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都有哪些门啊?
武汉大学有正门、西门、茶港门、西北门、北门、凌波门、东门、南三区门等。
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位列全国第5位。
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学科水平排名全国第5位。
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全球第246位,中国内地高校第8位。
2021年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位列世界第137位,中国内地第9位。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
有机硅化合物及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资源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时空数据智能获取技术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武汉大学
[img]
武汉大学牌坊校门,武汉大学牌坊在哪个门
武大牌坊是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前夕武汉大学校门,学校仿照武大老牌坊建造的,它位于武汉大学正门,是武大地标性建筑之一。由于它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结构,所以不属于历史保护文物,而作为历史保护文物的武大老牌坊建于上世纪30年代,位于武昌街道口劝业场。此次拆建校门是为了配合武昌八一路地下通道建设和武大南北两个校区的对接,新的牌坊一年之后将在原址附近重建。
第一个校门始建于1931年,正面朝着武珞路,背对珞珈山校园,是座造型精美的木制牌坊。可惜落成不久,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摧毁。
1937年,学校在牌坊原址上重建了一个钢筋水泥的冲天式牌坊,这就是现在位于劝业场的老武大牌坊。重建后的牌楼正面的“国立武汉大学”六字为谁所题是个谜。“有人说出自蒋介石之手,也有人说是汪精卫所题,其实这都是坊间误传。”涂上飙说,有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第二版牌坊校名的书写者应为时任武大数学系教授的萧君绛。
上世纪70年代,老牌坊上“国立武汉大学”六字被人覆盖,用毛领袖的“武汉大学”四字取代。“这个四字校名并非是毛领袖为武大所题,其中另有故事。”涂上飙说,1951年,武汉大学农学院有一名叫陈文新的学生,其家早年曾与毛领袖建立过革命友谊。陈文新入校后,给毛领袖写过一封信,汇报了自己的学习心得。1951年5月,毛领袖给陈文新回了一封亲笔信,连信封上的收信人地址都是毛领袖亲笔所写,因此这“武汉大学”四个字便取自当时毛领袖在信封上写到的“武汉大学”四字。
到1983年武汉大学校庆之际,老牌坊上的“武汉大学”又被书法家曹立庵所写的“国立武汉大学”六字取代,而“文法理工农医”六字则出自当时武大中文系着名教授刘赜之手,重新换回了原来的历史校名,使用至今。
从上世纪80年代至1993年,武大的校门距离老牌坊达1公里之远,当时的八一路正校门只有四根粗大的水泥柱。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时,由深圳校友会及其武汉大学校门他海内外校友集资,武汉大学在现大门处照搬老牌坊的样式“复制”了一座新牌坊。
【结束语】据说,原来的武汉大学牌坊现已湮没在尘土之中,只留下无奈,与回忆。现如今矗立的是“仿造”的,虽然不是原来的老牌坊了,但是作为武汉大学的地标性建筑,给人带来了一些美好的记忆。
令人赞叹不绝的武汉大学有哪些美景
1、国立武汉大学牌楼
现在武大正门处武汉大学校门的这座新牌楼,是在1993年百年校庆前夕仿照老牌楼,由武大海内外校友集资建造的。四根八棱圆柱(四柱八方),表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武汉大学校门;柱头上的云纹,表示高等学府的深邃和高尚。上覆琉璃瓦之颜色为孔雀蓝,仅次于皇家的金黄色。另外,位于南湖校区的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校门口亦为仿制的国立武汉大学牌楼。
作为武汉大学的“门面”,武大的校门牌楼可以说是兼大气与古韵与一体。牌楼上用繁体从右到左写着“国立武汉大学”六个大字,在校门牌楼下的石碑上刻着武大的校训。而在牌楼的背面,还刻着六个大字,概括了武大的基本学科分类,从右至左依次是“文、法、理、工、农、医”,这几个字都是繁体。
从自强学堂到国立武汉大学,她永远的以这种姿态,渐渐成了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角色。更何况,它本身就是雄伟壮丽的。再更何况,曾经有人说,这是中国最有气魄的校名,它被念作,学大汉,武立国。
2、珞珈广场
珞珈广场,这又是中国大学里标志性的广场,这一大块的绿化面积在全国居于首。花树自不必少,小径小路弯的曲折,修的精妙。路灯相连相守,夜晚也串的漂亮。这里像是武汉大学绿色的眼睛,也是文化和休闲活动的中心。每天早上有睿智的老者舞剑,白日里有稚气未脱的小孩嬉戏,牵手的情侣相拥,有风时天空中则飘满了风筝,带着武汉大学校门你去远方,晚上广场上都可以看见很多休息聊天的学子,和进校散步、跳舞、健身的市民。
3、樱花大道
提起武大,最有名的莫过于樱花了。樱园老斋舍前着名的“樱花大道”,是武大赏樱的最佳地点。春天的樱花大道,花枝浓密,满眼的樱花沿着300米长的大道盛开,洁白如雪、灿若云海。抬头只见花不见天,是个晶莹透亮的世界。
秋天,樱花大道上的桂花也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武汉大学校门!樱花树也长出了茂盛的枝叶,仿佛在积极的吸取养分,为来年的珞樱缤纷努力地做着准备。而当深秋来临,大道旁的银杏树叶变得金黄而纷纷掉落的时候,被金色的树叶铺满的樱花大道也别有一番韵味。
4、樱顶
樱顶樱顶,重点就在樱和顶,樱花就在它楼下,这里又被称作樱花城堡,而顶,即是房顶,却也是武大之顶的意思,除了老图外,它是武大最高的地方,经过了精心设计,武大的樱顶宿舍是三座一模一样宿舍的联合,因为本来楼就高而漂亮,三座并列相连,更显得有气势,面积也较大,平日看上去就像一个广场,站满了人游走。
而楼相连或镂空的地方,周围设成栏杆,所以又像是个大阳台,倚靠在这里交谈或观赏武大的景色恐怕是每个武大人都做过的事情。而因为要显示是顶,所以三座宿舍加盖了三座可以称作是顶的东西,修成小屋,也是飞檐琉璃,功用倒是很多。所以光是这个顶就表达了武大的很多的东西。而这些通过樱顶宿舍得到的赞誉就可得,它被称作:武汉的布达拉宫。
5、老斋舍
老斋舍就是现在的樱园宿舍,是武汉大学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沿着有108级台阶的楼梯拾级而上,登上樱顶俯瞰整个武大校园,一片碧绿便尽收眼底。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在推开老斋舍的窗子就能看见潇潇洒洒的樱花雨!
老斋舍同老图一样,代表了武大的灵魂。四幢民国时期的建筑,沿山而建,用巨大的门洞相连,仿佛四个老人携手守望珞珈。因为每年樱花节的缘故,很多人把老斋舍叫做樱花城堡。
老斋舍最有韵味的地方,是按千字文里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久、辰宿列张”来为十六个门洞取斋名。从门洞里走出,会有一种从历史里走出的感觉,回头再看看已近脱去颜色的几个红底的字,仿佛那把倚在门边的椅子上正坐了个短发的女生,民国学生裙装,恬静地看着手里的书。
6、老图书馆
这是一座能让人心动的图书馆,它远离校园,处在山颠,朴实庄重,有容纳的气势,你站在它的门牌前,会有心动的感觉。而故宫式的房顶上那块小小的牌匾的上的三个篆书图书馆则静静的见证着它一样长久的历史。
那清晰的轮廓、流畅的线条、飞翘的脊檐、恢宏的气势使之真正成为凝固的音乐。而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东西交融的文化氛围也足以令每一位观赏者为之倾倒。穿过古色古香的门廊,步入到明亮高穹的大厅,更能体会到一种庄重与和谐,宁谧与典雅。那是一种空灵飘逸的感受。那是一个唯美的景色,在夕阳西下时,踏进老图,宽大的老式的落地窗户漏进来短短的红光,洒在校园里最好的红木桌椅上,洒在一个个俯头苦读的学生身上,那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7、奥林匹克运动场
“奥场”是同学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场的简称,它又称为“912广场”。蒋介石曾在912广场阅兵,庄严肃穆,不知后来有多少热血男儿牺牲在卫国战场上。
8、六一亭
为纪念六一惨案死难烈士而建于1947年11月。六角飞檐,碧瓦熠熠,六根朱红圆柱支撑,都蕴含六月之意,亭四周植有冬青和绿草。亭高约7米,上部攒尖顶为木质结构,下部红圆柱用水泥注成。亭中立有一块石制纪念碑,碑身高1、46米,宽约0、58米。
1947年6月1日,国民党军警千余人突然包围武汉大学,搜捕进步教授和学生、陈如丰、黄鸣岗三名学生,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六一”惨案。6月4日,武大“六一”惨案善后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其中一项议题是讨论纪念死难者的办法。决定在校内建筑一座纪念亭,将3位同学的殉难经过,刻写成碑文,并烧制瓷像(或铜制浮雕),以作永久之纪念。
9、半山庐
位于珞珈山腰西北,高达7米,由两个阳台将三栋两层的楼房连缀而成,中间一楼伸出一个装饰性屋檐为入口,八个飞檐毫无雕饰讲究,整栋楼用色简拙,皆青砖墨瓦,外表极显质朴无华之能事,与珞珈山的苍秀山势混为一体。据说半山庐的建筑与选址是武大一位研究易经的教授所设计。虽依山而建,但庭前却异常开阔平坦。本是单身教工宿舍,家眷不在武汉的教授大多住在这里。1937年-1938年,“武汉抗战”期间,蒋介石和宋美龄曾寓居与此。
10、宋卿体育馆
湖北走出的黎元洪大总统宋卿先生死后欲藏于此,被学校拒绝。后来其后人黎绍基和黎绍业投资在学校建立了这个体育馆,让它的名字留在了武大,也算是一丝小小的安慰吧。体育馆1936年7月竣工,四周绕有回廊,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屋顶采用跨度三十多米的三铰拱承重,这是当时西方非常先进的建筑工艺,正面看台又有中式的重檐——三檐滴水,馆里还做了只有宫廷或者高规格庙宇才采用的斗拱。屋顶覆绿色琉璃瓦,利用密檐高差采光通风,侧墙框架结构,山墙取巴洛克式,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
11、十八栋
位于珞珈山腰东南的教工住宅群。建筑风格整体采用英式乡间别墅风格,但每一栋建筑都自有其特点。日军侵占武汉后,将有些别墅的内构造改成日式的。周旧居与郭沫若旧居即在其中(分别为一区19栋27号、12栋20号)。周旧居是一栋标准英式田园别墅,红瓦青砖,地基开阔,庭前屋后被参天大树环绕,通往山下的是几条石阶小径。别墅由两个哥特式风格的拱形门栋分开,楼栋之间有一精致花园,种有一棵大芭蕉树。
郭沫若1961年曾故地重游,在其旧居前留影,在其抗战回忆录《洪波曲》中也提到了这段经历,称“武昌城外的武汉大学区域,应该算得是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此外还有苏雪林故居,隐现于一条盘树而上悬于半空的老藤与古树的臂弯之间。杨端六、熊国藻、葛扬焕、刘博平、桂质廷等都曾居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授们大多被迫搬出,改由讲师、助教合住。
【结束语】武汉大学是公认中国最美的的大学,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樱园了,但其中还有很多景色也是令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的。武汉大学的建筑也是一绝,看过的都赞叹连连。
武汉大学共有几个大门
武汉大学的大门比较多武汉大学校门,说不清楚有多少个。
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武汉大学校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
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10月,武汉大学有珞珈山主校区、医学部校区,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校区。
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系),开设有123个本科专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正门在哪里武汉大学正门是哪个门
武汉大学正门在武汉大学校门: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八一路299号。
武大牌坊三度改头换面
1931年武汉大学校门,一座四柱三间歇山式结构武汉大学校门的木制牌坊竖立在街道口劝业场(珞珈山路靠近武珞路)武汉大学校门,但次年毁于龙卷风。这座牌坊为武大最早的牌坊武汉大学校门;
1937年,武大在原址建造钢筋水泥冲天式牌坊。四根八棱圆柱,表示喜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上的云纹和背面用小篆书写的“文法理工农医”六个大字;
1992年,为迎接建校100周年华诞,武大以民国老牌坊为蓝本,在八一路校门口兴建新的大门牌坊,老牌坊还在原址(珞珈山路靠近武珞路)于1993年教师节前建成;后于2012年拆除;
2013年,八一路校门新牌坊落成。
看大学 | 绽放在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
大家好,我是锯子君。
锯子君经常收到读者们的私信,大家既珍惜充实忙碌的中学时代,又向往自由精彩的大学生活。
那些寒窗苦读的日日夜夜,那些勤学苦练的分分秒秒,是心中的梦想一直激励着莘莘学子不断前进。
大学,代表着新的起点和新的希望。
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人们都重新认识了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地处武汉市的武汉大学也一下声名大噪.
本周,锯子君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这所风景如画的武汉大学。
黉,音同“红”,是古代对学校的称呼,所以,“山有黉”的意思是山上有一所学校。
哪所学校如此厉害?不是依山而建,也不是傍山而立,而是恰在山上,山上即校,校中有山呢?这所学校就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汉大学。
在某权威杂志评选的“中国十大最美大学”排行榜上,武汉大学拔得头筹。
既然力压群雄,其绝美之处,从评选词中可见一斑:“珞珈山麓,东湖之滨,山水相宜,古今和谐,承传统中华园林之精妙;武测水院,咸归于斯,省府市府,治理整顿,创武汉大学之新风。”
武汉大学不仅坐拥珞珈山,还环绕东湖水,可谓是坐山傍水,风景绝美。
说起武汉大学的历史,可谓如雷贯耳。
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了自强学堂,是武汉大学的前身;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更名武汉大学,并沿用至今。
武汉大学有两个标志:一个是珞珈樱花,另一个是校门牌坊。 其中,校门牌坊为建筑代表,不像樱花有四季更替。校门牌坊立于八一路之上,故常出现在游客的武汉大学打卡照上,以证来过武汉大学。
校门牌坊经历数代,最早建于1931 年,是位于街道口劝业场的民国老牌坊,木质结构、琉璃瓦顶、略施斗拱、油漆彩绘。网传木牌坊建成次年,毁于龙卷风。
至于为何内陆地区有龙卷风,就不得而知了,但仅看旧图,不难发现木质结构本身就不够牢靠,更何况牌坊看似“头重脚轻”,所以被大风吹垮也是“情理之中”了。
木质牌坊被毁之后,学校吸取教训,原地重建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牌坊,正面书“国立武汉大学”,反面书“文法理工农医”,注意反面并非正面的繁体字样,据说是1937年牌坊第二次修建后由中文系教授书写,彰显的是武汉大学的办学理念——擅文法、长理工、懂农医。
这是该校当时所追求的理想化的学科格局,日后的武汉大学也是朝着这个目标奋进,并于 20 世纪 40 年代顺利实现。
现在大家看到的校门牌坊是 2013 年的复建之作,曾有人调侃,若是不识字、没文化之人,必然会读“学大汉、武立国”,倒也成句。
再看正面,一定有人好奇“国立武汉大学”这几个苍劲有力、规格整齐的大字是何人书写?是伟人墨宝吗?
有一种流传较广,但无从考证的说法是,20 世纪 80 年代重修时,因老牌坊六字无法修复,于是学校邀请了一位名叫曹立庵的书画家重新题写了校名。
如今再看武汉大学标志性的校门牌坊,依然是气势恢宏,与珞珈山相映生辉,六代校门牌坊记录了武汉大学沧桑动荡却傲然挺立的历史。
除了校门牌坊, 武汉大学还有一景举世闻名,那就是珞珈樱花。 每年到了樱花盛开的3月,校园内游人如织。
2020 年,受疫情影响,游客无法现场赏樱,武汉大学就联合众多媒体平台,开放了“云赏樱”通道。
据媒体报道,在平台开放期间,有近 2000 万人次通过网络赏樱,樱花美景便尽收眼前。可以说珞珈樱花,不仅是武汉大学的标志,更是武汉这座城市的名片。
谈到武汉大学校园内樱花的历史,很难不让人与日本这个国家联系起来,实际上,这些樱花,与日本的确有着很大的关系。
樱花是日本的象征,这一点无可厚非,而武汉大学本无樱花,最初的樱花,正是侵华日军所栽。
1938 年日军侵华,武汉陷落,武汉大学校园被日本军队占用,所幸在武汉失守前,武汉大学师生西迁避难,只留下几人护校。
军队撤退后,校园被日军用作后勤保障场所,日军考虑让留此休养的伤员能更好康复,于是从日本运来二十几株樱花种植。
艰难抗战的武汉大学师生重回校园后,看到盛开的樱花,内心是痛苦的,但是他们坚信,这些樱花,是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证,是中国人打败日寇、独立自强的历史战利品!
当然,樱花的寿命不可能那么长,现在校园内盛开的樱花,已经没有当时那二十几株了,但是,武汉大学的樱花历史,也没有就此停止。
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向中国赠送了 1000 株樱花,大部分种于北京市的玉渊潭公园和陶然亭公园,武汉大学也接收了 20 株,后来日本又陆续赠予武汉大学若干樱花。
可以说 武汉大学的樱花历史,起于屈辱,却又见证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 “树本无辜”,花无国界,在当今世界,也可如樱花盛开般,需沃土、需阳光,可共同栽种,亦可共赏美景。
这是武汉大学校园里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武汉大学除了风景如画,“文法理工农医”的学科格局也彰显了其实力之雄厚、底蕴之深厚。
武汉大学在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无数精彩华章,既有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等革命志士,又有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人文巨匠。这无不体现着武汉大学之盛。
对武汉大学学科和专业的了解,需从其四大校区入手。武汉大学原有四个校区,后称学部,分别是
原武汉大学校区的文理学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工学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信息学部和原湖北医科大学的医学部 ,其中文理学部又分成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三个学部。
因此,六大学部共同构成了现阶段武汉大学的办学格局。武汉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拥有10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总数位居全国第12位。
这10个学科分别是: 口腔医学、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和生物学 。
这10个“双一流”学科中,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又有4个被评为A+。下表为大家罗列了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武汉大学A类专业(包括A+、A、A-)的具体名单。
从学科评估的结果中,不难看出武汉大学的优势专业是哪些。优势专业遍布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理学类和工学类,可以说满足了考生对各个门类的专业需求,不管你是精于文学,还是擅于工程,武汉大学优势专业齐备,任你挑战。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专业和各位读者朋友分享,那笔者愿意选择这个专业,即武汉大学当之无愧的王牌专业——测绘专业。在上海软科的“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测绘专业排名亚洲第一。
虽说不同机构排名的参考价值和权威性不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说明武汉大学测绘专业实力的强劲,甚至有说法戏称“武汉大学的测绘学院撑起了中国测绘的半边天”。
测绘专业让笔者用最简单的话来描述,就是用各种方法测量和绘制自然结构和人工设施的专业,测绘对象自然也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界的崇山峻岭、江河湖海,另一种是人类社会的高楼大厦、管道结构等。
武汉大学的测绘专业又分为地理信息工程、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工程与工业测量、航天航空测绘等方向,明显也是按照测绘领域和对象来划分的。
实际上,除了传统的自然地理测绘,现阶段测绘专业的应用,遍布了很火爆的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驾驶、互联网等行业。
那么,问题来了,专业优势是否意味着就业优势呢?是不是大家在报考大学时,拿出学科评估中的A类学科名单,依次填写就可以了?
很明显不是这样的。首先,A类学科中的文、理、工科跨度极大,大家不能盲目追求高类别而忽视具体学科门类。其次,对同类别内的学科,也不能够仅凭其评估等级高低就决定报考顺序。
也就是说,评估等级高,并不意味着报考优先级高,而是应该综合考虑专业质量、就业竞争力、学习兴趣等因素。前述的测绘专业,每年也并不一定是武大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原因就是大家会综合考量工作环境、就业方向和升学难度。
笔者从《武汉大学 2019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摘取了武汉大学部分A+类和A类专业的本硕博协议就业率(见下表):
从该表不难看出,整体就业率本科硕士博士,这能够体现出学历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更重要的是,表中所列专业,是武汉大学在学科评估中的佼佼者(A+类和A类),但是各个专业在三个阶段的就业率并不都是最高的,例如A+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和A类的法学专业,都处于同类别中较低水平,生物学专业和公共管理专业也处于较低水平。
这就很好印证笔者前述观点, 在选择专业时,要综合考量学科排名、就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切不可唯排名论。
当然,工科专业更加贴近生产生活,实用性、技术性更强,在就业方面有其天然优势,这不意味着非工科专业就无路可走。
读者朋友们还是应该客观评估自身优势特长和兴趣,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
总的来说,武汉大学历史悠久、景色极其优美,武汉这座城市大学林立,集聚效应明显,是一座有历史、有美景、有底蕴的城市。春暖花开,我们武汉大学见!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