万来安抚受害家人。

自此,郁冬敏锐的内心被愧疚填满,他发现自己竭尽所有都无法偿还那个因他而逝的生命,他再也说服不了自己应该这样或那样的顺其自然。

于是,他选择销声匿迹,用一种近乎自我了断的方式来结束犯下的“罪孽”和“痛苦”,来让自己获得内心的安宁。

就这样,郁冬彻底从繁华的音乐圈降落,回到生活的最初。

“说过不会掉下的泪水,现在沸腾着我的双眼”。

老狼无数次把郁冬说成是自己最亲密的人。

老狼

《情人劫》里“你的眼睛让我终于知道,你的怀抱让我在劫难逃”,或许郁冬的才情真的让老狼如痴如醉、在劫难逃。

而每年到了郁冬生日这一天,老狼都会准时发去信息祝福。

或许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但分明看得见老狼滚烫的泪水和惋惜,可终究郁冬还是将才华束之高阁,然后平静、遗忘、心安。

老狼曾在镜头前数次表达想要办郁冬音乐作品专场的愿望,而关于郁冬会不会复出,他也说“郁冬还没有走出来,请大家给他点时间,我们再等等他”。

在很多场合老狼只要上台,演唱的几乎都是郁冬的作品,而每次老狼唱着唱着眼里就含满了热泪,情到深处也会哽咽到唱不下去;

这场景宛如他在《虎口脱险》中唱到的“说过不会掉下的泪水,现在沸腾着我的双眼”。

这一滴滴眼泪沸腾的过程中,回忆一定是最残酷的一味。

04

“相信这世界没有变坏,他还会回来。”

《我是歌手》上老狼一曲《虎口脱险》,引发了人们对于校园民谣的集体追忆,同时也让词曲作者郁冬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

毕竟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郁冬的只身打马,曾惹得无数少男少女泪水呜咽。

对于郁冬的离开,我们无法从只言片语中去意淫当事人的取舍,至于说当年那件事给郁冬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我们不得而知:

只知道一个裹挟着短暂辉煌而来的天才,在最不可一世的时间从音乐里“自我了断”。

这也许就是一位音乐人对生命对音乐的“交代”吧,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

“相信这世界没有变坏,他还会回来。 ”

我想很多人都是这样。

一个时代的经典民谣

也许我们现在还有机会重温

5月18号,来南窗音乐节,

在现场,朴树、尹吾唱给你听。

官方售票链接

校园民谣二十几载|青春终究要散场

1994年4月,一盒名叫《校园民谣Ⅰ》的盒带由大地唱片公司推出,从此校园民谣有了自己的名字。这张合辑让《同桌的你》和《睡在上铺的兄弟》唱遍大江南北。20年过去,作为90年代内地流行乐坛最具风格的校园民谣,它像流水一样覆过一代人的身体,留下不可抹去的烙印。

如果你没有经历80年代末的大学校园,你也许不能完整的哼唱出这些旋律,但一定会被这些字句打动。这世上,有些词语注定为激动人的心灵而存在,青春、理想、流浪、忧伤,还有爱情……

《校园民谣I》合辑正式出版。用平地一声雷来形容它当时的影响一点也不为过。谁也没有想到这张收录校园歌曲的卡带能如此畅销,《同桌的你》、《青春》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流浪歌手的情人》等歌曲成为了大陆民谣创作中最为耀眼的重彩。

其中,由高晓松词曲、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一经推出便风靡大江南北,囊括了当年几乎所有的流行音乐奖项之最佳金曲、最佳作词、最佳作曲奖。在《写在墙上的脸》一书的自序中,高晓松回忆当年的感觉:“94年的某一天,我与老狼大眼瞪小眼同时冒出一句:‘咱火了’。”

那段时间,高晓松最怕听到这首歌,他笑称自己都快听吐了。在家里打开电视,看到的是老狼忧郁的侧脸;开车听广播,听到的是老狼温暖的声音;就连上公共厕所,旁边大哥嘴里还一直哼唱着“谁给你做的嫁衣”……到了第二年,老狼应邀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还获得了当年全国观众评选的春晚最受欢迎节目一等奖。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源自高晓松在酒桌上接到的一个电话。睡在上铺的兄弟,毕业后各奔东西,远方的问候,调动了往日的思绪。沉吟一小时之后,便有了这样的字句.

高晓松曾说自己“无法描绘出那个时代的确切模样,只记得那些书包里的诗集,四周充满才思和风情,骠悍和温暖”。

我曾在电视剧《和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看到过校园歌手串校“查琴”(琴技比拼)的桥段。80年代末的大学校园,一部分学生在忙着学英语考托福,一部分学生忙着专业课奖学金,还有一部分学生忙着写诗弹琴泡姑娘……50块的二手红棉,海子的诗歌,罗大佑、崔健的音乐卡带,它们混合着青春期的荷尔蒙一起躁动,化作断断续续的吉他单音、青涩稚嫩的吟唱,牢牢霸占住了姑娘们的柔软目光。

校园歌手串校“查琴成为了各高校草坪上的一道风景。高晓松回忆“草坪时代”时说,“每个星期五清华大学的东操场上,都能聚集几十个外校学生。”高晓松那时被公认为最有才气的校园歌手,他和老狼组建了内地首支大学生乐队,名叫“青铜器”。虽然乐队寿命不长,但风格却是狂野的重金属。大三那年高晓松毅然辍学,和老狼一起跑到厦门流浪。1991年,一张手写的歌单出现在清华西阶教室前,这是清华大学第一次初具规模的会演。后来能在校园民谣野史及正史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人物,都在这场会演中悉数现身。据演出的组织者之一邱科爆料说:“当年高晓松唱完歌后从台上一跃而起,冲到第一排,抱着他从厦门带来的女友亲了一口。”这个激情之举,为他博得了满堂喝彩。

如同歌里所唱,多少人说过同样的话,做过同样的事,经历过同样的离别,最后又收归在同样的“青春”的名义下,变成最幽微的心事。

沈庆发表在《南都周刊》上的文章里,提到他认为《青春无悔》是高晓松写得最好的一首歌。当时高晓松和女友分手,写了这首歌。沈庆和郁冬是这首歌的第一个听众,开始他还笑着说“热气腾腾的”,唱着唱着就泣不成声了。那些年的他们,心情和故事都是用歌唱出来的。

叶蓓是另一位校园记忆的承载者,她与老狼、高晓松等校园民谣歌手一起,造就了校园民谣的巅峰时代。当年,叶蓓青涩而飞扬地唱着《青春无悔》,闯进了众多同样青春的心。她的《B小调雨后》《白衣飘飘的年代》以及《回声》,作为校园民谣的经典之作留在了很多人的心里。

没有沈庆就没有“校园民谣”,说起《校园民谣I》这张著名合辑的诞生,就不得不提到校园歌手沈庆。1989年,沈庆从四川乐山考入了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习工商管理。或许正是专业使然,让他比其他校园歌手多了一点商业头脑。沈庆一直想把这些草坪上的歌手拉进录音棚,发表一张属于校园歌手自己的唱片。于是沈庆开始搜集歌曲小样,并把他们送到各个唱片公司。

最先发掘这些小样的是深圳先科——一家做音响设备的公司。1992年,先科请来韩磊、江涛等一帮专业歌手翻录了一盘合辑。但除了旋律和歌词,配乐和演唱技巧跟后来的《校园民谣》系列没有任何相似之处。高晓松在听到翻录效果后大为恼火,拒绝在合同上签字,并把自己的两首歌从合辑中撤出。

后来先科攒的这盘合辑一直压着没出,里面沈庆的作品占了大头。他并没有因此灰心,又把作品先后投给正大唱片公司,却遭到拒绝。直到1993年,这一切才有了转机。时任大地唱片公司制作部主任的黄小茂在和朋友聚会后,回到办公室听小样,一下就被沈庆的《青春》戳中了心窝——当晚恰逢黄小茂30岁的生日。

之后黄小茂通过沈庆找到了高晓松,书卷气浓的黄晓茂很少当着人面弹吉他,但他却和高晓松弹琴喝酒聊人生,这一举动让高晓松的心防一下就瓦解了,觉得他和其他“圈里人”不一样。一下找到知音的高晓松便痛快地答应把作品交给大地唱片出版,他只提出了一个条件——我的歌必须由老狼来唱。

大地唱片的创始人之一刘卓辉是香港著名词人,他率先在内地推广国外唱片的出版程序,一时间成为各个公司模仿学习的样本。当时,大地正全力推广艾敬的《我的1997》,并将其定位为“城市民谣”。为了延续这一品牌形象,黄晓茂便在策划书上写下“校园民谣”四个字。

此时已经毕业的沈庆,正式进入大地唱片从事企划工作,直接参与了《校园民谣I》的幕后工作,《青春》和《寂寞时因为思念谁》亦收入其中。

沈庆的文章中提到,严格意义上,《校园民谣1》里面的歌都是来自1988-1993这张专辑中的作者,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北工大的才女金立。

最初金立的歌传承的是台湾校园民歌的那种清新,很罕见。如果金立只是写了《我们相识》这样的歌,不会被称为才女。大地唱片在录制《校园民谣1》之前,制作人黄小茂曾经组织学生们在广电总局的录音棚里录过一次自己弹唱的小样。当时金立已经签约了正大国际,这是另一家唱片公司。她在录音棚里留下了《那天》的声音,另现场所有人震撼。

“说了世上一无牵挂为何有悲喜……”还有那首《想你》,金立唱出了那些专业歌手完全不可能唱出来的情感,那种深情的透彻。可以说,金立,是那一批人里,唯一一个唱自己的歌唱得无可替代的。

签约了别的唱片公司做歌手的金立最终没有出现在“校园民谣”系列中。现在能在网络上找到金立唯一的声音,是在当年正大国际出的一张《正大国际白金精选》里面,金立唱了一首《BYE BYE 我的亲人我的爱》,这是一首真实写照她生活内容的歌,唱完这首歌,金立就追随着男友的步伐,去了大洋彼岸,一去就成了美国人。

如今叱咤音乐圈的大佬宋柯,那时就已经是清华大学校园歌曲的领军人物了。回忆起当年写歌的经过,宋柯称他全靠一本蓝色封面的吉他教材入门,每天都在宿舍楼道内苦练琴技,并学着自己写歌。大三时他创作的歌曲《一走了之》风靡了整个校园,并作为毕业晚会的保留曲目被学弟学妹们一届一届地传唱,风光程度堪比校歌。

宋柯的才情让他在女生有限的清华校园迅速拥有了爱情,同时也成了众多男生羡慕嫉妒恨的对象。大批不甘落后的理工宅男在雄性荷尔蒙的鼓动下纷纷拿起吉他,走上了文艺青年的道路,学弟高晓松就是其中之一。

当文字不能表达内心的感受,音乐就成了理想的载体。在择偶压力的逼迫下,清华大学慢慢培育出了适合校园民谣发展的土壤,也为日后输送出的大批创作歌手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校园民谣I》和《恋恋风尘》相继取得成功后,幕后功臣高晓松已经成为中国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而就在这股校园民谣的热潮由热转凉之时,曾经叱咤风云的宋柯从美国留学归来。这位当年的校园歌手元老级人物,没有选择音乐之路,而是做起倒卖珠宝的生意。

随后的某天,宋柯突然接到高晓松的电话催他上班,一开始还纳闷,去上什么班啊,高晓松说你来了就知道了。结果我到了他说的地址,发现他把自己原来的广告公司改成了麦田音乐,连财务都有了。”就这么连蒙带骗,高晓松和宋柯的麦田音乐正式成立。

同年,麦田音乐成立后推出的第一张专辑——高晓松作品集《青春无悔》出版,专辑中收录的《好风长吟》《B小调雨后》《青春无悔》《白衣飘飘的年代》全是得意之作。据他本人讲,这些歌曲原本是用来日后养老以防不测混饭吃的。从此以后,高晓松和宋柯便联手开启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最辉煌的篇章,两人的合作一直延续到今天。

校园民谣二十几载,青春终究要散场。

2000年后,校园民谣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弱,粗制滥造的跟风之作充斥市场,不少民谣歌手放弃了继续歌唱。断裂,挣扎,消失,那些青春的声音终于沉寂在主流的市场。

2000年,卢庚戌用自己的钱录制了一张专辑,名字叫做《未来的未来》,这也许是校园民谣最后的闪光。从此以后,那些象征着青春和梦想的校园歌手,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大地唱片后来推出的《校园民谣Ⅱ》及《校园民谣III》再也没有什么声响。

《校园民谣Ⅱ》里的歌曲全部出自高晓松、沈庆、金立、郁冬之手,但演唱者却从校园歌手换成了专业歌手,《校园民谣III》走得就更远了,连词曲作者也放弃了学生。那时大家似乎没有搞明白一个道理:这种根植于校园的音乐,如果离开了学生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可能。

现如今,“校园民谣”这种曲风已经从内地流行乐坛中消失,当年那批中坚力量里,也只有老狼、叶蓓还在延续歌手身份。高晓松投身电影、当起了主持;宋柯成为了音乐圈操盘手还兼职卖烤鸭;沈庆、郁冬、胡杨、邱柯、赵节、傅志煜等人,或不知所终或另谋他业……

熟悉的旋律引起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在似与不似之间……让一首首难忘的歌曲流过时间的长河,汇成永远的经典。

曾经的白衣少年是否还在岁月中张望;曾经的青涩年华是否还是那么鲜艳光华;曾经有理想冲动,梦想飘扬;曾经有风花雪月,歌声流淌……总会有一首被你反复吟唱,总会有一些人始终在记忆中挥之不去。

那些年动人的校园故事和永恒的校园民谣。

谁知道《校园民谣1》中去了美国的金立的下落?

这是其中一篇博文民谣金立

从百度搬家过来,大小细软一并落在新家,从包袱皮说起。

关于我:

金立,女,属羊,A型血。

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曾在毕业班留级一年,原因忘民谣金立了。

后来签约正大国际音像公司,创作录制了第一张专辑。宣传照都拍了大把,专辑没有发。想起来仍是我欠江凌江总民谣金立的重债。

后来和一班唱歌的朋友,把一堆旧歌一古脑交给了大地的黄小茂。

后来把吉它卖给了高晓松,带着几条牛仔裤和录专辑的钱,到了洛杉矶。

......

如今金立在美国佛吉尼亚州定居,说基本流利英语。家有一个儿子,一个爱人,四辆车,几亩地和数不清的杂事。偶尔会到在北卡罗来纳州的葡萄园,带着墨西哥农民一起作几天农活。

在美国这一路,很少想起唱歌的往事。

等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将近20年后。

这段时间,一瓶好酒应该也就酿成了吧。

图为网上唯一流传的金立的图片。

海马歌舞厅 片尾曲 有谁知道是谁唱的啊,,,哪里能下载

该剧片尾曲有好几首,您说民谣金立的应该是前几集中片尾出现的,歌名是《你民谣金立我之间》。 金立作词、孙川作曲、金立演唱,目前网络上能搜到的只有该剧剧集,也只能通过剧集观看。关于金立,请百度“校园民谣歌手金立”

[img]

标签: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地址:http://go-okai.com/a/21320.html

最后编辑于:2023/01/15作者:365氪

36氪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