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测工作要怎么做?
一、要有强大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实时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
二、是要建立本单位的网络舆情保障制度,做好网络舆情监测的保障工作。
三、是有条件的,还可与专业舆情监测公司进行合作,接受专业舆情处置专家的指导,提升舆情监测能力和公关处置能力。
四、是通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中新闻网页、各类论坛、微博、各类贴吧评论等网络舆情情况,并进行有效筛选、分析,提炼有效舆情问题。
五、是发现网络舆情问题后,立即采取有效处置措施进行危机公关,并对舆情进行正向的引导。
六、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增强信息的透明度,消除网络舆论质疑的土壤,是做好网络舆情监测的根本。
扩展资料:
舆情监测专员日常工作任务:
1、综合监测
综合监测网络上传递的与工作单位相关的舆情,一旦发现负面舆论,能够在事情发生初期及时处理。避免舆论爆发产生负面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大,网络舆情监测员需利用舆情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从新闻、微博、论坛、贴吧等渠道获取相关的信息,储存到数据库。
2、舆情分析研判
信息获取后,需要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处理。运用舆情监测系统对时间、热度、强度、内容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必要的垃圾信息,然后自动过滤分类,最终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舆情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舆情进行分析研判,判定是否能在短期内调查清楚舆情的真相和过程,并对外公布。
3、制作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反馈包括舆情发生初期的表态公告、处理过程中的即时反馈以及处理完成后的舆情报告公布。当网络舆情已经发生,网民已经重点关注,若是不及时反馈舆情处理进展,只会加剧网友对事件的各种揣测,而使舆情越走越偏。
[img]
互联网舆情监测应该怎么做 ?
一、确定监测需求
通过需求的确定,一方面是为了明确舆情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便于后续监测工作的开展,如监测关键词、目标网站/人物、监测方法等的选择。
于企业而言,比较常见的监测需求是品牌形象、产品口碑、服务点评、高管言行、代言人风评、上下游合作伙伴、竞品对手动态、行业法规等信息的关注。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的监测需求主要集中在社情民意、公共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政策颁布实施反响、工作开展、贪污腐败、境内外反动舆论等信息的关注。
二、整理监测关键词、目标网站/人物
通常来说,监测关键词的选择相对比较简单,在企业方向主要是以公司名称、产品/服务名称、高管名称、代言人名称、竞争对手名称等为主;而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方面主要是以部门名、地域名、事件名、人名等为主。而目标网站和具体监测人物的选择,关键还要视自身情况而定,如根据自身行业特性,选择相关的行业垂直网站;根据过往的舆情事件爆发热点,选择那些对自身影响大的媒体网站/意见领袖等。
三、挑选合适的监测方式
关于具体的监测方式,不外乎两种,即人工监测+舆情系统监测。如自身信息量大、对时效性有硬性要求、需要覆盖全网、有一定预算,四者满足其一,都可采用舆情系统监测法。如完全没有预算、本身关注信息量少、不要求时效性、仅关注某单一平台,则可以考虑人工监测,即借助一些免费的检索工具,安排专人定期负责搜索。
四、采购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产品
最后,则是当选择好合适的监测方式后,确认要借助舆情系统监测时需要进行的最后一步,如选择人工监测可忽略。在这里可推荐几款不错的网络舆情监测产品,识微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系统、鹰击早发现系统、清博舆情、百分点舆情洞察、军犬舆情等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先免费体验,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互联网舆情监测怎么做?
(一)、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网络舆情和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一样,都应实行属地管理和一把手负责制,采取“谁运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办法实行责任追究制。要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把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纳入宣传思想工作总体安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要明确一位领导同志具体分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同时确定一名同志为舆情信息员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每天或每周按部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整理,针对各部门的情况,提供简单的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及时向各职能部门进行反馈。
(二)、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网络技术手段是实现网络舆论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常用的网络技术手段包括对IP地址的监测、跟踪、封杀;网管的全天候值班监测,对负面消息进行及时清除;运用智能型软件进行敏感词组的自动过滤;对论坛发帖的延时审查及发布;对国外敏感网站浏览限制;论坛、博客、播客实行实名认证制度等。各个网站和互联网运营商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技术保障措施,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三)、建立日常工作机制
1、网络信息发布
“互联网让每一个人都变成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不经过审查。”一位传媒研究者称,“一方面,这可以让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同时,由于鱼龙混杂,你无法分辨它的真假。而对那些年轻的网民来说,情绪非常容易被煽动。” 正是如此,网站一定要严把信息发布关,要建立网络信息发布的审核制度,规范信息审核流程,实行专人负责。网站开办的BBS论坛、博客、播客等交互栏目,必须实行“实名注册”并落实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先审后贴制度。
2、网络舆情引导
网络舆情引导就是对监测到的网络舆情动向,通过网络信息评论员进行网络舆论导向,发挥“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对日常舆情进行引导。一方面可以开展即时性评论,及时跟帖批驳反面声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帖、跟帖发表引导性评论,发布正面观点。根据传播学规律,“舆论领袖”在影响受众的态度方面作用明显,尤其当网络出现海量信息时,网民往往会无所适从,这时候他们更需要权威的“舆论领袖”的声音作为自身决策的依据。
在正面引导的同时,各版主还要严格审核有关信息,对恶意信息立即删除,对情绪偏激的帖子作缓冲处理。在把关中,切忌简单粗暴地删帖,要注重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引导艺术,使网民产生理性和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从而形成网上正面言论强势。
互联网舆情监测应该怎么做?
企业做好舆情监测方法如下:
1、制定预案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类型的舆情事件制定可行且详细的判断标准和预警预案,防范于未然,做到出现舆情危机时,能够有条不紊且有理有据的进行应对。
2、及时沟通舆情监测期间和发生舆情危机时,要保持与政府相关部门、权威机构、专家学者的紧密沟通。同时企业可以借助媒体,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体的支持,利用社交媒体、公众号等平台,适时转移目标,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
3、舆情危机应对培训了解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危机处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掌握处置舆情危机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提升了舆情应对与危机管理能力,为今后提升组织系统网络舆情宣传与管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网络舆情调查工作情况汇报范文(五篇)
网络舆情报告 篇1
xx年网络舆情调研报告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舆情监测验收,网络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社会和民众中产生影响。由于城管体制和城管工作的特殊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近年来,我区城管分局受理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越来越多。网络舆情一方面推动了城管工作的改进,另一方面,一些负面的舆情往往给城管部门的形象和声誉造成影响。加强舆情监控和引导已成为我们城管人的新课题。
一、现状分析
(一)数量日益增多。分局处理网络舆情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一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互联网来表达诉求、发表看法。他们的网上诉求日益频繁,网民发表言论热情高涨,阶段性热点话题层出不穷,市民意见情绪网络化表达逐渐形成习惯。二是城管这支队伍因其历史的原因、体制的原因,成为网络舆论热议的焦点,常被民众所关注。
(二)内容涵盖面广。从网络舆情的内容来看,有以下几项网络舆情监测验收:一是表达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态度情感;二是表达对某一事件的认知;三是暴露问题或投诉;四是行为倾向,此类为我们通常说的预警性信息,常发生在特殊时间节点,重大活动前期。
(三)形式呈现多样化。一是网络论坛,通过网民自主发帖、跟帖等方式形成舆情;二是新闻点评,新闻网站在新闻信息之后设置点评窗口,收集网民意见;三是留言板,主要是官方网站专门设置给地方领导留言的栏目,例如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成为收集民意的重要渠道;四是在线调查,用网络编程的方式将问卷生成页面,用户在浏览页面的时候,对问卷进行回答,生成调查结果;五是微博,拥有不同数量粉丝的微博同传统媒体比较,其影响力相当于一本杂志、甚至一份全国性的报纸,微博的多点内容发布、信息同步、与移动媒体的结合、链式反应和循环跟贴等特点,值得我们跟踪关注。
(四)性质的双面性,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能够从整体上反映一项政策或者管理行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受发言者身份隐蔽、信息不对称以及网民年龄、身份的影响,网络容易成为情绪宣泄的空间,对社会问题产生片面认识,有着非理性、极端化的一面。就城管方面来讲,负面舆情较多,一些城管执法行为往往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其他一些组织的不当行为也常让城管背“黑锅”,如“衡阳城管粗暴执法,踩烂女摊贩金桔框”事件。
(五)影响逐步扩大。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许多领导已习惯于通过网络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我区信息办,宣传部均有专人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舆情干预现实作用日益强大,政府通过网站收集民意,倾听民心,如衡阳新闻网民意直通车栏目,设立了投诉中心、谏言献策、求援求助、部门反馈的专栏,为政府和老百姓之间建立了沟通的平台。关注社会生活和关心家乡建设的网民则不限于本市居民,还包括散居各地的人士。
二、应对措施
目前,城管分局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还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网络舆情监控主要靠上级部门反馈,再针对已发现的问题,向上级部门回复,虽然取得一些效果,但呈现分散、零乱、业余等特点,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必须调整思路改进管理。
(一)加强网络宣传,宣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网络宣传,加强城管形象建设,改变公众对城管以往的不良印象,以此带动整个舆论大环境的改善,使城管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一是通过党政门户网站进行信息公开,让广大市民了解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工作动态等,加深市民对城管工作的认识;二是综合运用回帖和网络发言人、网络访谈、博客、微博、播客、QQ等多种网络公关手段,以幽默、轻松、草根化的方式开展宣传,提高网络公关效能。
(二)积极应对舆情,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是要在第一时间抢占先机,针对谣言要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批驳,在第一时间发布内容客观、表述严谨、措词准确的权威消息,第一时间作出客观评论,用正确的导向消除各种杂音和噪音的干扰,澄清不实报道。二是要积极快速全面收集相关影像资料。如在拆除违章建筑时发生的暴力抗法事件,针对不实的信息或谣言,可及时将执法记录在网上发布,澄清事实。三是要善于运用网络语言,快速针对事情真相给出合理解释,与网民进行平等互动交流并逐步发布事件后续处置情况。四是要善于把握引导时机以网民身份进行跟帖,并组织提供舆论引导素材。
(三)迅速解决问题,给出满意的回复
网络舆情管理不能做表面文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沟通民情、纾解民怨,最根本的,要落实到解决问题上。对态度、情绪、认知性舆情,要进行正确的舆情引导;对投诉类舆情,要及时转办给相关部门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网上,本部门暂时无法解决或不属本部门管理的事情,也要调查清楚,及时给出合理的解释说明。
(四)建立舆情监控体系,畅通舆情报送送渠道。目前,分局舆情监控无专门的科室负责,无专职人员管理,无专业化运作,由于办公室人力有限,导致被动应付的局面。要建立专人负责,实行舆情收集、信息上报、应急事件处理的工作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差距。如果建立了舆情体系,就可以借助。
网络舆情报告 篇2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也被称为“第五媒体”。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和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利用,舆论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增多,如何利用和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是社会各个方面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舆情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好的网络舆情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相关网络舆情,及时让公关处理,从而能避免带来公关危机。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上网
每个人都有网络言论自由,所以一些事情在网络上会变得非常容易传播,极其容易引起网民的舆论,如何应对这些舆论,成为了各个企业和部门的一个难题,所以,相关部门能组织一些人员学习和了解舆情发展,舆情分析,及时应对常常能将公关危机化解。带来意想不到的结局。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研究所网络舆情研究中心开始对舆情分析人员颁发舆情分析师证书,足以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些了。未来,可能舆情分析师证书将会是含金量很大的证书。
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网络,请重视网络舆情发展。
网络舆情报告 篇3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主要的一种信息的传播途径,其开放、互动、虚拟的特性让言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程度。随着网站日益增多,言论发布渠道日益多样化,不良信息产生的随时性等各种因素给企业的网络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根据网络舆情的来源及特点,目前网络舆情主要通过即时通讯、社交网络等途径传播实现,针对这种自由、直接、快速的信息传播和意见交互带来的影响,企业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的监控手段,及时掌握分析各种声音动态,并加以积极引导,剔粕扬正,才能规避被动处理有害信息快速蔓延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企业利益不受更大的损失。
经过网络舆情监测需求的理解,我们发现人工采集方式的低效及局部性与不良信息的突发性及快速蔓延形成的矛盾日益明显,所以网络舆情时代的企业迫切需要一个智能产品能自动搜集互联网信息、找出讨论敏感主题的人群并跟踪、发掘信息的传播趋势等,从而形成一整套自动化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对此,乐思舆情监测室的专家说,网络舆情监测产品在做到及时监测的同时,还要有效引导,以及从网络舆情危机的积极化解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把控。
网络舆情报告 篇4
为进一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加强对我单位相关网络舆情的关注及引导工作,经单位党委研究,决定组建网络舆情观察组。
一、舆情观察组成立宗旨
广泛收集、报送和研判我单位相关网络正、负面信息和涉及单位领导及职工信息,使单位党组及领导班子能够及时了解掌握网络相关动态,把握应对网络舆论的主动权。
全面开展网络舆情巡查监测,及时发现网络上关于我单位的不良信息,特别是对网络上出现与事实有出入对单位有影响的内容要及时响应,澄清事实,消除网络舆情危机,引导网络舆情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营造与单位良性互动的网络舆论环境。
二、舆情观察组队伍组成
(一)组长
一名,领导观察组,负责观察组全部工作。
(二)观察员
若干名,应有过硬的业务和政治素质,爱好上网浏览,每天至少保证3小时的在线时间,比较熟悉网络论坛、微博等各种应用。
三、舆情应对机制及考核标准
(一)、危机舆情应对
舆情应对主要是指网络上出现不利本单位工作的信息,形成或者正在形成一次针对本单位的舆情风险,如果放任不管会给本单位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的现象。
1、舆情监控发现
舆情观察员队伍要根据各人工作,建立12小时网上新闻、帖子浏览、舆情监测判断制度,非常时期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本单位有关的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务必在舆情蔓延的初级阶段发现甚至预判某一话题的蔓延风险。
2、舆情上报
观察员监测、预判到的有风险话题,应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领导,并即刻进入网上舆论监控、反击和引导状态。
3、组织应对
舆情观察队伍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应对机制,在发现不利本单位工作的网上舆论风向时,及时有组织、有规划的发布回应信息,引导、反驳网友观点;持续跟踪话题直到本次舆情风险解除。
4、后期舆情收集汇总
消除舆情后,应收集整理成资料、备案留底,以供领导查询。
(二)良性舆情引导
舆情引导是指根据需要及领导指示,舆情观察组必须主动出击,通过在各主要论坛社区上发表主题、主要网站发布新闻、各官方微博发布信息等手段,有组织、有目的.为单位工作在网络上做正面宣传。舆情引导应根据领导指示,谨慎严肃,严防适得其反。
1、确定主题
根据领导指示,确定需正面引导的主题。舆情观察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单位方面的信息,不能自作主张炒作主题。
2、集中造势
对确定需被集中宣传、造势的相关主题,舆情观察组需立即响应,制定相应的网上宣传方案,组织有序,分工明确,在本地重要社区、新闻网站和其他有影响的网站进行集中宣传、造势,以形成良好的正面舆论氛围。
3、后期汇总
对于舆论宣传中的各方面情况、各阶段进展、网站主题页面、跟帖情况等均按需拷贝留底备案,以供查询。
四、舆情观察组奖惩
(一)奖惩以月为单位进行
(二)舆情观察组每处理一次舆情险情,根据舆情的发现、上报等各个环节的应对处理情况,给予舆情观察员一定的加分奖励,计入绩效考核分;未发现舆情或应对不力造成一定影响的则扣除一定绩效分值,造成影响严重的还将追究其他责任。
(三)舆情观察组每做一次正面舆论引导,为单位工作正面宣传做出贡献,则根据效果、网上影响大小等因素,奖励舆情观察员相应分数,计入绩效考核分。
(四)本月无舆情风险,也无舆论引导宣传,则不奖不惩。
网络舆情报告 篇5
3月9日收悉贵办关于群众反映镇村存在严重乱砍滥伐现象的网络舆情专报,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成了由县环林局、县森林公安局、镇人民政府参与的专项调查工作组,根据网络舆情所反映的情况深入林区进行调查核实,现就有关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核实情况
经过与县森林公安局、镇深入林区开展的排查摸底,镇村确实存在盗伐集体商品林、滥伐个人所有的自留山、责任山林的现象确实存在。2014年至今镇、镇共受理并办结林业行政案件90件、罚款8.2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0.04万元、没收木材60立方米,办理刑事案件2件、治安案件1件。其中2014年截止目前已查处镇村林业行政案件5件、刑事案件1件、口头警告1人。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是由乡镇村组负责管理的集体林,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管护人员形同虚设且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得罪人的思想,导致集体林、自留山、责任山管理失控。
二是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已分山到户,原八十年代栽植的商品林已到轮伐期,加之我对木材采伐利用控制较严,但受经济利益驱使,部分村民变相出售或滥伐自家自留山上的林木现象十分严重。
三是市场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大,成都地区木材可以自由买卖,木材价格高加之漩映地区临界都江堰市,交通便利,特别是地震后村村通水泥路,部分林区也修通了水泥路,这在给农户带来快捷交通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偷运木材提供了便利。
四是在该地区,一些微型面包车主受利益驱使,偷拉盗运十分猖獗,部分面包车主甚至结成团伙作案,采取盯梢、跟踪等方式掌握森林公安、巡山护林人员行踪,逃避打击,藐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蓄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五是打击力度不够。近年来,县环林局与县森林公安局对该地区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多次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活动,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形势依然严峻,问题依然突出。一是通讯手段现代化,违法犯罪分子反侦察能力强,有效打击难度大。二是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林业行政执法处罚力度小导致违法犯罪成本低,林业行政执法的威慑作用不强。
三、目前采取的措施
一是开展全面的清理工作。通过到重点林区现场查验登记造册,落实权属所有人;通过走访群众,了解盗伐滥伐情况。
二是县环林局、森林公安局行政执法队伍加强路巡路检工作,从运输环节堵截非法运输。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森林管护和宣传引导工作。一是国有林森林管护人员,在对国有林进行管理的同时,协助镇、村两级做好集体林地的管理工作。二是村集体管护人员应充分掌握其管护环境,做好管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各乡镇人民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听取护林员汇报巡山管护情况,发动群众积极提供违法犯罪线索,切实加强源头管理。同时,将护林员工资与监管工作挂勾,纳入考核后依据工作开展情况发放工资。三是各乡镇和村组要在村民大会(或户主大会)上宣传《森林法》、《省集体林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留盲点,不留死角,做到家喻户晓。
(二)整合力量集中整治。由县人民政府统一协调安排,落实部门责任,加强部门协作,多措并举,形成合力,集中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或政策,着重对林区的乱砍滥伐、偷拉盗运、乱垦、乱占林地行为给予严厉处罚。
(三)严格村民自用材指标控制。严管2015年村民自用材指标,对存在偷拉盗运的村组整改到位后,才进行审批;加强采伐监督检查,严格按采前设计定点定株、采中随时检查、采后现场检尺的原则,进行全程监督检查,乡镇人民政府、县环林局、县森林公安局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打击力度。
(四)做好相关政策争取。积极争取在建立木材交易市场,继续争取州林业局同意使用商品林采伐指标,有序推进该区域商品林采伐和换代更新。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积极向省林业厅协调将部分区域商品林调整为国家级重点公益林,享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1.公司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情况汇报范文(三篇) 2.机关单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3.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报告(两篇) 4.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5.企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6.医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 7.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8.工业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学什么 未来从事什么工作 9.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专业主要学什么 未来从事什么工作 10.2019年首度网络安全日总结,信息安全工作汇报 ;
舆情如何监测和处理?
一、舆情如何监测网络舆情监测验收?
1、全网舆情实时监测:
借助舆情监测系统的实时监测功能网络舆情监测验收,企业可以对全网舆情进行7*24小时监测网络舆情监测验收,覆盖新闻媒体、社交媒体、主流门户网站、论坛、博客、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当发现与企业相关舆情时,系统会在第一时间采集,并及时地推送给企业,快速浏览当前和过去在互联网上发生网络舆情监测验收了什么。
2、重点舆情自动识别:
借助舆情监测系统的重点舆情自动识别功能,可自动过滤重复舆情信息,并通过语义自动识别出负面、敏感等信息,企业可选择微信、短信、邮件或者手机客户端的方式来接收舆情信息,以便可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引导和处理。
3、舆论舆情动态及时分析:
借助舆情监测系统的舆情动态及时分析功能,可对各平台上企业舆情信息的传播媒体、传播地域、传播趋势、传播情感、传播来源等进行及时跟踪分析,并同步生成分析图表和简报,为舆情应急处置提供决策参考。
二、舆情如何处理?
1、做好舆情预警监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
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具有突发性,健全应急管理预案对舆情危机的形成与发酵影响明显。迟缓的危机应急管理容易引发舆论的质疑和批判,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应对负面舆情,要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做好舆情预警监测,建立舆情研判机制,及时发现负面苗头及时处置。同时完善事件本身的重建、补偿、调查、追究机制和信息流通的报告、指挥、发布、沟通等机制。
2、发挥媒介宣传作用,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突发事件演变为舆情危机,多数时候是由于真实信息传播出现真空引起。而信息公开透明既可以满足公众知情权,同时还可以杜绝谣言传播维护企业公信。在“人人麦克风”的多元开放性网络舆情环境中,疏导舆情危机,要善于利用微博、公众号等新兴媒介,发挥其强大的舆论宣传力,及时发布真实权威信息,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舆情动态收集分析和梳理,提炼舆论关切点,从而在信息公开过程中有针对性解答公众舆论质疑。
3、谨慎处置公众监督,积极应对负面舆情:
突发事件在演变过程中,因社会性,会在传播过程中遭到各种质疑、批评、追问、谣传甚至谩骂。此时,如何面对这些质疑批评并作出合理的引导对于化解舆情危机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基于事件事实和公众诉求的前提下及时作出回应,言语要警惕官腔官调,应充分考虑公众诉求来处置问题。与媒体和大众交流时应降低姿态,保证平等沟通。对于部门失责行为要敢于认错,避免因逃责嫌疑诱发新的舆情危机。
4、勇于直面舆论争议,寻求舆论良性互动:
在舆情应对过程中,相关部门不应局限在事件发生时官方的各种权威信息发布,对于舆论中带有明显失实、非理性、发泄式的言论,当事部门要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到舆论场域中和群众展开“正面辩论”,通过真切地交流互动以正视听。在网络引导过程中,要善于用公众易接受的形式解读法律条文和政策方针,需要与公众保持良性的舆论互动,在真诚沟通中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5、提升危机防范意识,真切关怀民众权益:
当下,网络舆论监督、网络问政走热促进了社会管理的更加规范化,但无形中也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因此,应对舆论监督,企业不能仅靠事后被动应对,而应提升自身的舆情危机防范意识,从现实根源入手,加强自身管理和监督,这样企业公信力自然会得到提升,舆情环境也会风平浪静。
原文章摘自:识微商情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