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伏是怎样记蒜的庚日是怎么回事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首日,末伏十天。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
于是规定从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起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起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iknow-pic.cdn.bcebos.com/86d6277f9e2f0708f30030d2e724b899a801f2df"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5c9d-7731-9d04-1205 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6d6277f9e2f0708f30030d2e724b899a801f2d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img]
三伏天是指哪几天
三伏天是指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今天末伏来了,是中原地区一年中最热一段时间今天末伏来了,时间在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中旬前后今天末伏来了,有的年份是30天,有的年份是40天。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为10天。
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今天末伏来了了。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今天末伏来了;末伏的第十天即为出伏。
/iknow-pic.cdn.bcebos.com/ca1349540923dd54859c5380df09b3de9d82486f"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7731-9d04-1205-fabf 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a1349540923dd54859c5380df09b3de9d82486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庚日计算口诀
庚日计算方法:用干支来纪日时,有天干第七位“庚”字的日子。
“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三个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地支的数字是12个,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得到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交叉配合60次,即六十花甲子。
天干的数字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的数字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
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夜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人们常用“热在三伏”这句话来形容盛夏的气候特点。种说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代,就把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做伏天了。
今天末伏来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明天是末伏吗、今天末伏来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