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 染色馒头事件中有哪些违法行为(染色馒头事件中有哪些违法行为呢)的简单介绍

染色馒头事件中有哪些违法行为(染色馒头事件中有哪些违法行为呢)的简单介绍

尧在金湖 2年前 (2023-01-19) 企业 101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关于染色馒头事件的处理结果

“染色”馒头事件持续发酵。昨天傍晚,来自上海市政府的官方消息称,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已经吊销了生产“染色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食品生产许可证,同时,上海市公安机关对企业负责人叶维禄等五名犯罪嫌疑人依法予以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此次突然“东窗事发”的“染色馒头”,究竟只是个案还是整个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上海官方昨天就此表示,即日起该市将对同类食品生产企业及超市卖场进行专项检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将依法严肃查处,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将问题产品流向信息及时通报工商等部门。尽管产品已经下架,但仍有消费者质疑:不少“涉案”超市都是有品牌、有规模的“大超市”,为何竟让“染色馒头”进场售卖多年?有消费者表示,“一斤面粉是多少钱,一斤玉米粉是多少钱,这是道简单的算术题,成本是多少,售价应该是多少,超市不可能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略微求证一下就知道了。所以,售价如此低的馒头来历不明,超市方应该心知肚明,之所以揣着明白装糊涂,是看中了低价商品的揽客效应。”对此,国际食品安全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桑立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经营企业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去做检测。”11日,央视曝光了由上海盛禄食品公司生产的“问题馒头”后,联华超市召开紧急会议当即做出决定,凡有消费者在联华、华联门店购买的“问题馒头”,凭收银条或商品标签可在联华和华联门店按照规定进行“退一赔十”。

染色馒头的事件解决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恶性事件却频频出现。食品安全屏障为何屡屡被突破?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把好“入口”安全关该有哪些突破?

监管“马后炮”:曝出来就查,曝不出来就算

来自权威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有关部门共检查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单位3552万户次,查处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单位10万余家。食品安全的整顿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为何食品安全事件依然频现?

随着上海盛禄食品公司非法使用色素生产“染色”馒头的曝光,相关部门迅速进行了查处。然而,疑问却并未随着调查结果公布而消除。一个馒头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最终上到百姓餐桌,需要过企业内控、质监、工商等诸多关口,但遗憾的是,除了经营者“黑心”外,安全监管防线“集体失守”。

记者梳理发现,曝光的“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瘦肉精”猪肉、“牛肉膏”事件,到以前披露的“三聚氰胺”奶粉、“大头娃娃”奶粉、“假葡萄酒”事件,其中暴露出的“马后炮”监管,并不少见。

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从当年3月起三鹿集团、有关部门就陆续接到消费者反映,在前期长达四五个月时间内,各级检测机构先后多次对三鹿奶粉进行检验,“均未发现问题”。直到9月被媒体曝光后,地方政府和企业才开始“彻查”。

2010年底的河北“昌黎葡萄酒造假事件”中,当地的假葡萄酒业存在多年,形成了“造假一条龙”,甚至带火了当地的酒精、食品添加剂及制作假冒名牌葡萄酒标签厂家,而当地的监管部门竟“浑然不觉”。直到被曝光,才开始“迅即”介入……

在疑云未散的“瘦肉精”事件中,有关部门排查后对外界称,确认的“瘦肉精”阳性生猪主要集中在河南济源周边四县市。而“巧合”的是,媒体所曝光的,也是这四县市。“搞调查的媒体掌握得这么准?没被曝光的就全都让人放心吗?”采访中,一些百姓仍心存疑虑。

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共有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40多万个,人手相对较少,快速和常规检测能力不够完善。“监管难度大,但这并不能成为监管缺位的‘挡箭牌’!”山东大学社会问题研究专家马广海教授认为,作为百姓食品安全“把关人”,少数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得过且过,曝出来就查,曝不出来就算,这样食品安全事件焉能不发生?

以利定取舍:“执法为民”还是“执法为利”

从已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看,一些监管部门“在办公室看样品”成为“监管习惯”染色馒头事件中有哪些违法行为;“瘦肉精”事件中,曝出“让养猪户自己取样送检”的尴尬,更有甚者,少数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将能不能创收作为管与不管的取舍标准,甚至存在执法腐败,监管职责被抛之脑后。

毋庸讳言,虽然近几年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经费需求还有很大缺口。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现行体制下,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要依靠上级返还的收费罚款来“解决”,这多少造成了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执法为利”。

山东某县质监局一位食品审查员曾多次向记者反映基层监管问题:“现在的财政供养机制不是很顺,收费罚款省局、市局都扣一部分,剩下大约80%是‘自己’的,所有人的工资福利就从收费、罚款中出,这样的监管能没漏洞吗?如果说之前曝出的上海出租车运营是‘钓鱼执法’,我们现在就变成了‘养鱼执法’,每天的工作目标就是想着如何完成‘创收’任务。”

罚款的目的本来是加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然而,调查发现,在一些基层监管人员那里,罚款竟然“生财有道”。

这位食品审查员举例说,执法中即使发现造假也不能罚死,罚太狠了,下年找谁收钱去?本来罚10万元的罚1万,企业交了“保护费”,焉有不放之理?这样的怪象下,监管人员快与违规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了。

据了解,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浙江一名基层监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有的年份几个月可以不干活,因为“前期努力”,已经提前完成了全年的“创收”任务。

记者在“质量技术监督人士的网络家园”“中国质量热讯”网上看到,有些帖子说“我们的工资来源于企业的违法所得”,“只要给了钱,立马变成甜瓜脸。能否吃上饭比有没有面子重要些”。

此外,来自一些地方政府的压力,也削弱了监管力度。一位地方质监部门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说,政府头等大事是发展经济,监管部门如果只是管管小企业、打打苍蝇还无所谓,要是对于地方“有重要贡献”的食品企业、行业“铁面无私”,领导就会找染色馒头事件中有哪些违法行为你“谈话”。

问责需到位:严防“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一些专家指出,从已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虽然部分人员确实存在失职、渎职行为,但法律法规对于如何判定监管部门是否履职到位,缺乏明确界定。每次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监管部门“理直气壮”地把矛头指向肇事者,但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失职却易被忽视。“这种现象一定要杜绝,监管部门也不能免责。”马广海说。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和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的今天,食品安全监管一旦不及时,极易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所以强化监管是重要的突破口。”舆情问题专家、天津社科院研究员陈月生等专家认为,应从问责“查处比曝光慢半拍”现象入手,铁腕查处失职渎职、以权谋私、执法腐败、部门牟利等行为。

食品安全工作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食品安全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仍需从体制机制上不断健全完善,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实现全程无缝监管。食品行业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监管力量分散,必须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我们常说食品安全问题是‘九龙治水’,为什么?这在经济学上存在着‘搭便车’的尴尬。”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锫说,食品的监管部门众多,每个监管环节都会认为,我这里没管住,自然会有别人来管;反过来,如果我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管,食品安全不出问题反让其他部门“搭便车”,破除这种职权交叉的体制势在必行。

强化信息收集,建立群众举报奖励机制。专家建议,按照查获情况重奖举报者,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让不良分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无藏身之地,从而净化食品市场。

加强基层监管部门人力、设备和经费保障力度,让罚款与部门利益脱钩,严禁罚款返还、变相“坐收坐支”。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工作。绝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在基层,也解决在基层,黄锫建议将地方政府是否建立了工作责任制、经费保障落实情况作为检查和问责的重点。这也就监管的“不作为”或者说“无作为”。 工商部门

上海工商部门连夜采取了应对的措施,组织相关企业自查,并已经发现了涉嫌染色处理的馒头。上海市工商局表示,昨天已连夜要求全市各大超市、卖场开展自查,发现有涉及相关企业的问题商品,立即作下架处理。

昨天22时,工商行政部门透露,在有关门店已经发现了涉嫌的染色馒头,并已将样品提交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将在检验结果出来后进一步处理。

工商行政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对流通领域的超市、卖场企业进行全面检查。

上海工商部门连夜对相关超市进行了检查,截至12日共下架封存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染色”馒头6048只。

12日凌晨,上海工商执法人员对报道中涉及的迪亚天天仓储中心、华联超市光新路店等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在现场发现了涉嫌使用色素的“染色”馒头。样品已送法定食品检验机构检测。此外,华联等超市的相关馒头产品也已全部下架。

上海工商部门表示,从12日起,监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超市销售的馒头等产品展开专项检查,同时要求企业自查并落实召回措施。

质监部门

上海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正在对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使用色素染色、更改生产日期等问题进行调查。

食品生产许可证。

公安部门

上海公安部门对涉嫌犯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法人代表叶维禄、销售经理徐剑明等5人依法刑事传唤。经审查,这5名犯罪嫌疑人分别交代了企业自2011年1月以来,违法生产、销售掺有违禁添加剂“柠檬黄”的“染色’馒头83716袋,共计334864只,价值20余万元。公安部门已依法对5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染色馒头”消费者可10倍索赔

中消协律师团认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添加剂有规定,不能随意添加或违规超量添加。就“染色馒头”来说,“染色”是不允许的,用色素冒充玉米面,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诈行为。律师说,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超市如果明知有问题而销售,也要承担责任,按照《食品安全法》,如果销售不合格食品造成损失的,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实际损失,还可以向生产商或者销售商要求购买食品价款的10倍赔偿。律师同时表示,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生产伪劣食品的行为太恶劣。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对人体造成危害,我国刑法第143条有相关规定。律师认为,上海“染色馒头”行为已涉嫌犯罪。 2011年4月29日,上海市政府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对“染色”馒头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结果,宝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邢晓金等监管人员分别受到记过、撤职等处分。

联合调查组表示,“染色”馒头涉案企业的违法事实基本查清。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提出了行政处理意见,涉及销售“染色”馒头的超市也开展了问责调查。

当天,上海还公布多部门联合制定的新规。其中,明确要求大型连锁超市设置独立的食品安全质控部门,做好所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食品安全培训;把好选择食品供应商的“入场关”,完善准入制度;把好变质和过期食品的“销毁关”以及临近保质期食品的“退货关”;开展食品风险评估,切实提高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能力。

联合调查组要求,上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推行飞行检查、交叉执法、定期轮岗等监管措施;加大抽检力度,丰富科技手段,提高对违法生产销售问题食品的发现能力和查处能力。

此外,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上海将积极引入第三方监督和检测机制,加大有奖举报制度的实施力度,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参与度。 2011年4月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吊销了生产“染色”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公司法人代表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部门依法刑事拘留。

上海市政府联合调查组表示将进一步查明事实真相,做好问题产品的下架召回工作,严肃惩处涉案单位和个人,同时举一反三,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

[img]

近几年的食品安全事件

问题一:中国近十年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2009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

2011年健康元地沟油事件

2012年酸奶明胶事件

皮革提炼制备毒胶囊事件

2014年福喜臭肉门事件

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染色的血馒头,健康元的地沟油,酸奶里的明胶。每一年都会有震撼国民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福喜事件还在持续发酵,据报道福喜其他地区工厂依然正常生产,只是每天三次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抽查,而截至目前,福喜集团依然没有对发生在中国子公司的食品安全事件作出直接正面的道歉并表示承担责任,承诺的公司内部调查报告也迟迟没有提交相关部门。而福喜下游的“小伙伴们”在这一刻都步调一致的表示,排查、下架、我们是安全的。

大家怎么说

根据凤凰民调,截止7月22日15时,对于麦当劳肯德基不断被爆出供应商产品问题,43.79%表示对麦当劳肯德基质量把控感到失望,28.08%的人表示一直都不信任这些产品。22.12的人表示问题是在供应商,无良奸商太多,防不胜防。

关于“你还会吃这些洋快餐”这个问题,75.72的网民表示不会再吃,但也同时有高达13.81%的人表示因为没有什么食物能保证绝对安全所以会继续吃。

而对于为什么总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74.57%的人认为处罚力度太轻,违法成本太低是根本原因,13.34%的人认为是监管不到位,10.92%的人认为是缺乏商业道德。

民调还靠谱吗?

根据民调不难发现,民众对这些洋快餐表现出充分地不信任,更是有四分之三的网民直接表示以后不会再吃,真的是这样吗?距离去年麦当劳冰块菌落超马桶事件发生未满一年,当时民调也同样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人表示不愿再次光顾。不到一年时间两次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而每天麦当劳肯德基依然门庭若市,只是比以往多了一张部分产品下架通知,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民调不靠谱?还是投票的民众不靠谱?还是民众的嘴跟点鼠标的手打架了?

怪福喜还是怪自己?

从过往小食品商被频频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到如今外资食品巨头深陷其中,我们不得不引用中国的一句古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国外,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会被法律处罚到倾家荡产,会被街坊邻居唾弃,会被行业市场抛弃。而在中国,民众早已在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中麻木了。事件发生、 *** 查封、公众谴责、然后回头再吃。吃一次,死不了人更是成为食客们最好的内心辩解。民众的这种饮食思维,给食品安全事件,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汉奸?汉奸?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愈发突出,而外企中新兴的一批中国高管也凭借在中国市场上取得的漂亮成绩成为各大公司年会上最风光的人物。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的才能被世界认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事实是目前国内的确存在一批外企中国籍高管,打法律擦边球,压榨中国员工,违背商业道德,至百姓的健康于不顾,只为刷出漂亮的财务报表,换取外国老板的开心,只为给自己脸上多贴两张金条。

福喜员工爆料公司总经理直接授意工人使用过期肉,修改出厂日期,也许福喜美国的老板并不知情,但福喜中国总经理授意使用过期肉这一消息已经基本坐实。我们不禁要问,出卖国人健康换取个人名利的行为,和当年出卖国人只为换取侵略军欢心的汉奸有什么区别?

洋快餐,你们是“躺枪”了吗?

福喜事件曝光后,麦当劳肯德基第一时间下架并查封相关问题产品,并立即在公众媒体上登报澄清,漂亮的危机公关给反应迟钝的中国同行们深深地“上了一课”。可细看声明,全篇内容除了自我检查,保证安全,请民众放心,下架部分产品外,找不到一个表示歉意,责任的词,好像自己也成为福喜事件......

问题二:中国近几年频发食品安全事件的省份有哪些 广东,福建,浙江,湖北。

问题三: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有那些? 食品安全是世界性问题,而近十年在中国显得特别突出。从2003年的阜阳“大头娃娃”奶粉事件起,广州市白云区劣质散装白酒事件、“陈化粮”事件、 “苏丹红事件”、“孔雀石绿事件”、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 “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毒韭菜事件、人造“新鲜红枣”事件、“毒豇豆事件”、“假葡萄酒事件”等等,食品安全事件年年发生、接踵而来,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多次幽灵重现,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使用双氧水或硫磺加工漂白食品、水产品养殖添加激素或抗生素等等恶招屡禁不止,在国家针对性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07年)近四年、实施《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两年的2011年仍相继曝出“染色馒头事件”、“宜昌毒生姜事件”、“毒豆芽事件”、“一滴香事件”、“瘦肉精火腿肠事件”、“水玻璃碱水面”,今年4月份发生的“毒胶囊”事件,现已逮捕13人、刑拘54人,全国公安、司法全面介入,加大力度追查,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食品怎么了?中国的食品安全的症结何在?人们――包括媒体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往往先大骂某些食品制造商黑心无良、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话锋一转就开始骂监管部门监管缺位、渎职失职、“马后炮”监管。制作伪劣有毒食品的商家固然是罪魁祸首,监管部门自然也要负监管责任,而食品安全的深层次原因却并未被细究。

问题四:中国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有哪些 楼上下的那位说不法分子为了钱不择手段,你看到的只是表面更深的问题你并没有看到。

1:中国食品安全是完全没有底线的国家,现在没有安全食品,除非你有本事能买到 *** 食品!

(即使能买到估计也是假货,呵呵)

2:等你有病了去医院看病,猛花钱,光拍一个片就要你好几百,

3:一生积蓄全部投给了zf的腰包,这不挺好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其不如说是用百姓的命来填的。

问题五:中国近几年发生了什么食品安全事故(亲,详细点!) 2012年国内最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

1、白酒塑化剂超标

2、光明牛奶“酸败门”

3、健康元地沟油事件

4、古井贡酒“勾兑门”

5、“毒胶囊”事件

6、双汇“蛆虫门”

7、伊利奶粉“含汞门”

8、辛拉面“致癌门”

9、张裕葡萄酒“农药门”

10、立顿“毒茶”

11、雅培奶粉质量问题

12、麦当劳过期产品加工出售

13、肯德基45天“速成鸡”

14、三元食品“早产门”

附,网上公布的2012年上半年食品安全事件汇总:

1、事件名称:双汇瘦肉精事件

2、事件名称:雨润烤鸭问题

3、事件名称:“塑化剂”风波:多行业被波及

4、事件名称:进口奶粉死虫活虫

5、事件名称:全聚德违规肉

6、事件名称: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

7、事件名称:速冻食品病菌门

8、事件名称:可口可乐中毒

9、事件名称:牛肉膏事件:猪肉变的牛肉

10、事件名称:京津翼地沟油机械化规模生产

11、事件名称:浙江检出20万克“问题血燕”

12、事件名称:染色馒头:食入多量危害健康

13、事件名称:沈阳查获25吨“毒豆芽”

14、事件名称:北京惊现美容猪蹄

15、事件名称:内部员工爆到期产品回炉黑幕

16、事件名称:南京查处鸭血黑作坊

17、事件名称:重庆查处5个制销潲水油窝点

18、事件名称:东莞地下作坊日销上万黑粽

19、事件名称:广东中山出现毒“红薯粉”

20、事件名称:香精包子

21、事件名称:杭州毒蜜饯

22、事件名称:暗访市场带淋巴“血脖肉”

23、事件名称:肯德基炸薯条油7天一换

24、事件名称:俏江南南京店陷“回锅油”

25、事件名称:山西老陈醋95%为醋精勾兑

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1、2011年4月17日,沈阳警方端掉一黑豆芽加工点,经检验,该加工点在生产豆芽过程中添加了4种以上违法添加剂。老板称这种豆芽“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斤”。此外,在该黑加工点内,警方还发现尿素、恩诺沙星、6-苄氨基腺嘌呤、无根剂等违法添加剂。权威部门对豆芽菜进行检验证实,其中尿素用量超标27倍。毒豆芽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鲜,但是至少含4种违法添加剂 ,尿素超标27倍。(沈阳“毒豆芽”)

2、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000公斤。“毒生姜” 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对生姜进行熏制,使正常情况下视觉不够美观的生姜变得娇黄嫩脆。(毒生姜)

3、2011年4月13日 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的最新报道称,瑞典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包括雀巢在内的9种欧洲知名品牌的婴儿食品含有毒重金属砷、铅与镉,其含量虽未达世界卫生组织(WHO)规范的上限,但婴儿长期食用,仍会导致智力受损,甚至出现行为异常。少量砷亦会增加患癌风险,镉则可导致神经及肾脏受损。(雀巢“砷含量”超标)

4、2011年4月初,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可让猪肉变“牛肉”。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随后记者发现,福州、广州、南京等多地“牛肉膏”疯卖。牛肉膏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牛肉。专家指出,过量食用牛肉膏或会致癌。(“牛肉膏” 事件)

5、2011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

问题六:近几年中国有哪些有害食品安全事件? 1998年春节前,山西文水县一不法分子用甲醇勾兑散装白酒进行出售,短短几天时间,朔州、大同等地先后发现数百名群众饮假酒中毒住院,患者呕吐、头痛、呼吸困难,其中近30人死亡。后经鉴定,这些勾兑的散装白酒每升含甲醇361克,超过国家标准902倍。2005年1、苏丹红事件――这次是辣椒酱,下回是咸鸭蛋2、立顿速溶茶风波――产品无罪引发标准质疑,中国比外国人的命不值钱3、光明回收奶事件――凸显过期食品监管隐患4、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呼唤建立问题食品召回制5、广东潮安果脯遭“封杀”事件――“株连”是难躲避的市场法则6、雀石绿风波――禁令不能成为一纸空文,执法不严,有法不依是问题关键7、PVC保鲜膜可能致癌风波――食品安全标准应与国际接轨8、哈根达斯无证作坊事件――洋名牌并不等于高质量9、三鹿“早产奶”风波――行规和常识发生碰撞.(这个牌子早有问题) 2006年1、可乐含苯: 洋品牌误导青少年 肝脏不好建议少喝.2、福寿螺致病:餐饮业缺乏监管3、毒猪油事件:浑浊可能是混杂油 4、美国“毒菠菜”、加拿大“毒胡萝卜汁”:洋品牌进入中国被同化5、 瘦肉精中毒:买肉要选有瘦有肥“五花肉”。贵是贵,还不放心6、“苏丹红”咸鸭蛋:触目惊心。群体行为,主要销售市场居然是首都北京。7、“嗑药”多宝鱼,有毒桂花鱼、问题老虎斑::吓得无人敢问津,广州人吃得多 2007年龙凤与思念问题速冻食品深圳撤柜 07/04/12 上海星巴克售过期苹果汁 07/07/30 五粮液幸运星糖精超标 07/11/01 北京王致和豆腐乳被指保质期内发霉 07/11/08 味全食品旗下奶粉被查出致病菌 07/11/21 台湾婴儿配方奶粉检出致病菌 07/11/27 香港的Godiva朱古力遭停售 07/12/03 乐事薯片等23种进口食品抽查不合格 07/12/10 南昌:统一方便面吃出烟头? 07/12/12 浙江义乌:多美滋奶粉中出现小蛆 08/01/07

问题七:列举中国近两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上海苏丹红事件,瘦肉精 台湾塑化剂 食品添加剂

问题八:近几年国外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啊??? 太多了,每个月都有好几个这样的国际新闻

比如去年四五月

●4月以来 日本“食品福沃斯”公司旗下“惠比寿烤肉酒家”多家连锁店向顾客提供未经清洁加工的生肉产品,从而引发多起食物中毒事件,先后已有4人死亡。

●4月11日 瑞典宣布:在欧洲出售的雀巢婴幼儿食品里可能含有大量有毒元素,如砷、镉、铅、铀。婴儿每天进食两次米糊等食品,砷吸入量会比单独喂母乳高50倍,镉高150倍,铅高8倍。

●5月5日 韩国质检部门通报,在韩国市面45种抽检的乳制品中均发现微量甲醛。由于每日乳业旗下的“金典名作”婴儿奶粉也有出口到国内,且为韩国原装进口,引发消费者关注。

美国经常有牛肉末ecoli 大肠杆菌污染的警告,疯牛病引起食品卫生的问题也曾经闹得很大

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现在美国从事蛋白质应用方面的研究。他指出:

“美国的许多食品事件没有让美国人大呼小叫‘还有什么是安全的’,但相似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就会被炒作成‘没有什么可吃’。”云无心在微博上说,中国食品固然问题不少,但是他们所说的“食品令人放心”的国外也只是“想象中的国外”。如果他们对国外食品的了解跟我一样多的话,就会明白:按照他们的标准,至少在美国也没有什么食品是能吃的。云无心以其多年在美国生活和进行科研的经验,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食品安全原貌。

问题九:求近10年食品安全案例,越多越好!不用太详细,介绍一下事件名称就好。 2011

1、瘦肉精事件:2011年3月15日 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消息曝光后,河南多家商场紧急下架双汇食品。

同类事件回顾:

1998年5月,刚回归不到一年的香港同胞,因宴请客人食用内地供应的猪内脏,共造成有17人中毒的恶性事件,经香港《东方日报》等传媒竞相报道,惊动了中央 *** 高层,才终于撕开了“瘦肉精”在中国危害的黑幕。内地传媒也纷纷跟进。1998年中国内地首次发生了“瘦肉精”中毒事件:从外地回广州探亲的王小姐投诉,她一家6口进食了含“瘦肉精”的猪肝后,发生手脚颤抖、头痛、气促等不适。虽然此前曾在内地市面上售卖的猪肝中检测出“瘦肉精”,但进食含“瘦肉精”食品导致发生食物中毒,在内地还是首次。

1999年4月,上海两名运动员又因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肉品,在尿检时呈阳性而被禁赛。

1999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专项查处“瘦肉精”等违禁兽药饲料,并出台农牧发[1999]1号文件,明确规定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瘦肉精”的规定。

2001年11月17日,北京发生了首例“瘦肉精”中毒案:11月2日晚,陆续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4位中毒患者,在午餐时曾集体进食过猪肝,随即表现出肌肉震颤、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北京市卫生局在对北京市场上的86头生猪的抽检中发现,“瘦肉精”的检出率为25%。

2001年8月30日 ,浙江省桐庐县发生一起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和猪内脏集体中毒事件,现已发现中毒群众180余人。

2006年9月,上海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涉及9个区300多人中毒入院。

补充“毒血旺事件”

2011年3月17日,重庆市工商局执法局突击检查了市内几家血旺加工厂,在九龙坡区白市驿一家没有任何手续的加工厂内,查获2.5吨用福尔马林浸泡的血旺。 由于福尔马林被世卫组织定性为让人致癌和致畸形的物质。因此,这种方式制作的血旺也被称为“毒血旺”。

baike.baidu/view/5384851

2010

2、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3、麦乐鸡事件: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

4、“紫砂门”事件: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 *** 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5、地沟油事件: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 *** 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

牛肉膏,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西瓜爆炸等事件触犯了我国刑法那条,是属于同一类罪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三)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六)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七)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九)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十)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十一)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染色馒头事件中有哪些违法行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染色馒头事件中有哪些违法行为呢、染色馒头事件中有哪些违法行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地址:http://go-okai.com/a/22988.html

最后编辑于:2023/01/19作者:尧在金湖

尧在金湖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