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王争艳(王争艳道德模范)相关知识

王争艳(王争艳道德模范)相关知识

东方说体育 2年前 (2023-01-20) 快讯 89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求今年 《德耀中华》获奖人和事迹。。

王凯王锐

《兄弟两人用三轮车拉老母亲游遍全国》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王争艳,也为了满足晕车的母亲的旅游梦想王争艳,年近六旬的王凯王锐兄弟俩,自制“感恩号”板车,徒步拉着年近八旬的母亲,先后两次从老家出发,历时近两年的时间,行走共计37000里路,游遍全国,今年还到了台湾。这一路非常辛苦,也非常传奇,他们的举动感动了沿途很多人,他们的旅程也被称为“孝行天下”。

————————————————————————————————————————————————————————

邵帅王争艳:12岁,中央工艺美院附中学生。

孝心事迹:邵帅,生于1998年,江苏徐州市人。在邵帅1岁时,他的父母离异,10年后,在北京打拼的母亲邵丹患上了急性髓性白血病。邵帅为了照顾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母亲,在当地教育局办了休学,和姥姥一起来到北京照顾住院的母亲。2010年2月24日,邵帅给母亲邵丹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母子俩的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邵帅捐髓救母、真情反哺的举动,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有网友甚至为邵帅编出了“帅十二,献骨髓,此大孝,无人及”的新三字经。

————————————————————————————————————————————————————————

陈秀苗:山西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南街村妇代会主任。数十年如一日,孝敬丈夫前妻父母,而且她对丈夫前妻留下的儿子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

————————————————————————————————————————————————————————

魏勇,53岁,北京的哥。

孝心事迹:常年照顾身患重病的李大妈,母亲心脏手术后需要照顾、父亲瘫痪被送往养老院请护工24小时看护、岳母患结肠癌,可魏勇两口子宁愿雇别人照顾自己的亲爸妈,也要亲自负责着李大妈的生活。获得全国敬老爱老模范称号。 陈光标

中国裸捐第一人,慈善达人, “5.12”汶川地震陈光标最先率120人工程队赴前线,冒险救起128人,百万现金悉数送灾民玉树地震发生当天,陈光标带着募集2000余万以及西宁购得21台吊机、推土机及挖掘机等救援设备,抵达玉树县开展救援行动,他组织的江苏黄埔抗震救灾民兵连于15日11时左右成功解救玉树县康巴中心小学在地震中被埋的7名小学生。到目前为止陈光标以及在玉树建成了46所希望小学、买了3万套校服、8千个书包,以及数万台电脑,累计捐款捐物达2100万元。

————————————————————————————————————————————————————————

沙拉伊马斯

61岁 “她的父亲是犹太人,二战时逃到上海”,“她回以色列受到了拉宾的接见”。她通几国语言,能说很多方言。如此身份、如此年龄的沙拉,却有着人们想不到的另一面,在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做着一名普通的义工。每天为医院调整秩序,为老人排解忧愁,为病人端茶送水。3年了,无论多忙,她每周二或者周四都要来医院一次,从未间断过。在沙拉的家里,还住着以为年近90的老人,这个老人是沙拉的继父,虽然继父的子女都在上海,生活条件也不错,但是老人却更喜欢住在沙拉这里。沙拉对老人照顾周到,还特意雇了一个保姆专门照顾继父。

————————————————————————————————————————————————————————

陈撑位,55岁,陕西省周至县九峰中学音乐老师。家在周至县尚村镇西晋村。

孝心事迹:陈撑位的父亲陈彦林,是当地有名的皮匠,在陈撑位25岁那年因病去世,母亲60岁以后,先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老年痴呆症等,陈撑位终日奔波于学校和家庭之间,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照料母亲,坚持为母亲唱歌、拉小提琴、讲笑话,陪母亲跳舞。在他的精心照料下,91岁的母亲李玉琴病情渐渐有了好转。如今身体硬朗,行动自如,在当地传为佳话。

————————————————————————————————————————————————————————

白秀珍一家

新疆七民族和谐大家庭,

维吾尔、汉、哈萨克、回、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7个民族,45个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近年来武汉市评选出的全国道德模范人物是谁

1、江玉珍

女,汉族,1945年3月生,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清安社区居民。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被授予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2、杨小玲

女,1976年6月生,汉族,大学本科,武汉市第一聋校中学高级教师,曾借调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指导老师、手语指挥,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演出手语指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学生。2013年6月获“全国师德楷模”荣誉称号。2013年9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3、黄桂英

女,汉族,1934年1月生,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西马街熊家台社区居民。2011年9月20日,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袁杰能在这个不算富裕的家庭中生活17年,不仅仅是黄桂英老人的坚持,更是一家人17年如一日的善良与包容。

4、张兵

男,汉族,1967年8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公交集团三公司531路驾驶员。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全国敬业奉献范候选人。

5、黄旭华

11月9日,中央文明网发布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名单。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荣获敬业奉献类全国道德模范。另外,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王龙村村民邵桃荣、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街道五琴里社区专干陈春芳获提名奖。

[img]

亲子阅读教育论文

亲子共同阅读的“亲子阅读”王争艳,因为其易于操作并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益处王争艳,所以成为父母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方法。下面是王争艳我给大家推荐的亲子阅读教育论文王争艳,希望大家喜欢!

亲子阅读教育论文篇一

《亲子阅读教育探析》

摘要:“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研究父母与子女关系及其教育的一个新兴教育领域。简要阐述了亲子阅读的涵义及亲子阅读的类型;针对目前亲子阅读存在的误区,提出了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孩子阅读;亲子阅读;阅读策略

“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研究父母与子女关系及其教育的一个新兴教育领域。其中,亲子共同阅读的“亲子阅读”,因为其易于操作并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益处,所以成为父母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方法。

一、亲子阅读的涵义及类型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是一项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在这项活动中,父母亲和孩子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朱从梅、周兢两位老师根据3~6岁母亲与儿童共同阅读图画书过程中的亲子互动程度,划分出“平行式亲子阅读、偏离式亲子阅读及合作式亲子阅读”三种不同类型的亲子阅读活动,而合作式亲子阅读是目前绝大部分家庭采用的方式。所谓合作式亲子阅读,指的是父母与孩子围绕图画书展开有效交流的亲子阅读。这种阅读活动是家庭成员之间沟通情感、交流思绪、享受天伦之乐的重要桥梁。

二、亲子阅读存在的问题

现代父母都意识到亲子阅读是开发孩子多项潜能的关键和终身学习的奠基石,然而,由于不理解或者不完全理解“亲子阅读”的涵义和引导方式,许多父母在对待亲子阅读方面仍存在种种误区和疑惑。

1.把“阅读”等同于“识字”,功利化、目的性太强

一些父母强调早期阅读的重要价值在于让孩子获得识字信息和知识,把“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教学,过分追求阅读指导的“结果”,认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念图画书给他们听,可以帮助孩子早一点读书、识字,养成阅读习惯,提高文字能力,同时培养高尚的情操并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等,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往往使父母无法轻松地给孩子讲故事,从而使图画书失去其最重要的功能――给孩子带来快乐。

早期亲子阅读重视的是对孩子阅读兴趣、情志及能力潜移默化式的培养。虽然阅读中,孩子可以自然接受词字的音形刺激,有助于孩子的“识字”,但亲子阅读并不等于“识字教育”、更不等于“品德教育”和“成功教育”。功利性和目标性太强的阅读会严重影响亲子阅读的品质和孩子的读书兴趣。孩子就是做一个倾听者,在听和看中获取图画书的信息,最初阅读中不恰当的频繁地提问,会使孩子情绪紧张而无法享受阅读的乐趣。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曾说过“图画书对孩子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确实,快乐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寻求快乐是人类的本性,阅读首先应具有快乐功能。所以,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降低对孩子读书的期望值。亲子阅读的意义首先是快乐、是爱的体验,对于孩子而言,书就像玩具,翻书就是玩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伴随性质的学习,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就本末倒置。

2.对孩子的教育物质投资得多,共读时间投入得少

亲子阅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阅读”本身,亲子阅读之所以被称之为“亲子”,就是由于它强调的是“亲子”,高品质的亲子阅读是父母和孩子共处交流的重要时光。

许多父母舍得为孩子买书,却缺乏陪伴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的时间。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副主任王争艳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2岁的儿子每天盼望妈妈回来,特别想在睡觉前听上几个故事,这也是每个孩子最享受的时光。可是由于工作压力,自己经常无法满足孩子要求。还有一些父母时常抱怨,从孩子一出生就为他买了不少书,也坚持经常为他读书,可孩子就是“对书不感兴趣”。这样家庭存在书香不浓情形的根源在于:父母只为孩子买书,把亲子阅读当成是孩子的事或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与孩子阅读时敷衍了事。其实,要想让孩子爱上书,言传不如身教。试想想,如果父母很少为自己买书或在家从不看书,那么即使孩子拥有再多的书,要爱上读书,这恐怕是很难的事。亲子阅读贵在持之以恒并身体力行。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的是父母跟孩子的共同付出。

三、亲子阅读的策略

1.正确了解亲子阅读的意义和目的

对父母和孩子来说,一家人在一起围绕一本读物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并由此获得爱和快乐,比起获得相关的知识来得更有意义。而父母与孩子进行与阅读有关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孩子在阅读中学到多少知识,而是让孩子感受阅读本身带来的快乐,这才是亲子阅读最大的价值所在。至于知识的获得、道德的熏陶、阅读能力提升之类的,不过是快乐的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副产品。

2.在生活中建立一个充满阅读信息的环境

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比阅读本身更为重要。舒适、愉悦的环境会使孩子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当孩子小时,父母可以在家里放置孩子喜欢的玩具和小书架,让孩子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书和享受阅读的乐趣。孩子稍大时,父母可以带孩子外出,丰富情感体验。如在和孩子学习儿童读物《春天的花园》后,为了让孩子体验书中描写的情景,父母应该带着孩子到大自然实地接触书里描述到的花草、树木、虫子、青蛙等,帮助孩子在抽象的文字或图片与相应的具体形象建立起联系,利于孩子的理解和阅读兴趣提高。

3.选择有趣的而且有益的图画书和其他阅读材料

亲子阅读的材料必须符合各个年龄段的认知特点,明确“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内容原则。按照0~6岁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不同的阶段为孩子选书。如1岁以下宝宝,应选择一些经典的“无字”图画书;2~3岁的孩子,应选择以夸张、奇特、拟人化、趣味性的图画书、卡通读本为主;4~6岁的孩子,应选择活泼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故事书等。可以说,父母在亲子阅读对读物的选择上应该以孩子为本位,首要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根据孩子的发展需求来选书,不要一味地局限于智力开发的需要考虑。

4.建立起良好的阅读常规,帮助孩子形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美国教育家吉姆・特米里斯认为,0~3岁是孩子形成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关键阶段。对父母而言,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每天为孩子朗读的习惯。“图画书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们丰富的情感与理性认识。父母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松居直先生对亲子阅读的独到见解,至今仍给人振聋发聩之感。作为父母,应该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哪怕五分钟,10分钟,20分钟都可以,不要因为忙,或者心情不好而放弃陪孩子看书。

四、结语

亲子阅读是儿童生态成长中不可无视的环节。在亲子阅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是喜欢阅读并且会不断独立阅读的人,这样的孩子也一定是健全的终身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朱从梅,周兢.亲子阅读类型及其对孩子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J].孩子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7.8):89-94.

[2]王争艳.专业妈妈的育儿主张[J].父母必读,2011,(5):14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亲子阅读教育论文  

王争艳事迹帮忙提中心论点

王争艳事迹材料

王争艳是武汉市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内科副主任医师,出生于1954年12月,1984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90年获得“第三届白求恩杯武汉市卫生系统优秀服务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得“武汉市第三届新风杯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获得“武汉市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称号、“郑州铁路局‘三八’红旗手”称号,同时还多次获得医院技术标兵、优秀医师、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双文明先进个人、服务明星、优秀管理干部称号。

2009年9月,在武汉市卫生局、武汉晚报联合举办的“我心目中的好医生”评选中,被评为武汉市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医生”,同年12月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刘顺妮副市长赠予其“上医之境”匾牌、武汉市卫生局授予“武汉市优秀社区医生”称号。

做一时的好医生不难,做一辈子的好医生难,但王争艳做到王争艳了。行医20余年,她以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待患者,用一份医者的仁爱之心,坚守着自己的行医准则,一切为病人着想,“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用自己全心全意为患者做好医疗服务的职业信念,赢得王争艳了大家的爱戴,她是医生群体的杰出代表。

坚守承诺 服务患者

几十年来,对患者王争艳始终坚守因病施治,别人爱开高档“先锋”,她常用青霉素;别人诊病多靠抽血化验,她靠“多问一句”。她对每一个来就诊的病人都会细心的了解病情,对症下药,从不让病人花过多的钱,她开出的处方平均费用只有50元左右。

家住后湖社区的杨奶奶以往小孙子感冒发烧她都会带着上大医院看,每次都要花费两三百元,带上一推药品回家。后来她找到王争艳,王医生仔细查了孩子的病情,开出的处方划价时杨奶奶只花费了十几元,药虽不多,却药到病除。从此以后,每次小孙子生病杨奶奶一定要找王争艳看,“因为在她那里看病,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她总能用最少的钱为我们解决病痛!”。媒体专门独立客观的抽查了王争艳封存的处方,其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平均处方值只有55元,2008年3月的处方平均值是55.72元,2009年5月的处方平均值是52.75元,都不到80元。其中随机抽到的最小处方值只有2角7分钱。一位叫俞丽娜的49岁的女患者因胃炎就诊,王争艳主任给她开的处方是:2毫升胃复安一支立即肌肉注射。胃复安是一种止吐药,在各类具有同样止吐效果的药品中,胃复安是最便宜的一种。这些处方的真实记录让记者们信服了。

患者王荣华1998年被查出患了少见的“亚急性联合变性”,这是一种因营养或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神经性病变,主要影响人体脊髓,理论上要长期住院才能保住性命,但王荣华一家穷得连医保中自己支付的部分都拿不出来,更别提高昂的住院费了,王妻说,丈夫将不死于病,就死于钱,贫困的家庭情况让家人基本上放弃了治疗,王荣华也逐渐放弃了生的希望,除了泪水与苦水,所有亲人别无选择。当时,王荣华慕名找到王争艳,详细地了解病情及其他情况后,王争艳的方案是,抢救一缓过劲就回家,她来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王妻拿处方去药店买药。这一方案,已维持一个少见疾病患者的生命十一年,同时也让这个家温暖起来。十一年来,在治疗的过程中,每次遇到丈夫发病进行抢救,妻子的心情都会很低落,又不敢在丈夫及亲人面前流泪,此时王医生就成了她“救命稻草”,不管什么时候,她都会打电话向王医生倾诉,甚至深夜,每次王医生都是耐心地倾听,贴心地安慰,此时的王医生不仅仅是一个医生,更是一个让她踏实、给她信心的一个亲人,不是亲人甚是亲人,“没有王大夫,就没有我丈夫的命,我这个家就完了,去哪里找这么好的医生呀!”,每次谈到王医生,憨厚的妻子都会热泪盈眶,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激。

虽然自己生活并不富裕,但王争艳却养成了替患者垫钱的习惯。平时,遇到病人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几块钱的挂号费,十几块钱的药费,她常垫,但是多年来,却保持着一个纪录:垫出去的钱,从来没有不回来的。一个农民工在工地摔伤,连缝合带药费30元,病人只有20元,王争艳垫了10元钱,木讷的民工连个谢字也没有,就默默地走了。第二天,一瘸一拐的病人却捏着10元钱回来了,这带着体温的10元钱,更是一位患者对医生的崇敬之情,代表着患者的心。

就是这样,一心扑在患者身上,使王争艳有一群忠实的患者“粉丝”。从医院江岸门诊到汉口门诊,从汉口门诊到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争艳对患者真诚的爱心和细致让她走到哪里,患者就跟到哪里。64岁的患者钱桂英就是其中一名,说到王争艳,这位老人就有说不完的话,“王医生就是有一颗医者父母心,让我们‘顺心、放心、安心’,她态度好、技术高每次都能耐心听我们讲完,不像时下的很多医生,病人话没说完,处方就开出来了,让我们感觉很顺心;王医生总是把病说得很透彻,这个疾病是怎么发生、发展的,药有什么效果和副作用,她心里明明白白,说得也让你很放心;每次开完处方,她还要一点一点交待清楚病人回家后的衣食住行,她真是把病人的担子都挑在自己的肩上,让我们时时刻刻都感觉很安心,不管是生病的时候,还是健健康康的时候。每次来看病,都会遇到很到病友,大家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铁定一辈子跟着她,她调得再远,我也乐意找她看病。”

铭记师训 坚持原则

“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毕业于同济医学院的王争艳,一代名医裘法祖曾给她上过大课,这是裘老师在大课上说过的一段话,25年来,王争艳始终将裘老师的教诲作为行医理念,也就是这种上医之境,深深地影响着她的从医生涯。

“视、触、叩、听”是她坚持的医疗原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要是上班时间,在她的左上口袋里总是装着一个小电筒,左下口袋里总有一包棉签,右下口袋里备着一副听诊器,手腕上戴着的是一块十年前医院建院百年的纪念手表。小电筒、棉签、听诊器、手表,就是她诊断病情的“武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武器”也伴随着双鬓上的白发慢慢“老去”,而她总是舍不得丢弃,手表也是修了又修从不离手。她诊疗有个习惯——从不打断病人讲述,始终微笑着注视对方,接下来,她会用双手为病人做检查。她的手,和我们普通人的手一样,很平凡,但是却布满老茧,褶皱横生,“这哪里像一个医生的手啊?”周围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啊,大家都知道这双平凡的手是不平凡,多年来,这双手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可以在病人就诊的几分钟里,基本锁定病源,这就是一位普通医生的上医之境。

对于王医生的“视、触、叩、听”的威力,黄陂农民刘耀东深有体会。刘耀东是一位朴实的农民,几十年来,因持续消瘦四处求医,做过无数次的检查和诊断,甚至各种先进的设备检查,一次花费上千元仍无果,这给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不检查了,查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结果,还有什么看头呢?”,就在一家人都无奈地准备放弃治疗,感到希望渺茫的时候,一个声音给了他们希望,“听说,汉口医院有个王医生很不错,要不你们去试一试吧”,抱着一线希望,刘耀东找到了王争艳。在耐心细致地听完刘师傅的苦诉后,“来,检查一下”,“我坚决不做检查,花费不起”,“放心哈”,王争艳面带笑容,开始了她的“检查”,手电筒、诊断器、棉签、手表,一一登场后,只见她用双手 “摸”了10分钟,反复检查身体的相关部位,一脸思索,“您是不是得过血吸虫病?”刘耀东惊讶:“几十年前的事,您怎么晓得?”,就是靠着“视、触、叩、听”诊疗原则,揭晓了疾病的谜底,就是这些平常却功夫了得的“检查”,让刘耀东逢人就夸,“王医生真是神啊!”。后来在王医生的建议与治疗下,刘师傅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也慢慢地摆脱了持续消瘦的困扰。

严谨求实 技术精湛

王争艳同志以消除患者疾病痛苦为己任,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安全、更放心的医疗服务。

家住后湖余华林的石婆婆,因双脚严重肿胀,多次到大医院去检查诊断,一直未确诊,由于肿胀加重以致无法外出,石婆婆的女儿慕名找到王争艳求医,王争艳不顾恶劣天气,到患者家中出诊,交通不方便,婆婆的女儿坚决要求王争艳坐出租车过来,费用她们报销,而王医生却拒绝了,坚持要同事骑着电动车送到大路边,再步行1000多米到患者家中。为石婆婆检查时,王争艳仔细的为她从头查到脚,在检查到严重肿胀的双脚时,但王争艳丝毫没有犹豫,只见她一个一个掰开老人的脚丫查看,这个王争艳看来平凡的动作,却让女儿感动得热泪盈眶,平时连女儿都是忍着臭味给母亲洗脚,而她却一点也不嫌弃,最终确诊,原来困扰婆婆多时,令她痛苦不堪的病根就是脚气,后来,在王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婆婆逐渐康复,一家人都感动不已。如果不是王医生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严谨的工作作风,小小脚气,可能就会要了婆婆的命。

有位心脏病患者,长期服药,来中心检查时王争艳从他的病情判断可能不是心脏病,而是肾上腺肿瘤或是其它腺体肿瘤,她赶紧劝患者去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结果这位患者在大医院检查的结果与王争艳判断的一样,及时手术后他再也不用长期服药了,他说:“想不到我们社区的服务中心也有医术如此高明的医生。”

今年60岁的王婆婆家住后湖社区,因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看了好几家大医院,检查做了不少,病症还是没搞清楚。后来,社区的邻居们推荐她去找王争艳,王争艳仔细了解王婆婆的病情,然后认真“视触扣听”逐一排查,发现王婆婆腹部出现胞块,王争艳判断发热可能与胞块有关,于是建议王婆婆做一个CT检查,结果是脾部有肿瘤性改变,证明王争艳的判断是对的。因为王争艳的及时确诊,为王婆婆赢得了手术时间。

廉洁行医 淡泊名利

王争艳同志是一名普通医生亦是一名为管理干部,她始终淡泊名利、廉洁行医、本分做人。她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感召着身边每一个人,为医务工作者树立了优秀的楷模。

在二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她坚守着医务工作者的原则,“服务患者,不求回报,”患者送“红包”,她是坚决不收,还经常和患者开玩笑,“你如果爱戴我,就不能这样,接了你的红包,不是对不起我这身白大褂吗”。患者送补品,她心疼患者身体不好,坚决要患者自己拿出去补身体;患者送锦旗,她嫌贵,从不让患者花这个钱,诊室里面唯一的一面锦旗,还是患者“先斩后奏”才挂上去的。

作为同济的高材生,她的同学们不是高飞就是南下,大家的收入远远的超过了她。远在南方的同学邀请她去工作,收入待遇都要比现在高好几倍,但她都没有答应,她说:“我已经离不开这里了,虽然待遇不高,工作也忙,但每次看到病人在我的努力下恢复了健康,我就很开心,感到很满足,特有成就感,活着,坦然就好。”王争艳几十年来虽然不能如同学那样富足,但她却感觉踏实幸福,每天都快快乐乐的,她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为医务工作者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尽心尽责 全心回报

多年来在党的培养下,王争艳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一名医学专家和管理干部,从一名群众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王争艳很珍惜组织对自己的培养和信任,以身作则用自己坚守的行医准则去影响和带领每一位科室成员,她自己也在组织的帮助下成长为一位深受同事爱戴的管理者,建立了一个患者信赖评价高的医疗团队,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来回报社会。

王争艳就象一块璞玉,为了让这块璞玉能更好的发出光芒成为一块美玉,院党委对王争艳同志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党委书记多次亲自与王争艳谈话,谈医院的变化,谈文化的重建,谈党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多年来从未申请入党的她在2008年1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年7月在组织重点培养下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2009年6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专业技术方面,从医25年里,王争艳将一门心思放在为患者治病就医中,对自己技术职称的晋升一直疏于关注,多年来从没有申报过副主任医师职称的晋升,作为同济医学院的高材生却始终是一名主治医师。为了让这样一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能获得自己应有的肯定,党组织多次找她交心谈心,帮助她为晋升做好各项准备。2008年王争艳申报了副主任医师,当年获得了副主任医师职称资格,并被医院聘用。同时,院党委赋予了更高的要求,2007年提拔她担任汉口门诊部副主任,走上了管理岗位。为了更好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王争艳带领同事们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在附近居民小区举办健康课堂,在社区居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2009年,为了发挥好大医院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势,医院选派了许多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到医院主办的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我觉得我适合在基层工作,而且我也喜欢做一位全科医生”这一次医院也满足了王争艳当年申请到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愿望,并担任中心主任。到中心后王争艳同志身先士卒,一方面带领大家深入社区居民家中送诊送药,一方面坚持每天坐诊为社区患者看病诊疗,同时,也为社区医生做好带教,将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受到了患者和同事的爱戴。

言传身教 满腔热忱

作为上级医师,她严谨求实,言传身教,毫无保留,认真做好“传、帮、带”。作为科主任她时刻把同事的冷暖记在心上,及时解决困难和矛盾,以真心赢得了信任。

同事们爱称王争艳为“王教授”,她对医术精益求精,五十多岁的老同志,却还是经常学习着一本本厚厚的医学书。在她不到五十平米的家里,摆满了书籍,这些书籍里,除了医学书籍外,还有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和文学的书。她觉得医生是和病人打交道的,只有全面了解人的心理,才可以更好的与患者沟通。许多与王争艳接触过的患者都觉得王医生的治疗感到心里很舒畅,因为王医生好像特别了解他们的心思,说的话总是让人感觉暖暖的。

提起王争艳,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都感慨万千,工作中,她经常毫无保留的给年轻医生提供医学技术上的带教帮助,由于这么多年来坚持学习加上丰富的临床经验,很多年轻医生向她请教问题,她都会耐心讲解,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他们提供指导,对待普通护士也是如此,传授各种医疗知识,以提高护理质量,加速患者康复的进程。

这就是王争艳,一个几十年奋斗在医疗第一线的医生,一个注重医技与医德并存的好医生,她虽无丰功伟绩,但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让大家感到敬佩,就如刘顺妮副市长对她的评价一样:名叫争艳不争艳,不争自艳最鲜艳!

关于王争艳和王争艳道德模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地址:http://go-okai.com/a/23130.html

最后编辑于:2023/01/20作者:东方说体育

东方说体育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