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网帝国(国网帝国书)详细内容

国网帝国(国网帝国书)详细内容

老狼中科技 2年前 (2022-12-11) 财经 121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英语翻译

Private business in China isn't the only loser from the relentless expans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media is also suffering under the onslaught.

在国有企业无情扩张的过程中,中国的民营企业不是唯一的输家,中国的媒体也遭受着冲击。

Business Watch Magazine is the latest to feel the heat. The Beijing-based weekly won't be publishing this month, according to a notice posted on its website--its punishment for tangling with State Grid, the mother of all SOEs ranked 15th on Fortune's Global 500 list in 2009.

《商务周刊》是最新一家受到这种冲击的媒体。其网站发布的公告说,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周刊本月将停业整顿。这是它跟国家电网公司较劲受到的处罚。国家电网公司是中国国有企业的龙头老大,在2009年《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排名第15。

In a 25,000-word cover story called State Grid Empire, Business Watch had reported that the state giant was angling to extend its near-monopoly over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China to the business of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for that grid. 《商务周刊》曾发表一篇名为《国网帝国》的封面文章,文章用25,000 字的篇幅报道说,国家电网公司正谋求将它在中国电网领域近乎垄断的地位扩大到电网设备生产领域。

It's not hard to see why State Grid would want to move in that direction. Last year, China spent $84 billion on power infrastructure. 国家电网为什么希望朝着这个方向行进,其实不难想象。去年,中国向电力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了840亿美元。

But the Business Watch article said State Grid's ambitions are opposed by the state-backed China Machinery Industry Federation, and it cited an internal federation document to back up the assertion. The article didn't pull its punches, criticizing State Grid's top leaders and referring to the company as 'Frankenstein's monster.' 但《商务周刊》的文章说,国家电网的计划受到了政府支持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反对;文章还引用了联合会的一份内部文件来支持这一论断。文章直言不讳地把矛头指向了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层领导,并把该公司称作“弗兰肯斯坦式巨人”。

In its website notice, Business Watch said publishing authorities found the magazine guilty of 'violating propaganda discipline' for 'revealing internal content,' as well as 'serious factual inaccuracies.' 《商务周刊》网站上的公告说,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认为该刊“违反宣传纪律”,“将内参内容公开化”,并且“多处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

Missing from the notice was any explanation of what facts Business Watch allegedly got wrong. 公告没有讲明《商务周刊》究竟哪些内容出现了所谓与事实严重不符的情况。

It's not the first time Chinese media has gotten into trouble over stories about the energy sector. Three years ago, Caijing magazine was forced to yank a story also related to State Grid. 这不是中国媒体第一次因为报道文章涉及能源行业而陷入麻烦。三年前,《财经》杂志曾被迫撤掉一篇同样和国家电网有关的文章。

There's a new swagger these days about Chinese SOEs in their dealings with the media,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media. SOEs have long insisted on the right to vet articles before publication as the condition for agreeing to cooperate with reporters. That helps to explain why so few SOE officials are quo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media. 这段时间中国国有企业与包括外媒在内的媒体打交道时,显示出了一种新的霸气。长期以来,国有企业都坚持要在文章发表前进行审查,这样才同意跟记者合作。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外媒极少引用国企官员的言论。

Lately, however, the tone has become more threatening. A few weeks ago,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ielded a call from the PR department of a prominent state company regarding a story we had broken on one of it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You have illegally exposed our company's commercial secrets,' the PR official began. 'We demand that you immediately remove the story from your website and reveal the sources of your information.' Unless the Journal complied, the PR man went on 'we will take legal action against you.' Needless to say, we stood by the story--and rebuffed the demands. 而在最近,国企的态度已变得更加咄咄逼人。几周前,《华尔街日报》接到一家知名国企公关部门打来的电话,谈到我们一篇有关该公司海外投资的报道。这位公关人员一开始就说,你们非法曝光了我们公司的商业机密;我们要求你们立即从你们网站删除这篇文章,并说明你们的消息来源。这位公关人士接着又说,如果不服从,我们将对你们采取法律行动。当然,我们没动这篇文章,并拒绝了对方的这些要求。

Business Watch is acting appropriately chastened. 'We accept the result,' the notice said. 《商务周刊》做得比较乖,它在公告中说:“这个结果,我们接受它。”

The magazine will be back on the streets next month. But muckraking business journalism in China has taken another hit. Chinese publications will think twice before having another go at State Grid, or any other SOE--at a time when public scrutiny of these industrial giants has never been more important. 《商务周刊》将在下个月复刊,但中国商业新闻中的“揭发黑幕”行动已经遭到又一次重创。中国出版物下次要经过三思之后才会去挑战国家电网或任何其他国企——而在当前,公众对这些行业巨头的仔细关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img]

百度文库怎么啦,不能正常下载资料

百度文库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请检查一下你的电脑的软件问题。

国家电网为何大手笔投资媒体?

自2013年下半年起国网帝国,各大财经媒体对国网国网帝国的“负面报道”几乎销声匿迹国网帝国,国网的投资效果立竿见影。

国网投资媒体的案例,反映出资本和新闻之间的微妙关系。在中国,资本曾经帮助市场化媒体快速成长,但它同样可以成为扼制新闻自由的强大力量。事实上,不仅中国,全世界都是如此。

近日有网络媒体(新浪微博国网帝国:财通社)报出,国家电网公司继5000万元投资21世纪网(21世纪报系旗下的专业财经网站)后,又斥资1.6亿元投向第一财经集团,并获得一个董事席位。

“财经十一人”通过可靠渠道,验证了上述讯息。从两年前开始,国家电网就开始频繁与包括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周末、财经杂志在内的国内知名市场化媒体接触,洽谈投资事宜。知情人士透露,“但凡是业内报的上名的,国网基本上都接触过”。而且国网的上述两项投资行为,早在2013年就已经完成了。

从2011年开始,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纸媒日渐式微,经营情况每况愈下,自2013年达到了最低点。市面上的知名财经媒体,广告收入的下滑幅度平均超过20%。不断有纸媒因经营状况出现问题而停刊。

在传统媒体时代,广告是纸媒盈利的关键,但是新媒体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进而冲击了纸媒的商业模式。直到现在,纸媒行业还没有完成新的商业模式转型,预计2014年纸媒整体经营状况仍将呈下滑趋势。

相较于媒体行业的低迷而言,国家电网则是财大气粗。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国网的利润总额达到620亿元。2013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五百强中,国网位列第七,年利润总额达到123.17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达2984.48亿美元。

国网和纸媒的强弱对比可见一斑。对于国网来说,纸媒经营业绩的不断下滑,意味着抄底时刻的到来。不过,在传统认知中,电力行业属于B2B行业,较为封闭,没有投资传统媒体的动机。在国内,不要说投资媒体,在平面媒体上投放广告的能源企业都少之又少。

这正是国网上亿元投向媒体引发关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是国家电网消除所谓“负面报道”,营造有利舆论环境的一种手段。

事实上,作为电力的经销商,国家电网并非传统的B2B电力企业,国网帝国他们同样具有B2C的某些特征,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正是市场化媒体的反复报道,国家电网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和“垄断”划上等号,特别是目前改革成为舆论焦点,打破电网垄断,促进市场竞争,甚至拆分国家电网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主张“改革和发展”的市场化媒体曾是这场舆论战的急先锋。其中最为著名的两篇报道是《财经》杂志的“谁的鲁能”和《商务周刊》的“国网帝国”,前者揭示了国家电网旗下国有电力企业在改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导致鲁能集团私有化流产。后者系统梳理了国网近年来的商业行为及其背后深意,但与“谁的鲁能”结果迥异,此文成了《商务周刊》停刊的导火索。

梳理近年来市场化财经媒体针对国网的“负面报道”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类,无一不让其如坐针毡:

第一,呼吁电力体制改革,打破电网垄断,甚至要求拆分国家电网。

第二,呼吁谨慎投资交流特高压。一位“十二五”电网规划专家组成员告诉“财经十一人”,如果没有市场化媒体的“轮番轰炸”,国家电网近万亿元规划的特高压电网投资或许早已上马。

第三,呼吁解决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并网问题。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并网问题,有些确为国网之责,有些则是规划无序、电源发展过快的问题,但媒体无一例外将其视为国网垄断的又一例证。

要打破这样的舆论环境,必须有所作为,国网做出的选择,是直接投资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市场化媒体。在当今中国有两种舆论场,一种是官媒主导下的官方舆论场,另一种是市场化媒体营造的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议题有异,玩法有别。国网深谙此道,前者只需依靠政治力量施压,后者则需要通过资本的力量才可彻底解决问题。

自2013年下半年起,各大财经媒体对于国网的“负面报道”已经销声匿迹,各大市场化媒体一线采编人员,均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涉及国网”报道的压力。

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上透露的“国家电网计划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4035亿元,其中电网投资达到3815亿元”工作重点即为,“力争今年核准并开工6条交流4条直流特高压项目”。

虽然纸媒的经营已经每况愈下,但其依然拥有一大批采编精英人才,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新闻产品,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年营收超万亿的国网,1亿元投资媒体为特高压等一系列重点投资行为铺路,这是笔划算的买卖。

国网投资媒体的案例,反映出资本和新闻之间的微妙关系。在中国,资本曾经帮助市场化媒体快速成长,但它同样可以成为扼制新闻自由的强大力量。事实上,不仅中国,全世界都是如此。

电力系统未来会是怎么样的?

关于特高压: “800千伏、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已上马”,“特高压输电网”应该是出自“国网帝国”这篇文章吧?实际上,目前的交流特高压只有一条试验线路而已。知乎上有关于“特高压”的问题,不再熬述。“换流站内常常是多个国家的专家和设备在同时运转”,这说的应该是直流,请问从何得知的?(开玩笑的问一句,这些无私的外国专家在我们的电网公司运转设备,俗称守站,那他们有没有编制?) 关于智能电网: 先从远一点的地方说起。上学上了十多年,碰到新名词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到书本上找概念,而且总有现成的解释,完整而精确。但是“智能电网”这个名词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提出来的,对于它的概念,就算提出者本身在提的时候也是处于摸索完善的阶段。他们提的东西,肯定是符合他们的利益和国情的(个人不恰当的揣测,他们提出玩游戏、制定规则,然后要大家照着他们的规则玩,最后帮助他们发展。不管做什么事情,和制定规则的人去玩,怎么玩都是输:任何规则的制定者,都不会让利益的天平倾向于自己的对手)。这东西不适合我,但是又不得不玩,怎么办?那就参与规则的制定。因此,“智能电网”被赋予的意义非常广泛,承担的内容也非常多。美国提出搞“智能电网”,欧洲就搞“超级智能电网”,中国则搞“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美国侧重配电和用户侧,欧洲侧重于电源侧(可再生能源的引入),中国则侧重于电网层面。看,只不过大家的侧重点、发展方向不一样而已。

标签: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地址:http://go-okai.com/a/8884.html

最后编辑于:2022/12/11作者:老狼中科技

老狼侃球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